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未来价值的不是情商和智商,是这一点!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下面向你传送一道智力题:
1=5
2=25
3=125
4=625
5=?
在答案未知的前提下,很多人凭第一感觉都会给出625×5=3125的结果。
但答案其实是1。再简单不过的陷阱,因为1=5,所以5=1。
不知有多少人在知道答案的瞬间,恍然大悟。
其实这便是思维定势为我们埋下的陷阱,它会使我们用惯性思维来看待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不知变通。
作家麦家说: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生命的圆圈,他就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当我们习惯用同一种思维看问题时,我们就容易被当前的已知条件所束缚,很难找到近在眼前的那条帮助我们腾飞的切线。
有人说,比守身如玉更可怕的,是守脑如玉;比平庸无知更恐怖的,是思维的固步自封。
世间最了不起的才能,是思维的独创性
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因此朝廷常常以诗句为主题,并以“按题作画”的方式来考验画家。
有一次,主考官给出的命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要求画家按诗句内容来作画。
有的画家重点关注“踏花”,便在纸上画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瓣,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
有的画家关注“归去”,画了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时疾速归来;
有的画家则关注“马蹄”,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极其醒目……
而那个“香”,却只有一位画家匠心独运,表达了出来。他的画面是:黄昏时,一位少年骑马归乡,几只蝴蝶围着马蹄蹁跹飞舞。
几只简单不过的蝴蝶,成为了本画的点睛之笔,该画家也因此成功入围。
无独有偶,在一道题目为“深山藏古寺”的考试中,大多数画家用大篇笔墨勾勒了崇山峻岭,蜿蜒小路,以及若隐若现的山巅古寺。
只有一位画家构思精巧,没有画古寺,反而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画了一个挑水的和尚。
这便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奥妙所在。只有跳出既定的圈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对于画家来说,难的不是画画本身,而是画家赋予这幅画的思想和灵魂。
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于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了一幅名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水墨画。奇妙的是,画面上没有蛙,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连连。
莫泊桑说:才能是来自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世间最了不起的才能,是思维的独创性。正是因为打破局限,开拓创新,才造就了这么多精彩绝伦的作品。
最可怕的牢笼,是思想的固步自封
麦家的《解密》一书,就讲述了密码破译家容金珍,从一代天才沦落为疯子的故事。
容金珍是世所公认的天才,他可以在毫无基础的前提下,通过简单的加法运算推理出乘法口诀,从数蚂蚁这种百无聊赖的小事中摸索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
△电影《美丽心灵》剧照
他的思维异于常人又高于常人,就像走迷宫时,别人还在起点千般摸索,百般尝试,他却早已跑到迷宫的出口,飞快地找到了那条唯一的答案。
获得过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希伊斯这样评价他:“就像叫他去地道里取东西,地道很黑,需要照明工具。工具可以是手电筒、油灯、火把,甚至是一盒火柴。
可他没用这些,而是用了一面镜子,以非常精妙的角度,把地面上的阳光折射到漆黑的地道里,就这样,靠着微弱的光亮,避开了一个个陷阱……”
容金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来源于他超脱常人的思维模式。
△电影《美丽心灵》剧照
在众多高手被“紫密”逼疯的前提下,他却依靠自己跳脱的思维,从跟疯子下棋、帮邻居解梦、蹲树下数蚂蚁的无所事事中,轻松破解了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密码届大BOSS——“紫密”。
而在破解“紫密”的升级版“黑密”时,容金珍却失去了以往的运气。
明明已经走好了99步,却在最后一步停滞不前。
就像一位骑士去救被巫婆关在城堡中的公主,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城堡下,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最后一把打开城堡大门的钥匙,于是只好前功尽弃。
容金珍疯了,所以他再也不会知道,那压垮他的最后一把密锁,其实根本没有上锁!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复杂的密锁,就是没有锁!骑士在城堡大门前想方设法寻找开锁工具,却不曾发现锁只是挂上了,只要动动手,大门便能洞开。
骑士没有想到,天才容金珍也没有想到,他们都犯了一个令人可惜又致命的错误——想当然得认为最后的这把锁极难打开。
殊不知,有时候天才比平常人更脆弱,他们的思维一方面极度的细腻,一方面又经不起拉裂,不经意间便被摧毁。
世间最可怕的牢笼,是思想的固步自封。可怕到让一代天才,瞬间“泯然众人矣”。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跳出思维的圈套
拿破仑滑铁卢兵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一位善谋略的朋友秘密给他捎来一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
拿破仑爱不释手,从此一个人默默下起了象棋,打发寂寞痛苦的时光。就这样日复一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拿破仑死后,象棋经过了多次转手拍卖。其中一位拥有者偶然发现,有一枚棋子的底部居然可以打开,里面塞着一张如何逃出圣赫勒拿岛的详细计划!
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智商高达160。却被一位汽车修理工难住:
一位聋哑人来五金商店买钉子,对售货员做了左手手指立起,右手握拳敲击的动作,售货员便明白了。那若是盲人想要一把剪刀,请问他会怎么做?
