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常讲和光同尘,用白话解答下,方知古人大智慧
道家说,一个人太出众不是好事情。老子就说过,真正有钱人往往给人感觉非常朴实,一个修行高深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差不多,他们秉承着这样的思想:和其光同其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道德经》是这样解释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用白话再翻译一下:做人要方正,但不要轻易和人划分界限互不相容。做人要有原则,但也不要像利刃一样到处伤人。做人要率直,但也不要口无遮拦,这样会伤害别人。做人要有亮点,但不要掩盖别人的光芒,这样只会让人嫉妒。
所以和其光的意思就是让人修炼自身光芒,变得柔和起来,同其尘的意思就是像尘土一样均匀而无处不在。
和光同尘教导我们,不要光想着光芒四射,不要光想着跳出来,要想办法和周围的人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在儒家这叫“和”,在道家这叫“中”。
《道德经》说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谓之;其次,侮之。
意思就是最好的管理者,下属不知道他的存在,因为他只是打造出一个好的环境让下属充分发挥。较好的管理者善于领导下属带来更好的发展,从而被下属爱戴。一般的管理者制定各种严苛的规章制度,让人们觉得害怕,不得不听从他的指挥。最差的管理者因为不会管理而导致团队分崩离析。
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但绝不能表现出来,要学会谦虚和谨慎。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轻易显露出来,他会让自己成为一座巨大的火山,里面充满了能量,但是在他没有爆发之前,谁也不知道他拥有什么样的破坏力,这也是所谓的厚积薄发。
优秀的人需要日日夜夜不断灌溉,比如参天大树,谁也不知道它是从哪一天起由一颗种子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它的巨大遮云蔽日但却生长缓慢,它建立在坚持的基础上。实际上,很多事情的成败就在于你能不能坚持,可惜很多人很难做到。
老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可他现在所说的话仍然对人有指导意义,这就体现了古人的大智慧。
老子一直都在讲,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但他从来没有让别人去躺平。他的思想是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思考,围绕着“道”在考虑,但也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读过《道德经》的人很少,但在生活中,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实际暗合了《道德经》里面的智慧。
比如我们在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希望迅速培养一个个天才。《道德经》里就有这样一句话: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们看到别人孩子能说会道,考试一直前几名,可自己孩子却像个榆木疙瘩一样。《道德经》里也有这八个字: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全文不到5000字,在现在动辄上百万字的网络文学中,一个人可能一天就能读完。
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之处就在这里,它用非常简短的文字展示了人生的大道理。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字字句句经过推敲琢磨,就像是艺术品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阅读《道德经》可以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方向,提升自己能力水平。闲着没事时,确实应该读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