究竟应该如何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温佛佳的外文读物)
之前,写过一篇《我自己如何学习英文》的文章,很多朋友读后,纷纷留言,表示深受启发。
于我,很是欣慰。
那篇文章,实际上是写给一位好友的,他一直“跪求”如何学好英文。为着不辜负他的一片信任,我真是非常认真且毫无保留地将自我英文学习心得作了分享。
我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类专业,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所。但外语学习,至今,从未停止。
目前,是一名新闻文字工作者,业余兼做英文教师及翻译。
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限于篇幅,对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并未具体展开。应一些读者朋友要求,接下去,我将写3到4篇文章,分别针对听、说、读、写、译,来谈一谈自己的经验与方法。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包含“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两部分,也就是日常大家耳熟能详的“听说读写译”。但事实上,如果按照语言学习的过程来排序,应该为“听读说写译”。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写、译是语言的输出。
输入和输出同等重要,不过,对于初学者或英语水平远未达到流利程度的学习者来说,某种意义上,输入比输出更重要,因为,“若是路都还不会走,又谈何跑呢?”
因此,读听的训练,且是大量重复持续的训练,就非常关键了。
今天,先来谈如何“阅读”。因为在听读说写译这几方面,我自己最驾轻就熟的,要数“阅读”了。
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英文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我的英语成绩是90分,阅读单项满分,研究生入学考试,英文是蛮难的,按出题专家的说法,70分就很厉害,若达到80大几和90多分,就是逆天分数了。后来,参加人事部catti笔译二级考试,综合能力一科,我也接近90分,阅读还是是满分。
业余时间,在大大小小的机构兼职教英文,专门教过阅读课程,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花了诸多心思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言归正传,虽说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方法,但却也有真一些普适性的经验,是可以共享的。
本文将从“读什么”、“如何读”、“备考英语阅读”三方面来分析。“备考英语阅读”主要分享给那些要参加各类英语考试的朋友,因为自己都经历过,有一些方法或可借鉴。
(梅花香自苦寒来)
首先,是不是一定要去读英文原版小说?
具体问题,一定得具体分析。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热爱文学,从小读过很多中译本的世界名著,加上我又是英文类专业,而后主攻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是必修科目,那么,读原本英文书籍,汲取原汁原味的语言,不但必要,而且必需。
因为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种,一静态一动态,存在着很多差异,再厉害的翻译家翻译出来的作品,始终离英文原版有一定距离,对文学研究者来说,读译本实在是有“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感觉。
从大学时代起,我就开始看原版小说。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简.奥斯汀、海明威、玛格丽特、考洛琳等,都涉猎过,《追风筝的人》、《飘》、《荆棘鸟》、《第二十二条军规》、《简爱》、《呼啸山庄》、《苏菲的世界》、《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等,是我特别喜爱的小说。
所以,如果你是从事文学研究或者本身是英文专业,那我就强烈建议你必须得读英文原版小说了。
为何?一来,这是你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二来,你具备阅读英文原版的能力,因为你掌握大量文学常识,可能还阅读过很多译本名著,背景知识储备丰富,读起来就轻松很多。
对于不愿意读纸质书籍的朋友,我推荐英语小说网,上面的资源很丰富,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电子书。
如果你不属于上述人群,那或许,就没有必要为难自己,强行去选择“啃名著”了。
因为经典的英文名著,如英国文学鼎盛时期——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哈代等人为代表,语言和当下的英文表达习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毕竟伴随经济的发展,语言也是在发展之中的。
同时,如果不了解文学史,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不一定透彻。
例如,来看一下狄更斯《双城记》这段广受赞誉的开头: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狄更斯先生在这里采用了排比、对照等修辞手法,结构工整,堪称一绝,但其中的深意,若不懂英国文学,是很难弄懂的。
所以,你若既不了解文学背景,单词量又不够的话,文学名著阅读之旅,注定是荆棘丛生,毫无快感可言。强行去读,往往适得其反。
我认为,在外语学习之路上,经历“阳春白雪”之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先“接地气儿”,先“下里巴人”一趟。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非英文专业或文学研究的人来说,该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呢?
