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元末明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或许是中国文化史严冬一般的时期,元末腐败横行,儒家文化严重边缘化,直到农民战争大起,文化的考验,惨烈的战火烧遍大江南北,这段英雄辈出的岁月,却是中华文明结结实实的浩劫。

而宋濂,便生长在这浩劫里,在那个学问一文不值的时代,宋濂偏偏满腹经纶,他早年闻名天下却隐避归山终不仕元,人到中年应朱元璋所邀出山辅佐,大明初建,百废待兴,宋濂一生所学,终于灿烂绽放。

另外一说,如今我们在众多影视中所看到的宋濂,除了教太子读书的场景外,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印象,但事实上,放在历史上,宋濂可以说是大明不可或缺之重臣,亦是中华文明的振兴者。

正道年间学者廖道南在《殿阁词林记》中将宋濂评价为大明开朝的祥瑞之人: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若景濂者,非天启之以翊初运者乎?

郑晓《皇明名臣记》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对宋濂说的一句话:

朕以布衣为天子,卿亦起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臣之首,俾世世与国同休,不亦美乎?

可以说,宋濂在当时可谓受尽极宠,可谁又能料到,这份惠及子孙的恩宠最后却受胡党之狱牵连带来大祸,宋濂全家难以幸免,在太子和马皇后的力保之下,宋濂逃过一劫,被徙至四川茂州,最终卒于夔州,让人不胜唏嘘。

可以说,宋濂受过无上荣宠,亦受过无限屈辱,而他一生,又不可谓不伟大,曾经文化惨淡的大明朝,因为他而建立了成熟的科举制度,不可计数的文人士子也因他走上历史舞台,欣欣向荣的文化,追根溯源,宋濂是最沉默的奠基者。

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因与其祖父同日生,故名为寿,后改名濂 。其祖先宋栢在南宋时年迁徙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至宋濂时才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

因其母怀孕仅满七月而生宋濂,故宋濂幼时多病,“每风眩辄昏迷数日”,幸得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的悉心照顾,得以顺利度过童年。为人聪明、记忆力强,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精通《五经》。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因危素等举荐,顺帝召宋濂为翰林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 至正十年(1350年),入仙华山为道士,实则入山著书。 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月四日,入小龙门山著书。

宋濂像

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朱元璋军队攻取睦州,宋濂遣家人入诸暨勾无山,但他自己留下未同行。十一月,郡守王显宗以“五经”师聘,宋濂推辞。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朱元璋命升任知府的王显宗在郡中设学堂,召宋濂为婺州郡学《五经》师。

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七月,宋濂被任命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十月,奉命为朱元璋子朱标教授“五经”,后又参与修撰起居注。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五月,朱元璋建礼贤馆,宋濂等人均在馆中。

主修元史

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命宋濂及王袆为总裁官。

洪武二年(1369年),宋濂赴诏修《元史》,至二月开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六月,除任翰林院学士、中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同年八月,《元史》书成,宋濂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

洪武三年(1370年),因欧阳佑等儒士采得元朝事迹还朝,朱元璋遂于二月初六开局续修《元史》,仍命宋濂及王袆为总裁,至七月一日,全书告成。 七月,因失朝被降职为翰林编修。

国初名儒

宋濂画像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宋濂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却因祭祀孔子未按时呈上奏章,于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

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宋濂被召还任礼部主事。 十二月,升任太子赞善大夫。

同年,甘露屡降,朱元璋问宋濂这样的天象是什么预兆,宋濂以《春秋故事》告诉朱元璋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犯了罪,宋濂为朱文正求情,说可以将朱文正贬到边远地方,不宜治死罪。

朱元璋问宋濂作为帝王,应该读什么书为主,宋濂推荐给朱元璋《大学衍义》,朱元璋于是命将书中内容贴在宫殿两边墙壁之上,召集大臣,让宋濂给大臣讲《大学衍义》中的内容。

洪武六年(1373年)二月,朱元璋召四方儒士张唯、王辉等数十人,将他们都任命为翰林编修,以宋濂为其师。七月三十日,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八月十六日,与詹同同任总裁,奉命修《大明日历》,九月开馆,至次年五月修成。 又辑其中五卷为《皇明宝训》。同年九月,朱元璋为散官分阶定俸,任命宋濂为中顺大夫,命他参中书大政,宋濂婉辞。

