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写作业磨蹭的三个实操法

之前我们分享过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有关专注力和习惯的影响及培养、训练等方面内容,今天咱们就来唠一唠怎么才能使他快速的回到写作业状态,不再磨蹭、拖拉的具体操作。

我们大多妈妈们都会说这样一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一点都不夸张,好多家庭都有这样的经历。

您开始做饭了,让他先开始写作业。5分钟过去了,扭头看一眼,他还没开始。10分钟过去了,再看一眼,还没开始。这时心中已经开始窝火了。吆喝一声,“还不开始?”您看他开始把手伸进书包里拿书了。再过会儿,稀饭已经熬好了,再看,他正在把一本本书和作业、文具都堆在书桌上。心中的火焰不由得蹭蹭想往外窜,实在忍无可忍,不再是吼了,直接劈头盖脸开骂了。终于打开书本开始了,一下拖到夜里十来点了还没写完。

我们知道,要想解决问题,就要知己知彼。要想使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就要先了解他为什么快不起来,为什么磨蹭?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看:“作业”虽然只有这两个字,但真正要完成它就需要费老大劲了。比如这两个的背后是什么,或许对于小学生说是50道口算题,背一首古诗,默写10个生字,熟读一篇课文,再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新课等;对大班的孩子周末两天的作业或许是写两张汉字,再写两张数字,写10道加减法。这些我们看来可能一会儿工夫就完成的作业,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那就很不少了。

压力带给他逃避

这么多的作业都记在脑袋里,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是的,压力。有写的,有背的,还有要动脑子算的、记的,这些都堆在脑袋里就会形成一种隐性的压力,虽然他不清晰到底咋回事,但总会无意识地想赶紧躲开这种难受的感觉。

但是妈妈不让自己躲开,她催促的声音一直一直都跟着自己。自己也想快点完成,让妈妈的聒噪声快点消失,可这么多的作业自己真不知道该从哪儿先开始,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无奈之下就干脆隔离吧:橡皮上怎么有点脏的呀,待会儿要是用到了会越擦越脏的,嗯,把橡皮整一下;怎么这么渴呢,喝点水吧;哦,肚子好饿呀,吃点东西吧;妈妈今天的脾气怎么这么大呢,他今天工作不顺利吗?……总之,“我”真的好忙啊,作业只能再等等了。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都溜走了。

坏情绪使他逃避

怎么都阻挡不了妈妈的再三催促,妈妈每天都是这么的聒噪,每天都是这么的让人心烦,总是催促写作业。作业啊,真不是个好东西!

就在这一次次的吼骂声中,妈妈变成了让孩子不待见的妈妈,孩子也变的一听作业就会把聒噪的妈妈和坏情绪连在了一起。

这样就导致了只要一写作业,他的潜意识中就会与妈妈的吼骂、臭脸、坏情绪稳固的连接,就会有了写作业是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认知。也因此,有的时候不一定是他不会写,而是他往书桌前一坐,就会莫名的会有想逃避的感觉。因此:

一、太多的作业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让他不知该从哪儿入手开始;

二、父母对孩子的不断催促、吼骂,使孩子在没有自主性的情况下无意识地逆反父母;

三、父母吼骂的坏情绪也影响着孩子,使他想快速逃开。

当我们知己知彼了之后,围绕我们的主题,我们设身处地的去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怎么做才能使孩子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吧!

先给大伙儿讲个故事吧

去年准备考研的女儿聊到自己将要考试前的一次学习中,坐在书桌前,面对桌上摊开了的各科书、资料,足足看了几分钟,不知道该从哪一科开始,好像感觉哪一科都有那么多不会的、要背的。几分钟之后,她把书和资料都整理好摞起来,取出一张纸,写上“今天”要完成的科目和量,并标注上序号,然后贴在迎面的墙上。

就这样,每完成一项,就在它的后面打个勾,直到全部完成才休息,也做到了当日事当日毕吧!

20秒法则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看到很多事情都要完成的时候,就会想逃,不想做,但如果是顺手能做的小事,逃避的就少了。这其实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种方法——20秒法则。

20秒法则是指当一个行为在小于20秒被启动时,消耗的能量更小,更容易让大脑接受,进而改变,反之,如果启动的一个行为大于20秒,往往会动用更多的能量投入,容易让大脑疲劳,甚至选择放弃。

比如我们要让孩子背一篇课文,他在20秒内肯定背不下来,所以就不想去做,但如果让他把一首诗读三遍,他就会很开心的一遍一遍读完,这是因为每一遍朗读都用不了20秒,大脑更容易接受。

成人也是一样。以前每天下班回到家再晚都会练习一会儿书法,直到有一天老公换在另一房间练习,把砚台拿走了,我回来之后,虽然这个房间的桌子上除了砚台别的啥都没少,且只要把砚台取过来就好了,其实也花不了20秒,或再重新找个什么代替都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最终还是没有把它请过来,也多天没有再坐下练字了,虽然内心多次想过。

当有一天重新把自己的桌台上请了砚台之后,就会发现又可以随手练习了。这基本上就是把目标行动放到最少阻力的路径上,只要是很少的动力就可以做到,且无法忽视它。这也可以引申为“20秒法则”吧——降低障碍达到了改变。

