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无差别论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我知道,大多数人都会表示反对,因为,在众人的眼里,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三家是完全不同的体系,怎么能“无差别”呢?

我也承认,三家确实是有差别的,在很多方面,这个差别还很大。但是,所有的这些差别,全是表象,就象天上的一个月亮印照在地上的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海之中,我们看到的是景象万千的月色,各各不同,但所有的这些水中的月亮,都来自于天上的一个月亮,此即“月印万川,只是一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即是“无差别”。

明·瞿汝稷集《指月录》三十二卷以明斯理,所谓“指月”,源于六祖慧能与无尽藏尼对话的一个典故。无尽藏尼对慧能说:“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慧能回答:“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示喻文字所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的所在。其实,不仅仅是佛经,儒道两家的经典何尝不只是“指月的手指”呢?

我曾经花费了5年多的时间研读丹经,结果却发现,几百部丹经讲的是同一个东西,只是讲述的方式不同罢了——当然,很多丹经的作者并没有找到“天上之月”,而只是停留在“地上之月”的描述之上,但行家却知道他们描述的只是“天上之月”在地上的投影,不会被这些“文字相”给迷惑(愚者察异,智者察同)。我发现,几百本丹经不但讲的是同一个东西,而且这个东西就是儒释道三家共通的“那个东西”。

王朝阳说:“中华文化中'家’与'教’能成大体系者有三:道家与道教、佛家与佛教儒家与儒教。然“家”与“教”截然不同,天壤之别。'家’和'教’是不同的概念。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其以自由之思想,开放争鸣,于天地自然中观生命,于社会变化中求其真,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真理探讨者居多;教,流于后世而泛于形式化、世俗化、社会化,目的性强,个人意愿和社会属性居多,真理探讨的成分欠缺。道家道教、佛家佛教儒家儒教的区别皆是如此。”此乃我言“家”而不言“教”之原因,因为在我看来,宗教乃心灵残疾者的拐杖,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不需要拐杖的,而且笼罩在“教”上的迷雾太多,掩盖了真理,让我们愈加看不见“天上之月”。

那么,儒释道三家所指的“天上之月”究竟是什么呢?闻道子曰:“道家谓之真气,佛家谓之本性,儒家谓之天性,此则曰明德,其义一也。惟此明德,虚灵不昧,众理具足,仙圣之所秉,凡愚之所受,莫不同量,无少差异。佛言众生皆有佛性,即无差异之谓也,虽然徒有此性,不足以尽为人之能事,必知致力于修养之功,使此性日充月盛,缉熙于光明,湛然粹然,灵妙圆通,以复其秉受之初乃为完人矣。”

闻道子所言,说的是儒释道三家所指的是同一个月亮。然而,就三家的入手法门而言,其实也是相通的。儒家说“修身养性”,道家言“性命双修”,佛家侧重于“明心见性”,似乎视身体为“臭皮囊”,其实也有命功的传承,只是近乎失传罢了,以至于后世学佛之言大多堕入空言心性,纸上谈兵的“口头禅”中而不能自拔。总而言之,三家都在身心上做文章,只是具体的入手法门与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人之身心是一体的,心可改变身,身也可以改变心,这个道理在《黄帝内经》中说得非常清楚、透彻,所以我也常说,《黄帝内经》可以贯通儒释道三家(黄老之学,本身也属于道家的东西)。儒家的理想是圣人,道家的理想是真人,而佛家则是要成佛(觉悟者),其内核其实都是生命科学,而且都需要通过“定”的修炼,才能实现其理想,才能彻悟生命的真相。进入“定”中,才能与生命的本源(天地)融为一体,从而得到来自生命本源的力量(道家称之为“先天炁”),是即名为“得道”或“入道”,这种力量进入人体,会让人的身心逐渐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佛家称之为“转化色身”,舍利、肉身不腐、虹化、清风成就等等,都是这种力量“转化色身”的产物,这是一种生命现象,是人类的本能,与宗教或信仰没有任何关系。

儒释道三家之无差别,即在于此,一言以一言以蔽之,原始返终,返本还元而己。

(0)

相关推荐

  • “儒释道”是什么?有何区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聊到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惯用的形容词,叫"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的确很多,比如诗词曲赋书法绘画,可能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不管是哪种传统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因, ...

  • 都说儒释道三家是一家,这话成立吗?

    作者:贺鸿铭 学习中华文化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文化百家争鸣,最后能成为主流的就只有两家:儒家与道家.两汉之际,佛家文化借着魏晋玄学这股东风,传入中国(道家的玄理与佛家的空理很相似).形成了中国三家文化鼎 ...

  • 楚人失弓:故事虽短,却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境界?

    古书上有个"楚人失弓"的故事,虽然很短,但却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境界: 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

  •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

  • 第十六集:儒释道三家思想所揭示的人生奥秘

    第十六集:儒释道三家思想所揭示的人生奥秘

  • 人情世故第一奇书/儒释道三家精华:《菜根谭》都给你总结好了

    后世尊<菜根谭>为处世奇书,乃修身养性第一书,连乾隆皇帝都忍不住找来看了. 自问世400多年来,天朝上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是当得起"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这几 ...

  • 我对儒释道三家的肤浅认识

    传统的中国社会无不印上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烙印,传统的中国人无不流淌着儒释道三家的血液.笔者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读书甚少,偶尔翻阅南怀瑾大师的图书.现斗胆对三家思想做一简单比较,视为梦话,以博大家一笑. 笔 ...

  • 儒释道三家辨析

    孔子是世间圣人,立足人道而行教化,其一切所修,即是成仁成人.所谓成仁,即是入仁境界.仁者,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源动力也.入仁境界即是与天地万物本原合一,即是天人合一.若能天人合一,即是成人,成就至善圆满 ...

  • 芒种三种精神,儒释道三家智慧

    作者 :儒风君 芒种节气,播种与收获并行,喜悦与汗水交织. 收与种之间,蕴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大智慧. 1 儒·把握时机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也是衔接耕种与收获的,最重要的节气. 民谚有言 ...

  • 郭继承:儒释道三家文化与个人修为提升

    郭继承:儒释道三家文化与个人修为提升

  • 儒释道三家都讲心

    ​​2020-11-8摘于程东心学 儒释道三教都讲心: 佛讲心之根本: 道讲心之自然: 儒讲心之世用. 三教都立心为学,也都是名副其实的\"心学\".三教互补,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