洪武七年(1374年)十一月一日,朱元璋命宋濂等考定丧礼服制。

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宋濂跟随太子朱标及诸位讲武中都。

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十日,朱元璋命宋濂与朱右等定王国所用礼。 六月,除任翰林学士承旨,其余兼官如故。

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亲自饯行,并命宋濂之孙宋慎送其回家。宋濂以头叩地辞谢,并约定说:“臣没死之前,请允许臣每年来宫内觐见陛下一次。”回乡后,宋濂每年乘着帝庆节的机会如约进京陛见。

老而罹祸

洪武十三年(1380年),宋慎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导致宋濂一家遭祸,宋慎与宋濂其次子宋璲都坐法死,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力保,才得免一死,徙至四川茂州安置。

卒于徙途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宋濂因病逝于夔州(今重庆奉节),享年七十二岁。临终时,正坐敛手而逝,当时夔州的官员都前来赠赙哭祭。知事叶以从将宋濂葬于莲花山下。 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将宋濂转葬华阳城东。明宪宗成化(1465-1487年)年间,蜀王朱申凿曾至宋濂墓前祭拜。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因四川巡抚马俊为宋濂上奏申诉,孝宗经礼部商议后下诏恢复宋濂的官职,每年春秋两季在其所葬之地举行祭祀。

明武宗正德年间(1491年-1521年),宋濂获追谥为“文宪”。

谨小慎微,极受隆宠

作为大明朝开国辅佐之臣,除了修撰元史之外,朱元璋所发布的重要命令和规章制度等大多出自宋濂之手,《明史》本传上称他:

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明初的重要文献,如《大明日历》《皇明宝训》《大明律》《洪武圣政记》等,也均出自宋濂之手,从这个侧面也看出朱元璋对他的重用。《翰林院承旨诰文》中说:

文者翰林院尚未有首臣。朕于群儒中选,皆非真儒人,各虚名而已。独宋濂一人侍朕左右,十有九年,虽才不兼文武,博通经史,文理幽深,可以黼黻肇造之规,宜堪承旨。

常伴君王两侧,宋濂有着自己的处事法则,十分谨慎检点,有所陈说,毫不文饰隐蔽,坦诚而透明。《玉堂丛语·卷五》中有记载:

宋景濂性慎密,禁中问对语,绝不以告人。

郑晓在《皇明名臣记》也有说:

上喜公善谏,公深密不泄禁中语,有奏,辄焚稿。尝书'温树’二字室中,或问朝廷事,指二字不对。

对于这样规规矩矩的幕僚,朱元璋是很满意的,当着朝廷众臣赞誉宋濂:

古之人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若宋景濂者,事朕十有九年,而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其诚所谓君子乎?匪止君子,抑可谓之贤矣。

可以说宋濂得到了朱元璋莫大的肯定,以至于一家三代均在朝为官颇受重用,“祖孙父子,共官内庭,众以为荣。”宋濂有感皇恩,时常告诫子孙要“诚敬忠勤”:

上德犹天地也,将何以为报?独有诚敬忠勤,略可自效万一耳。

伴君如伴虎,纵然收到极高的恩宠,宋濂自始至终都谨小慎微,曾几番提出要辞职还乡。明洪武十年,宋濂六十八岁,朱元璋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给他了一种名为“绮”的绫罗绸缎,并说:“藏此绮,俟三十二年后作百岁衣也。”言外之意,则是希望宋濂长命百岁,君臣之间,如此说来这是何等的恩宠。

可没有人能料到,就算恩宠如斯,宋濂却还是没能躲过君臣之祸。

休而归乡,老而罹祸

退休之后,他愈加谨言慎行,布衣蔬食,如同贫士一般,埋首读书著述,两耳不闻窗外事,有林下之风,后来,王袆在《宋太史传》中对宋濂有描述:

景濂状貌丰厚,美须髯......性疏旷,不喜事检束,宾客不至,则累日不整冠帻。或携友生徜徉梅花间,索笑竟日;或独卧长林下,看晴雪堕松顶,云出没岩扉间,悠然以自乐。

同乡弟子郑楷在《宋公濂行状》亦写道:

