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非要等我发火了,才能听到我说话?”

你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跟孩子说话,就仿佛耳边吹过风,一边反应都没有,有时候提高音量再说一遍还是不理……N遍之后,只能靠着“河东狮吼”,小家伙才如梦初醒般地问:“啊?刚才你说啥?”

为什么会这样呢?果仁妈今天的文,就来具体说说。

👄👄👄

 1 

孩子是故意“听不到”我们说话吗?

排除耳聋、自闭症等病理性因素,为什么那个明明听力正常的小家伙,总是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

其实很多时候,他真不是故意的。这是由生理原因——注意力的特性决定的。

个体的注意具有四种基本品质[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儿童由于大脑神经机制尚未发育成熟、认知有限等诸多因素,注意力与成年人相比具有局限性。其中,孩子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能力不足,是出现“耳旁风”现象的重要原因[2]。

注意的分配指的是个体在从事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3]。而幼儿不善于完成注意的分配,往往顾此失彼,做一件事情时,就无法再注意其他事物。这种情况在学龄前尤其常见[2]。

注意的转移则是指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孩子注意的转移能力整体而言比较差,但会随年龄的增长日趋提高。

有研究表明,“小班幼儿还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以至于应该注意另一对象时,注意却难以从原来的对象上移开。而大班幼儿已经能比较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2]。

这也就从生理角度解释了很多年龄比较小,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更容易有耳旁风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很多孩子早已过了低幼的年纪,注意力发展也较为成熟了,却依旧会在做事情时无视家长的叫唤呢

这涉及到注意的认知机制。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世界上感觉对象的数量其实远远大于个体知觉和认知加工的容量。因此,面对外界海量的信息刺激,人们只能选择性地处理加工有限的线索,而将其他的忽略掉[4]。

换句话说,个体的注意力是具有选择性的。包括听觉在内,往往只有最重要、或是最感兴趣的信息才会被彻底处理,其余则会被自动屏蔽。

因此,当孩子专心致志沉浸在某件事,比如画画、搭积木、看电视时,如果没有另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事物出现,外界的干扰很难让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哪怕是父母的叫唤也不例外。

这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孩子或许根本就没有听到大人说的话。这种现象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选择性注意”[3]。

当然,除了生理因素外,亲子沟通方面的主观因素也会让孩子产生“耳旁风”。而这时候的不理人,则大概率是故意的“不想理”。

比如,父母经常唠叨、总是责骂,会在孩子心里产生“超限效应”。他们会觉得烦,会产生抵触感,可能故意不回应大人的话,用沉默做抗议。

而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会对父母语言上的刺激逐渐麻木,表面上看似是在听,却心不在焉,根本没有到心里去,当然也就谈不上积极回应了。

总之,孩子“耳旁风”这种行为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

 2 

怪孩子不理你?

其实该怪自己踩了这些坑

与孩子沟通时,有很多细节会导致他们“耳旁风”,比如:

  • 在孩子专注于某事时打扰他;

  • 喋喋不休地反复说教;

  • 沟通方式粗暴,大吼大叫;

  • 大人本身不能及时回应孩子,起到了不良的带头作用;

  •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父母忽略的点,其实影响也颇大,那就是——与孩子沟通时,缺乏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引子”。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很多时候,孩子的“失聪”情况带有选择性。比如,我们试图打断一个专注的孩子,让他们做某件事时,孩子或许根本就不会理睬,但倘若内容稍微变一下,变成“做完这件事情以后,我带你去游乐园玩”,娃仿佛瞬间长了“顺风耳”一般get到关键词,迅速响应。

早在1953年,Cherry E Colin等人[5]就发现了类似现象: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和某人谈话时,你对周围嘈杂的说话声是无法识别的。然而,当空气中传来你的名字时,你却能够迅速觉察和识别。这个现象称为“鸡尾酒会效应”。[4]

这个效应带来的启发,则是:与孩子交流时,设置好语境里能引起孩子注意力的“引子”很关键。比较一下这些话的效果:

——“别玩了,准备吃饭了。”

——“某某(孩子名字),注意啦,先别玩了,我们准备吃饭。”