周末休息,本来想把厨房打扫一下,抽烟机清理一下,但一想到那恶心难缠的油渍,就好像忘了这件事似的,悠闲地享受于泡茶品茶中了。但在洗漱的时候却没想太多就顺带把洗脸台上清洁、整理的一遍。

这就是小目标带来的好处。

清单法

清单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将作业建立一个顺序,然后再一个个搞定。

如同上面我女儿的做法。父母在小孩子写作业前,可以先跟孩子一起看看今天都有哪些作业,哪些是写的、哪些是背的,哪些是要计算的,引领着孩子把它们一一排序写下来。

然后,问问孩子,他首先想完成第几项,这时候他内心是会有一个简单的评估的,比如他会评估哪一项作业用时短或长,哪一项作业比较容易或难,然后他会告诉我们他想先写哪项作业。

如果他说想先写50道口算题,可以啊,那我们可以引导他用20秒法则,把50道题拆解开来变成一个小目标,比如我们告诉他咱们先写10道,“我从现在开始计时,看看你多长时间能完成这十道题”,使他一步步完成。

打勾法

顾名思义,打勾法就是在每完成一项作业的时候,我们就让孩子在完成的这一项后面打个勾,代表完成了。

当他每完成一项打个勾,看到通过自己努力一项一项完成的标志,对自己就会是一种奖赏和鼓励,就会促使他更努力地加快步伐继续去完成后面的。当他看到全部完成、打了最后一个勾,见证到自己当下的努力时,这种喜悦会带给他一种小小成就感。

在下次作业的时候,可能他就会主动用这种方法,时间久了,习惯也逐渐就养成了,且这种习惯不单单只在写作业上面管用,在他成长之后,他会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总结:

使孩子快速进入写作业状态的三个实操法:

20秒法则

清单法

打勾法

往 期 精 选

足够好的妈妈

为何总与人亲近不起

仪式感有必要吗

当我是一只装满爱的瓶子

《家庭中的正面管教》~阅读分享之七

对孩子的“禁止”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茉莉花茶

晨读《小王子》

意境醉人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可以陪陪我吗?就一分钟”有感

孩子为何要说谎

关于情绪——愤怒

每一块砖头都是为了建造自己心中的房子

今天我值班——家长做好家长,孩子自然就好!

感恩那些“逼”过我的人

如何走进孩子心灵

老小孩儿

嗝嗝老师: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差家长)

孩子的那些事——关于取绰号

志愿者分享:情商与智商同等重要

每个事件的出现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垫脚石

青春期心理特点您了解多少

洛阳心感觉阅读分享微信群3岁了

专业针灸师带领认识内关穴

志愿者分享:抑郁症病理简析

志愿者分享:心态是控制自己的方向

专业针灸师带我们——认识足三里

志愿者分享:温暖的陪伴

志愿者分享:识别心理治疗中的问题—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处理案例

疫情志愿者分享《我爱我家》

04专业老师带领认识——四缝穴

专业老师带领强身保健法——鱼际穴

线上危机干预下的一群可爱的人

倾听即疗愈

专业老师带领强身保健法——内庭穴

今年的情人节格外不同

焦虑与恐惧

2020,不寻常的佳节

如何调节疫情引起的焦虑

影响最大的是你的内隐记忆

由热播剧《亲爱的,热爱的》了解新事物

办法总比问题多

另一观念和视角看待死亡——波动影响

随笔   无条件的爱

没有界限,又丢失了自我的人

剧情中识自己

用心陪伴——重要的童年

中年妈妈的快乐,你了解吗

不一定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但一定要学点心理学

幸福家庭的基础

请不要把“爱”错用了

自我界限

让爱流动

为了更好的理解孩子,请找回我们“丢”了的童年

让快乐成一种习惯

在心理学的视野下探析“关系”

内心强大的人

当今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为何“我”总是莫名的苦恼?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质量的相处

人一生中要经历的“逆反”阶段

亲子之间良性的沟通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

痛苦的感受为哪般

怎样才能舒服痛快地做自己

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与之怎样相处

亲子关系之间最好的距离

厚道的聪明

《孙子兵法》之故事“吴宫交战“

爱情讲究激情四射,婚姻里只有合不合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人和事分开,您做到了吗?

镜中流年

有一种陪伴,在心间

不是苦难成就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成就了自己

学习没动力,系列(二)

为什么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系列(一)

一个人真正成长的4个迹象

让爱你的他,更懂你,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

内向的人能有更好的交际能力吗?

你爱我吗?——亲密关系中的玻璃心

从《西游记》看内在的不同侧面

为何明知自己这样做不好,但还是会这样做——对原生家庭的忠诚

妈妈,您那么能干,我怎能超越你

升华了的攻击力

面对家中“早恋”孩子,我该怎么办?

做到这三点,打开青春期孩子的心门

天国的婆婆妈

孩子是家长的“复制机”

唤醒孩子内心自信的种子

关爱生活, 关爱心灵,  关注心感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