先生惟刻意为学,自少至老,未尝一时去书不观。及致政归青萝山,辟一室曰'静轩’,终日闭户纂述,人不见其面。戒子孙毋至城市……或谈及时事,辄引去不与语。

他自以为俯仰无愧,闭门读书,不问时事,当然是想避开是非,然而儿孙尚身处官场,想远离政治,但政治却并没有放过他。

洪武十三年,宋濂的长孙宋慎牵扯到了胡惟庸案,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胡党之狱,宋氏一家全部被捕入狱,而后宋慎被杀,宋濂也被定为死罪。

受到宋濂多年教育,对师父尊崇备至的太子朱标,得到消息,大惊失色,流着眼泪向父皇求情,甚至以自杀相逼,加之马皇后也为之说情,朱元璋虽刚愎自用,却也惧内,迫不得已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宋濂全家流放到茂州。

虽说为开国前臣,流放之途却未得到丝毫礼待,宋濂作为罪犯在兵丁押解下长途跋涉,不论行路还是坐下歇脚,都不能打开枷锁,对于一个年逾七旬的老臣来说,这是何等的耻辱!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宋濂便在夔州一命呜呼。

曾被太祖高皇帝推崇为“君子”、“贤者”、“纯臣”的宋濂,最终却“不能获于正寝”,宋濂的逝去让人实在惋惜,当时夔州的官员都前来赠赙哭祭,方孝孺耿耿于怀,难以直言,在祭文中含蓄地说:

公之量可以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之一身:公之识可以鉴一世,而举世不能知公之为人。道可以陶冶造化,而不获于正寝;德可以涵濡万类,而不获盖其后昆。

是非难论,伟绩不朽

如今我们思及宋濂,其实也很难理解在开国初便立下赫赫之功的开国元老,何以落到这样的下场。

或许可以从一件小事找到答案:宋濂在退休时,朱元璋送了意味深长的两句诗:“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

常人看来似乎只是简单的留别之语,可若细细一看,“迹应稀”三字格外耐人寻味,此外,太祖高皇帝还有一声叹息:“今四夷皆知卿名,卿自爱”,这样一看,所谓的留别,所谓的提醒,却还是一句隐晦的警告,太祖的意思其实显而易见,不外乎是让宋濂避开朝堂,不论政事,毕竟,作为伴君二十余年的内阁大臣,宋濂知道的太多了。

宋濂没有多想,隐退还留有余忠,他回应了两句:“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此后果然每年到南京朝见一次,还经常写信给太子,以师父的身份给予指点。

我想,这或许成为了他晚年罹祸的因素之一,焦竑在《玉堂丛语》中也有类似猜测,他认为宋氏之祸,在于“乃讳迹焉”,隐喻宋濂没有遵守“此后迹应稀”的旨意,招致大祸。

当然,所有的是非早已说不清楚,却好在,这样一位名臣,没有黯然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之下,1496年,宋濂身后百余年,四川巡抚马俊为宋濂上奏申诉,明孝宗经礼部商议后下诏恢复宋濂的官职,每年春秋两季在其所葬之地举行祭祀。 明武宗正德年间,宋濂获追谥为“文宪”。

而纵看宋濂一生,除了在开国建制所取得的政治成就,其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文学及文化方面,宋濂因身居显位,又逢明初开国盛世,其文风淳厚飘逸,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张王治在《宋景濂先生未刻集》中有评价:如金华宋文宪先生为胜,国初一代文章之冠。

此外,继元开明,蒙汉文化交替之际,宋濂对于文化的恢复功不可没,大明朝的国子监教育制度,是他亲自制定,大明朝的皇家图书馆大本堂,是他亲自主持,还有大明朝的科举考试规则,这个规则曾经受尽诟病,但有一个贡献,却是历史公认:降低了科举门槛的大明朝,给了更多草根读书人机会,这一点,从诸多明朝名臣的草根身份上,早已印证。

是非功过自在人心,千百年来,我们很少再讨论宋濂所牵涉的那桩祸事,而他早已在历史中屹立不朽。

正是有了像宋濂这般为华夏之文化前仆后继者,巍巍中华五千年文化才得以如今天般绚烂绽放。

洪武十三年,已告老还乡的宋濂,家中忽然飞来一场弥天横祸。当朝宰相胡惟庸谋反起事,宋濂的儿子宋璲、孙子宋慎受到株连被杀。朝廷要灭九族,多亏马皇后和太子在洪武皇帝面前苦苦求情,宋濂一家才免去死罪,充军到四川茂州。