阿西莫夫不假思索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罢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理工见状哈哈大笑:“盲人想买剪刀,直接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
由此可见,即使是智商极高的人,一旦被惯性思维禁锢,也会对近在眼前的正确答案视而不见,在思维定势的死胡同里兜兜转转,永远逃脱不出。
曾有一位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为什么你们中国人把脚下走的路叫马路?”周总理机智地回答:“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马路。”
该记者接着问道:“我们美国人走路都仰着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是低着头?”周总理微微一笑:“这有什么奇怪?走下坡路的人总是爱仰起头来,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下头啦。”
论情商,论说话之道,试问谁能机智过周总理?幽默却不失风度,如同打太极一般,轻易便将敌人射过来的冷箭一一化解,从容得体地反将回去。
周总理机智的回答,其实全得益于不被惯性局限的思维。他就像一位跳出思维圈套的智者,居高临下地观望着身体的一举一动。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跳出思维的圈套。
当我们摆脱对他人思维的惊奇时,我们的思维也会迎来飞跃,熠熠闪光。
与其一条路走到黑,不如换条路殊途同归
21世纪是一个复杂而不可预知的世纪,我们那些照目前看来已经固定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正接受新的挑战。
在21世纪,重要的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盲目坚持,而是在走投无路时,能够打破思维惯性,另辟蹊径找到别的出路来。
因为思维一旦被套上枷锁,偏居一隅,便如同无法流动的死水,一瞬间失去所有的生机与活力。
有人说,比守身如玉更可怕的,是守脑如玉。
一个人,只有跳出思维的圈子,站在思维的高点,避开思维的盲区,挑战思维的局限,才能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生活中,工作中,都是如此。
落入坑洞的猎人
有一群人到山上去打猎,其中一个猎人不小心掉进很深的坑洞里,他的右手和双脚都摔断了,只剩下一只健全的左手。
坑洞非常深,又很陡峭,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只能在地面喊叫。幸好,坑洞的壁上长了一些草,那个猎人就用左手撑住洞壁,以嘴巴咬着草,慢慢地向上攀爬。
地面上的人看不清洞里,只能大声为他加油。等到看清他身处险境,嘴巴咬着小草攀爬,忍不住议论起来。
“哎呀!像他这样一定爬不上来了!”
“情况真糟,他的手脚都断了呢!”
“真可惜!他如果摔下去死了,留下庞大的家产就无缘享用了。”
“他的老母亲和妻子可怎么办才好!”
落入山洞的猎人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张嘴大叫:“你们都给我闭嘴!”
就在他张口的刹那,他再度落入坑洞,当场摔死。
不管是人生还是事业,在面对困境和难关的时候,千万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只管坚定地向上攀爬。
面对不相干的议论,我们要学会姑且听之,相信自己,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上帝与乞丐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人前来点化他。
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如何用它?”
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
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要买一部手机?”
“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
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呢?”
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以后,我再出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
上帝感到很悲哀,这一次,他狠狠心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元呢?”
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全买下来。”上帝挺高兴。
这时,乞丐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我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上帝听罢,黯然离去。
这世间,不是缺少机遇,也不是命运从来不公平,而是缺少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格局,他有什么样的格局就将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的改变来自于思想的改变。
一日,锁对钥匙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喜欢的却是你,总是每天把你带在身边。”
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多辛苦啊!”
一次,钥匙也想过一过锁那种安逸的生活,于是把自己偷偷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开锁的钥匙,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把锁扔进了垃圾堆里。
主人进屋后,找到了那把钥匙,气愤地说:“锁也砸了,现在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呢?”说完,把钥匙也扔进了垃圾堆里。
在垃圾堆里相遇的锁和钥匙,不由感叹起来:“今天我们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都是因为过去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与合作,也没有看到对方的价值与付出、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彼此斤斤计较,相互妒忌和猜疑啊!”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互相扯皮、争斗,只能是两败俱伤。
唯有互相配合,相互欣赏、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珍惜、方能合作共赢。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学生说“哎,你搞错了,四季!”
客人说:“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时,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只毛毛虫看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地说:“我可以和你一样飞翔吗?”
蝴蝶答道:可以,但是,你得做到两点:
一、你渴望飞翔;
二、你有脱离你那巢穴的勇气。
毛毛虫说:“这是不是意味着死亡?”
蝴蝶说:“以毛毛虫来说,你已经死亡;以蝴蝶来说,你获得了新生。”
蝴蝶生命的深层结构原是毛毛虫,然而毛毛虫对它自己将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并没有意识,所以蜕变竟成了艰苦的折磨,直到羽化成蝶,它才会明白:
原来被误认为的灾难,是来帮助它的。
我们只看眼前,看不到未来,我们只看到片断,而看不到整体。因此,这世界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我们看待它的方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只要记得任何发生的都是好事,一切顺其自然,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古时候有一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的时候都要立下誓言。
有一年春天,听说市场上的墨鱼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
但是这次鱼讯所遇到的全都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了岸才得知市场上螃蟹的价格比墨鱼还要贵。
他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打捞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是空手而归。他懊悔地发誓,下次出海不管遇到的是螃蟹还是墨鱼全都打。
第三次出海,渔夫严格遵守自己的誓言,不幸的是,他一只螃蟹和墨鱼都没有遇到,见到的只是一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一个人在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的时候,不仅仅要符合自身实际,也要符合社会需要的实际。
社会需要的实际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因此我们要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际,调整自己的理想,这样才可能由理想变为现实。否则,即使自身条件再好,理想也只能是空想、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