先来满足一下依旧怀着“名著”情结的朋友的需要。
我虽不建议你一字一句去啃大部头“原版英文小说”,但你仍可以通过阅读通俗本或简本英文名著去弥补这一遗憾。
航空工业出版社推出的《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牛津书虫全套系列》,就是很好的范本。这两套丛书都是针对英文初中级水平的读者,将大部头的英文原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予以改写,保持故事的基本框架,但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我上高中时,就阅读过40多本牛津书虫故事,后来,教高中生英语,也要求我的学生人手两到三本,进行阅读。
若你依旧希望读一些原滋原味儿的英文原著,我也可以再给你一些建议:去阅读欧美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这里推荐3位作家。
第一位英国作家J.K.罗琳,她的《哈利波特》系列,不用我说,已是家喻户晓,故事曲折有趣,文字通俗易懂,高中以上水平都可以看得懂。
另外两位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美国当代作家,一位是尼古拉斯·斯帕克思(Nicholas Charles Spark),国内很多读者可能对作者本人并不了解,但对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该有听闻,像Message in a Bottle(《瓶中信》),The Notebook(《恋恋笔记本》),The Last Song(《最后的歌》)等,这三部作品,我都读过,非常感人,斯帕克思其实也是以写爱情著名的。
再一位就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侯赛因.胡尼赛,他的《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想》,都是脍炙人口的,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永远的女神 )
好了,若不读原版小说,到底读什么呢?
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外语一定要以自己的兴趣为本,这才是一种务实的学习态度。放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是如此。只有去读那些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英语学习才不至于枯燥无味,才不至于坚持了三天,就果断放弃。
一样东西,只有能够持续激起你的兴趣,才会最终转化成你随时携带的必需,不需要坚持,你也会去做。但凡需要死磕的东西,都一定走不太久。
阅读也是如此。当我们对阅读的内容、题材越熟悉,英语学习的速度也就越快;当看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时,背景知识储备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帮助你很快猜出它们的意思来。
这样的阅读,既让你获取了想要了解的信息,又提升了英文能力,一举两得。
举例来说,因为从事新闻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对新闻写作产生了兴趣,便开始阅读新闻类英文书籍及报刊。基于对新闻的了解,看这些英文书时,难度是很小的,而且读起来很有趣味。
我个人也非常关注中东局势,可能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吧,所以,每天都会抽20分钟时间上BBC新闻网站,阅读中东最新的局势,时间久了,不仅对中东局势了解蛮深,对相关的英文表达也是掌握得很透彻。
你若喜欢财经,那就经常去Economist,Business Week,Fortune等杂志官网上阅读,纽约时报Deal Book栏目、华尔街日报Deal Journal栏目,是我个人很喜爱的,推荐给大家。
不论你爱好音乐美术体育,还是哲学政治历史,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当下,都一定能够在网上找到相应英文阅读材料的。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去匹配相应的阅读材料,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你的英语阅读水平,千万不要难为自己,去从别人推荐的各种各样的书单里,寻找自己的阅读材料。
(优雅自信如此)
从3个方面来谈。
首先,营造英语场。
要勇敢抛开中文翻译,完全沉浸在全英文的环境中,做真正的英语阅读。
目前,很多英文学习网站,都会开设“英汉双语阅读”栏目,包括我在上文推荐的床头等系列和书虫系列的读本,也都是英汉对照版的。
但如果你想尽早养成英文思维习惯,越早习惯全英文阅读,越好。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有意识去选择全英文的材料。因为,如果你选择了双语读物,由于惰性作祟,阅读时,不自觉就会去偷瞄中文翻译,这就破坏了纯粹的英文阅读场,对于形成英文思维习惯,是非常不利的。
于我而言,因为是外文出身,学习外语已经多年,现在不管是读英文小说,看英文报刊,还是看英文电影,是完全不会参考中文翻译的。当然,这个状态的达成,需要经历很长的一个过程,但只要你肯下功夫,逼自己抛开中文,渐渐,就都能达到不需要翻译的水平。
同时,英文阅读场的形成,还需要克服“逢生词必查”的习惯。猜词也是一种能力,更何况,如果选择的材料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借助掌握的背景知识,猜出一些生词的含义,并非难事儿。
碰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打破了阅读的连贯性,不仅破坏了阅读本身的美感,也同时让英文思维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停滞。