宋濂一家走到四川夔门时,宋濂因为年老体弱,加上路途劳累,病倒了,无法再走,便住到附近莲花寺里养病。

一天,宋濂的孙女琼英在一间偏殿里看到停放着一口棺材,仔细一看,咦!这不是家中爷爷的那口寿木棺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原来这口棺木与一般棺木不同,是挖空了心的千年柏树的独木棺,赣漆泥金,光彩照人,又有能工巧匠雕有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精致绝伦,是世上少有的棺木。

琼英连忙领来全家人辨认,千真万确,正是前年被一个叫千岁长老的和尚化缘化去的那口棺木。从浦江到夔门,少说也有三、四千里,棺木怎么会放在这里呢?全家人怎么也猜不透。

琼英找来莲花寺的当家和尚询问。当家和尚对宋濂一家说:“两年前,这间偏殿里突然出现这口寿木,并来了一个眉须雪白的老和尚,自称是浙江浦江宝掌寺的千岁长老,法名宝掌。他说两年后有个宋老先生要带家眷到夔门莲花寺来,先把先生的寿木运到这里,要我好好保管,以便先生来时,物归原主。如今宋老先生果然来了,贫僧也了却一件心事。望宋老先生保重贵体。”宋濂一家听了,人人惊奇,想起两年前遇见千岁长老的往事。

原来洪武十年,翰林学士宋濂告老还乡,隐居在浦江家乡青萝山著书。洪武十二年秋的一天,琼英正在书房替爷爷磨墨,忽听门外一阵木鱼声,连忙跑出来张望。奇怪,面前站着一位白须白眉的老和尚,手里并没有木鱼。

这和尚一见琼英,闭起眼睛说:“金声木声都是声,万里无云雨来临。”琼英听和尚这话很不吉利,没好气地问:“老和尚,你要化银钱吗?”和尚还是闭着眼睛说:“出家人要银子何用,老僧要化的东西妳难作主,还是请妳爷爷出来吧!”

在屋里的宋濂听见孙女同和尚一问一答,觉得这个和尚不一般,便走出房来。化缘的和尚是浙江宝掌寺的“千岁长老”。不等宋濂开口,千岁长老合起双掌说:“阿弥陀佛,先生是自汉以来第一佳臣也!”宋濂觉得千岁长老话中有话,就说:“大师傅驾临寒门,必有见教,请进陋室叙话。”

千岁长老说:“施主不必客气,老衲只想向你化一件东西,不知先生肯否相赠。”宋濂说:“师傅要化何物,但请吩咐,只要我有,没有不肯相赠的!”

千岁长老说:“先生真是爽快之人。老衲讲出来,先生可不要反悔呀!”宋濂说:“决无戏言!”千岁长老听了宋濂这句话,点点头,叹了口气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我做了七十多年的和尚,如今自算自,只有七百二十五日能活了。我一世当和尚,一无所有,想来想去,需要一口棺材。听说先生有一口精致贵重的寿木,我看先生鹤发童颜,不会马上就死,今日布施给老衲,了却老衲一件心事,先生肯割爱吗?”

宋濂笑笑说:“此棺虽说精致,既然师傅需要,自当奉送,不过此棺十分沉重,先请师傅看看,我再派人送到宝寺。”千岁长老说:“只要先生肯布施,不需先生费心派人,老衲自有办法。”

宋濂带着千岁长老到存放棺材的房里,只见千岁长老合掌施了个礼,口里说着“善哉,善哉!”便脱下架裟,往棺材上一蒙,用手一指,人和棺材一齐眨眼不见了,惊得宋濂和琼英半天没回过神来。

宋濂回到房里,琢磨好大一会儿,悟出千岁长老说那些话的意思来了,不由不惊:“自汉以来第一佳臣”,分明说的是个“难”(汉字去掉三点,加上佳字)字,莫非我要大祸临头了?师傅白须白眉,不下百岁,他说他只当了七十多年的和尚,显然不实,分明是指自己七十多岁的年龄。他说只有七百二十五日能活了,定是暗示自己。