大人表达指令时,如果不先呼唤孩子的名字,孩子的意识有可能会将其当作是无关刺激而屏蔽信息。但加上名称之后,“鸡尾酒会效应”会让孩子及时捕捉到父母的指令。

再比如:

——“宝贝,别玩了。等下我们要去某某酒店喝满月酒。”

——“宝贝,跟妈妈去换上漂亮的裙子吧。等下我们要去吃好吃的,顺便去看看某某阿姨生的小宝宝。”

前者语言匮乏晦涩,孩子无法理解也不感兴趣,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往往会选择性忽略,觉得没有必要应答。

而后者则用了“漂亮的裙子”、“好吃的”、“小宝宝”等对孩子来说充满吸引力的词语,因此更可能被孩子所接受。

 3 

想让娃随时回应?

你还需要这么做!

那么,如何做才能减少孩子“耳旁风”的现象呢?有几条建议供参考。

 1. 改变亲子沟通的底层逻辑 

减少对孩子的批评、说教、谩骂;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能够民主平等地进行亲子沟通……这些方面,其实早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或许很多家长会说,道理我都懂,可面对一个总是爱理不理的孩子,我的火气总会忍不住腾升起来。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先淡化“孩子不理人”这个结果,而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交流”这件事情本身。可以先问问自己,这几点做到了吗?

  • 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真正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

  • 我能够明确,与孩子沟通的目的,并不是试图用家长的淫威改变他们,而是希望与孩子产生联结,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合作的意愿;

  • 在指望孩子理睬大人讲话的同时,我自己也做到了对他们及时回应;

  • ……

优质的交流讲求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当亲子沟通的底层逻辑不再是“控制”、“强势”和“专制”,而是“爱”、“尊重”和“理解”时,问题便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2. 提高亲子沟通的技巧 

很多沟通技巧有利于激发孩子交流的兴趣,不至于还没接话就已经把话聊“死”了。

  • 注重肢体语言

比如,叫唤孩子时走到他们面前,温柔地注视他们;尽量蹲下来,目光跟孩子平视;要求孩子做事时,用竖起大拇指等手势给他们打气加油……

相比用声音传递信息,适当加入肢体动作会让交流更具温度,孩子也会更乐意接受。

  •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孩子耳旁风,还可能因为大人总是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孩子总感觉自己被控制了,从而内心产生叛逆感,从而故意不想理会父母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底线允许的前提下提供选择,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 善于共情

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表达,把命令式句型变为建议式。比如:

  • 把“我要求你……”换成“你一定可以……”

  • 把“你不许……否则……”换成“我希望你……那样的话……”

  • 把“你必须……不然我就生气了!”换成“如果你不能……我会很难过。”

  • 把“现在不可以……”换成“你一定还想……可是……”

把交流的主体改成孩子,真正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更容易与孩子取得联结,也更能激发孩子合作的意愿。

  • 将指令游戏化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任何孩子都不会拒绝游戏的魅力。当我们想对孩子提要求或发出指令时,不妨试试游戏的方式,把大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用一种更浅显有趣的方式来呈现

比如,要求孩子饭前洗手,可以换一种表达:“宝贝的手上有很多细菌小怪兽,现在需要你用水消灭它们。”

冷冰冰的要求和热腾腾的游戏,孩子当然更接受后者。

 3. 分清场合,及时复盘 

如我们上面所说,很多时候之所以孩子不理会我们,是因为家长没有把握好交流的时机。

比如,当孩子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时,尽量不要打扰他。

比如,在孩子情绪不好、发脾气时,最好先解决孩子的情绪,再考虑交流的效果。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事后及时复盘。可行的方法包括:

  • 选择一个孩子愿意交流的时候(比如睡前聊天),问一问他们为什么当时不想理人;

  • 用场景式模拟游戏,来帮孩子认识到不理人是不礼貌的行为;

  • 形成一种仪式感,跟孩子做好约定,听到大人叫他的名字时记得要声音洪亮地应答;

  • ……

总之,和孩子说话这件小事里,蕴藏着亲子关系的奥秘。在埋怨孩子不理我们之前,我们不妨先想办法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由此,才能把话真正说进孩子的心里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