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第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读老子】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音陀月)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导读
继第4章论道之后,本章用“兴”手法,从天地说开去,意在言圣人应该效法天地两个方面:
不仁、虚静。
天地效法道,圣人效法天地;因此,圣人效法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喂牲口的草。
刍狗,指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用,用完就扔掉。
不仁:①不仁义。②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毫无情感可言。
取第二种意义。
第一种有价值取向,有所谓不仁义,就有仁义,王弼本: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
天地不仁当然是无施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无恩无为,才能无所偏爱。
有为,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不公不正。
钱钟书: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
无心是不悯惜的前提,也是无为的前提。
有心就会有欲望。有欲望就会有为,有为就会有不公正。
人在大灾大难面前常常呼天喊地,窦娥冤六月飞雪,言下之意:只有天地是公正无私的。
苏辙: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
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地无情,源自天地无心无为,因此天地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一样无偏私,任万物自治,万物各适其所,一切都很周全。
“道”对待万有之物也是如此,即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章为什么排在第一章?
且第一章“大无”和“大有”所体现的对立统一规律有着底层思维的重大意义,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以道为起点演绎,道是什么样子,道有什么特征,道是怎么做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这是本书的框架。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其中,兴指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辞。
这里先讲天地,真正要讲的是下面要对圣人讲的话: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儒家圣人层次很高,有权有位有德有才兼济天下,一般人达不到,且都是死人,连孔子都没见过。
《论语》: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本章的圣人:老子心目中好的统治者。
老子认为圣人应该像天地一样,取无为的态度对待百姓,才能保证不偏不私。
庄子对仁爱的观点:
商朝太宰荡向庄子问仁的道理。
庄子说虎狼也有仁,因为虎狼父子相亲,仁者爱人。
太宰荡说,这也太浅薄了吧,那至仁是怎样的呢?
庄子说至仁就是没有亲的关系。
太宰又问:不亲就是子不爱父,那这样岂不就是不孝吗?至仁就是不孝吗?
庄子答道:当然不是,这是比孝更高的境界,已经没有所谓的孝与不孝了。
也就是说,仁爱是别人形容他的,他自己根本没有知觉,也没有什么是仁爱的概念,别人认为他的仁爱,对于他来说就像本能一样自然。
至爱就是不自知其爱,至仁就是不自知其仁。
天地不仁,如果理解为庄子这种仁的境界也是可以的,反正就是没有差别。
可以思考几个方面:
1.真有老子所说的圣人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人有心,有心就有价值取向。但可以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2.天地无心而无私,万物自行,但总的都被囊括于道的运行之中。正如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以说万物一自治,道也想发笑么(因为治也是一种主动)?
3.既然天地无为而任由万物,所以我们别指望别人,别指望天地,请记住“自助者天助”,或许这也是“道”少有的“有为”,我们在前面称之为“干大事”。
除了像天地的无为外,
还要像天地那样虚静,本章老子进一步用很形象的比喻说明天地的这一性质。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风箱
橐龠,风箱。中间是空的,一拉,有风到灶膛。
也可以想象拿着一把扇子,在什么都看不见的地方一扇,风就来了。一点都不奇怪。
屈,穷尽。风箱里的风能用得完吗?当然用不完。
天地之间是虚空的,却存有万物,天地运行,万物生生不息。
第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本章通过天地讲“道冲”:无处不在,却又没有形状可看,没有声音可听;
通过天地讲“用之或不盈”:动而愈出,讲道蕴含无数的创造因子,道通过天地的运行,体现于万物的生生不息。
因此,“虚”不是消极,而是很高境界的积极有为,类似于蓝图设计师。
同理,讲天地是为了跟圣人说清楚道理,为什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数,读速,很快的意思。
言语是偏见的,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多言”泛指“有为”,不只是说话。
即便 “多言”直接指说话,“祸从口出”,口开舌举,必有祸患。
前面有庄子讲两个人的辩论根本无意义,他开出的方子就是安守自然的本分,他认为是非等都是虚妄的,如果真的是和非有区别,又何须争辩呢?所以要看透是非,忘掉是非之名。
本章的不如守中,接近于庄子讲的安守自然的本分。用本章的话:守住天地之间的中空,象征虚静无为的道。
儒家的“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一种解释是不走极端,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是要不得的。
还有解释“中庸”的“中”为原则,方法。
还可以看看:
点我一下呗:)
(图片自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