可他化棺材何用呢?宋濂百思不得其解。想想自己一生正直,从未做过一件缺德亏心的事,也就没把那老和尚的话放在心上,没想到二年后,受胡惟庸案的牵连,被发配到四川茂州来了。

宋濂住在莲花寺半个月后,离开了人世,这日正是千岁长老到他家乡青萝山化缘后的第七百二十六日。

原来,千岁长老是当时的有道高僧,一向敬重宋濂的文才和人品。当他预见到宋濂两年后因大难充军到茂州时,便以化缘为名,提前运送其心爱的棺木,以此表示对宋濂的一片敬慕之心。

宋濂一生集“忠、诚、信”于一身,朱元璋曾当廷赞誉他说:“朕听说最高为圣人,其次为贤人,再次为君子。宋景濂在我身边十九年,不曾有一句话是假的,嘲笑过一个人的短处,始终无二,不只是君子,也可称得上是贤人了。”他的贤名连很多外国贡使也知道羡慕,朝鲜、安南、日本甚至出高价购买他的文集供其国人学习。

余幼时即嗜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宋濂《吴起守信》

王冕者,诸暨人。——宋濂《王冕好学》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宋濂《阅江楼记》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宋濂《阅江楼记》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宋濂《王冕好学》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宋濂《王冕好学》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宋濂《阅江楼记》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此其故何也?——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庭学其试归而求焉?——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金陵为帝王之州。——宋濂《阅江楼记》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宋濂《阅江楼记》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宋濂《阅江楼记》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宋濂《阅江楼记》

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宋濂《阅江楼记》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宋濂《阅江楼记》

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宋濂《阅江楼记》

遂锡嘉名为阅江云。——宋濂《阅江楼记》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宋濂《阅江楼记》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宋濂《阅江楼记》

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宋濂《阅江楼记》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其难至如此。——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嗜奇之士恨焉。——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0)

相关推荐

  • 文伟讲故事丨因联得福

    ▲有一本期刊最中国--<对联> 2021年1期<对联>杂志 文伟 作者简介:文伟,号一散人,重庆人氏,当代"联坛十秀"之一,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副 ...

  • 百岁长老本乐老和尚书法墨宝

    本乐长老简介: 武汉报祖寺原方丈,是现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现存于世为数不多的弟子之一,自幼出家于新洲仓埠报恩寺,并礼该寺住持传久老法师为依止师,获赐法名心发,号本乐,与世寿106岁的本焕大和尚是同门师兄 ...

  • 唐 徐浩 不空和尚碑节选

    唐 徐浩 不空和尚碑节选

  • 本乐长老简介

    本乐长老简介: 武汉报祖寺原方丈,是现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现存于世为数不多的弟子之一,自幼出家于新洲仓埠报恩寺,并礼该寺住持传久老法师为依止师,获赐法名心发,号本乐,与世寿106岁的本焕大和尚是同门师兄 ...

  •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楷书欣赏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qu ...

  •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宋濂(1310年-1381年),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幅子男子.无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宫散史.禁林散史,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 ...

  •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书法鉴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出生于金华潜溪(今金华县傅村乡),后全家迁居浦江青萝山下.少时就学于金华闻人梦吉,后慕名至浦江东明精舍从吴莱学,又游学于柳贯.黄晋之门.至元二年(1336),应浦江义 ...

  • 宋濂:被朱元璋逼杀的“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青云诸老尽,白发几人归 这几天都在写明初人物,其中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是自其中主要内容,看见很多功臣被杀,十数万人头落地,很是愤慨,又见许多人在分析这些人被杀的原因,似乎又都有道理. 但是,再怎么 ...

  • 【书画欣赏】 朱元璋赞他是:开国文臣之首,文坛领袖宋濂,小楷直追赵孟頫

    上中学的时候你是否读过这样一篇古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

  • “开国文臣之首”的楷书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

  • “开国文臣之首”的楷书真迹,名不虚传!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

  • 历史上的寒门学子:朱元璋称赞他是“开国文臣之首”

    近日,中科院工学博士黄国平先生的论文<致谢>走红网络,让无数人为之泪目."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面前--"将寒门学子求学之路的辛酸与艰难悉数道 ...

  • 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小楷真是漂亮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