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吉州窑那一张张陶瓷的脸庞
(诗文)吉州窑那一张张陶瓷的脸庞
文|01一线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当年,徐霞客在赣江中游吉安段行舟顺流北下,指着江左岸说,这里有个集市叫永和。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是江右庐陵文化的代表。闻名遐迩的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民间瓷窑吉州窑就坐落在此地。
徐霞客指着江左岸,让我仿佛看到当年南宋吉州窑陶瓷工匠舒翁和舒娇父女俩的身影。无论是赣江堤岸,还是在窑口的木屋里,父女俩在一起,就象杨柳温情垂范。他们被风亲吻着不断灵动,不知是杨痴了,还是柳醉了。那种春风得意的能匠契合,与飘逸的云,遥相呼应光大瓷业。家里窑场的桑槐苑,刮起了春夏风的绝响,惊醒了杨柳含笑,吹开了风花的多情,也吹出了陶瓷的冒尖。宽敞的赣江河床,一群群白鹭,在浅水边休闲觅食。一棵棵桑树,在春风里摇曳。舒娇喜收各种植物的花叶,备着尝试配釉与描画。发生在某日的静坐调釉活儿上,舒娇抬头竟遇见清凉夏风,将竹匾里的一片桑叶,吹落到了刚上完底釉的碗中。未干的釉水将它牢牢吸附在碗心,舒娇微微一笑,计上心来。桑槐苑里的一叶桑,成就了她的木叶盏。舒翁善于烧制玩具,舒娇则长于烧制炉瓮,并擅长构图上釉。父女俩的黑釉,木叶纹剪纸贴花彩绘品种,在宋陶瓷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传世珍品,木叶天目盏更被列为国宝。
就是这个集市永和,这里勤劳而智慧的先人,不仅在陶瓷制作技术和工艺上,走在时代前列,达到了最高水平,而且在志士官场与文学创作、史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充分显示了物化天宝、人杰地灵之非凡的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也赢得了吉安“金庐陵”“江南望郡”的美誉。
为了颂扬勤劳智慧的华夏先民,以及火红的五月给我们带来勃勃生机,今晚写首《遗落的吉州窑火》,以告慰曾经为永和创造辉煌的先民们!
在吉州窑龙窑的端口
天龙和凤凰摇着一树的火
团状的云是它的对比色
窑工们倚着它
在正午的时光想着什么
窑火映红那一张张陶瓷的脸庞
正午的窑床冷静得象宋时宫殿般威严
飞过的鸽子带来一片祥和
火焰在燃烧宋时的风月,
舒氏的门庭正吐艳木叶芳。
匣钵瓦砾承接天龙和风凰花影
檐角风铃传来匡仙祠的颂经声
如今烧窑的人走了,我和窑聊聊天
寂静的吉州窑龙窑,
主人早已经远走
永远不再回来
一棵棵桑树还留下主人亲手载种的记忆
啊,桑树和主人其实一起活着
我于是对着一颗颗桑树又聊了一会天
他们告诉我,吉州窑龙窑的主人还活着
活在他的木叶天目的瓷器里
他们仍在这里琢磨,陶瓷……
每一件陶瓷都是他们生命的细胞
每一件陶瓷都是他们的笑脸
每一件陶瓷都有他们灵魂的呐喊
我舍不得同每棵绿野坊的桑树都告个别
只好,在它们面前留个影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20年担任《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及其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曾在《中国作家文库》《当代散文精选》《当代诗文精品荟萃》《作家作品精选》《当代文学精选》《诗赋中华》《当代文学精选》《中国诗歌作品选集》等大型文献、《中华文艺》《诗文杂志》等期刊和《东方烟草报》《江西晨报》《井冈山报》等报纸发表文学作品。有100余项各类成果和业绩分别获得省部级、市级、县级荣誉奖励。个人事迹载入《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神州杰出人物》《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