实际上,一些陌生的单词,并不会对我们的阅读产生非常大的阻碍。果断跳过,不必太在意
再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上学伊始,父母老师就在耳边反复念叨,它主要说明熟读背诵是学习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
我将它视为英语阅读的一种方法,是因为这种浸润式反复吟诵的方法,对于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非常重要。
王德春先生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积极过程,它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
要想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地道流利的英文,英语思维的形成,是手段也是目的
浸润式阅读,反复咀嚼与品味,是耳濡目染习得英语思维习惯的绝佳之境。选择感兴趣的几本读物,反复阅读至少三遍以上,反复沉浸在语言之中,用心体味其中的美,故事的美,语言的美,情节的美.......总之,完全沉浸,反复熏染。
上文中提到过,我本人非常喜爱的基本小说包括《简爱》、《追风筝的人》、《荆棘鸟》、《灿烂千阳》、《杀死一只知更鸟》、《飘》,每本我都读过三遍以上,而其中,《追风筝的人》、《荆棘鸟》、《简爱》,我都来回看过不下五遍的。
对于小说中我喜爱的段落,我会反复精读,像《追》里描写阿米尔与哈桑午后坐在山坡上大石榴下读诗歌的场景,如《荆棘鸟》中拉尔夫冲破心中的束缚与梅吉在麦.特克劳岛上短暂相聚的场面,再如《简爱》中简与罗彻斯特先生在花园里对话表露心迹的画面,我真记不得究竟读过多少遍了,那些文字,那些表达,我至今背的。
只有通过反复多遍阅读,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思维模式,才会逐渐内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帮助我们最终养成真正的英语思维。
而且,这样的反复精读,也对我们的英文写作,也大有裨益。
最后,做一定量的输出。
回到我在文章开头所言,一个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必须包括输入和输出两部分。
为了让阅读更有效,不妨做一定量的输出。
抛开各种大小考试中的阅读练习不谈,我们日常进行阅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当然,消遣性阅读除外。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不妨抽出几分钟,用英文将文中你阅读获取到的信息写下来,或者将故事的梗概写下来。
这样做,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同时锻炼了英文写作。
我自己就备有好些英文的笔记本,其中,专门有一本是“阅读本”,里面记录了我日常阅读所得,有的只有几句话,有的是一篇小短文,也有的只是一些干条的信息,但都是用英文写的。
大家不妨一试。
(渴望企及的高度)
文章最后,还想稍微谈一下如何准备各种大小考试的阅读理解。
文章开头,我提到,在许多英文考试中,比如专业八级、考研英语、国家人事部翻译资格证书考试等,我的阅读基本都是满分。如今,硕士毕业已两年有余,英语考试慢慢减少,但在此,仍想借机,将自己以前备考的一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比起那些买回厚厚的阅读红宝书、每天刷题的同学,我真是一个非常“不用功”的学生了。不论考研、专八还是CATTI考试,我都只做过近10年的阅读真题。
不多不少,就只有10套试卷!
但对每一套真题的阅读理解,都来回做过不下6遍,研究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
怎样才能算得上滚瓜烂熟?
对每一套真题中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型等,了如指掌;对每篇文章的出题类型,非常清楚。阅读理解,题型无外乎“词义推测”、“推理题”、“细节理解题”、“标题选定”题几大类,而设计答案的技巧,也不外乎以偏概全、前后语境推断、偷梁换柱等。
总之,我在对每一篇真题文章本身吃透的前提下,还认真探究了它们出题的规律,以及设计答案的技巧,因此,一旦掌握了出题人爱用的“圈套”,对每一类题型的解答技巧有了了解,阅读理解就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真的,即使很多时候,不看文章,也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来的。
当然,我是个书虫,爱读书,虽然没有陷入阅读理解的题海战术中去,但研究生备考那几个月,我每天都有英文阅读任务的。
考林.麦卡洛的《荆棘鸟》原版长篇英文小说,就是在那几个月读完的。那几个月,午餐后,我就坐在图书馆里,捧着英文小说读,晚上睡觉前,将中午阅读的章节,再读一遍。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完研,这部52万字的英文小说,就读完了。
正在辛苦备战各类考试的朋友,不知是否能对你有所帮助。
今天下午的飞机回家,为了写完这篇文章,我硬是凌晨4点就起了床,希望你们抽上20分钟认真读,我相信,定能给你一些启发。
若能如此,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后续,我还将抽空把听力、写作、翻译三方面的学习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也算对自己多年学习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