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稿 | 春意纳福

  腊月·菜花  

只有在腊月,村外的菜花才会随着古朴天色一起开放,它们那么整齐,又轻松地静染着起伏土地,为这个地区的人群撒播福气。

新叶尚未萌发,山上的树有的已零落,多数已褪去繁盛景色,不见了往日单一的绿韵,在寒风浮动后,有些已然显示黄色,有的展示红色,都在翩跹地抖动,就是没有变色的,也淡化了往常的色彩,一切都显得那么简洁,却隐含着躁动,只是等待某场雷雨的降临。菜花正是逢到了它们最恰当的时间和空间位置。

独枝菜花,不论开在怎样的位置,都是没有趣味的,漫山遍野的黄色围裹的村庄,才显出了腊月的韵味,说是雕饰,又不是,因为那是自然的生长,没有一点轻浮的痕迹。于是村子也就热闹了,这种热闹还因为黄色主体的衬托,呈现了盖住寒冷而凸显的热烈气氛。

我所见的菜花,都是十字花科植物开放的旋律,漫步在这样的海洋中,与休闲的粉蝶和勤奋的蜜蜂一道,体验南方腊月温度的忽升忽降,仿佛人的命运一样不可预知的风里,藏住的究竟是玄机还是振奋,往往却埋住了人的俗气,升华的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清新。一枝绿色植杆分开的许多花絮,挡住阳光少许,地里班驳的泥块也似乎散发了多味图形,这些没有规则的图形也是乡村所独有。而城市是几何的,或方或圆,都在人的预料中长成,乡村的图形就如这土地一样,没有可以寻觅的形状,当你觉得散漫,毫无规则,实际却是那么的享受,不经意地击打着你的思维,击打你以为很顺利的人生目标,困惑,却也在这样的浮动中悄然散尽。

这是一年中最后的等待,一场千年不变的节日过后,春天也依附那道金黄的光芒来了。而菜花不会就此停止,它们还要开放,从底部开始,子房不断地膨胀、长出籽粒,上部的花一直延伸,直开到最后。

这种日子其实粘上的是一种融合,缘于这种融合,腊月的寒冷反到没有影响到人们高昂的生活激情,宰杀年猪的尖锐声音,飘扬在村头庄尾,喜庆也就诞生了,在这样的声音里,黄色裹满的土地,冒着热气的河流,组合起这个几百年不断变化的社会基层,反映的是村庄人的生存幸福,也是整个人类的繁衍历史。

人生活在世间,其实也就是短短几十年,大约三万个日子,这些日子大多在等待中过去,有了等待,也就有了盼头,腊月似乎是每一年这种等待的目标和安慰,也是一份总结。为了这个目标,很多人都早就做了计划,他们种下庄稼和蔬菜,于是就期盼着丰收,他们养了成群的鸡鸭和满厩的猪羊,除了自己的生活外,更多的是企望到腊月卖个好价钱,以便添置一冬的衣服和家用,那种千百年不变的喜悦,就是腊月热闹的成分。而菜花,这时就成了真正金色意义的衬托了,因为菜籽的收成,作为一种补充,是来年夏天的事。

晒谷场静悄悄地,秋天晾晒过的稻粟桔梗残屑,在冬风里轻巧地飘动,找到周围树木花草根部,边围拢成一圈,缓慢地腐化。晴朗的南方天色,尽管有冷冷的风拂动,人们的心却热烈地感受一个新的、富有更深意义的新年,何况,漫山遍野正盛开着微笑的菜花呢。

  门神 · 对联  

农村讲究的节日,正悄悄临近,穿新衣、送旧神、放鞭炮、烹佳肴,这时,对联和门神是必须的告示。只有每家的门框门扇都贴上了这些彩色的带着喜庆的东西,才算真的有了辞旧迎新的感觉,这是一个很自由的时刻,不论怎样的纸张,都一样是节日的宣传画,却不需要去注册,也没有谁来干涉,那怕你将房屋前后都贴满。

任何一家的门扉都与别人家不相同,祖先来源与演变、或者主人喜好都不同,所以贴上去的门神和对联的符号也是不同的,但起的作用却当然地相同。我在家里是专门负责这个行当的闲客,说是闲,那是因为洗菜做饭等烦事都被其他人担任了,为了找些事情做,以文字为业的我便自遂搞起张贴的行当。简单地贴上几张画,那是谁都会做的,也不用弄什么玄虚,上下联就按照卖家的原样裁开就行了,就算贴得反了,那也没有多大问题,人们要的只是增加节日气氛,纳入福气。

很小的时候,我见到人家门上的门神,老是觉得很恐怖,张牙舞爪的样子,待到大一些时候,知道那是真正的门神,却已经不见了他们的样子,很多人家门上贴的都是红卫兵、造反派之类,有的竟然也贴领袖图片,老人们是知道门神门对的原意的,只是谁也不说破而已。那个时期,门对的意义更是不同了,大多是些口号,而不是中国人一向的辞旧迎新之意。但那主色调都是红色,这就罢了,喜庆的节日,有点红色装饰的乡村,只要那菜饭丰盛,能慰藉辛勤的人们,年的味道就出来了。

古旧的门扉粘贴上些彩色,是村庄里迎接春天的仪式,是的,当人们见到这样的色彩时,真的就是春天了,更直接点说,其实是一向简朴勤劳的村子正在迎接自己的好心情。一年过去,生活在底层的村民该怎样慰劳自己,那是取决于他的收入,再难过的日子,也该在这样的时候孝敬一下老人,安抚一番孩子,对自己的心情来一回总结,不然,一旦翻开新的年历,春雨淅淅沥沥落下来的时候,又一年的播种就开始了。

(0)

相关推荐

  • 从饶阳农村文化人越来越少谈起

    从饶阳农村文化人越来越少谈起 说起来奇怪,我表哥的孩子结婚的时候,需要写对联,可是,在我们村,能写好毛笔字的人是没有了. 以前可以不是这样,因为我爱好读书,虽然毛笔字也写不好,可是,经常与村里的文化人 ...

  • 古诗词日历 |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绿树环绕村庄,春水涨满池塘.背倚春风,来回漫步,兴致正浓.你看,小园收尽多少春光.有桃花粉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围墙外,隐约有几间茅房.溪水桥边,青 ...

  • 月明春江|乡村图卷 ·二月

    龙抬头的日子在乡村倍受重视,这一天从早晨到吃午饭时分,剃头匠是最忙的,从这家到那家.剃胎头不容易,那些小宝宝哭的哭,犟的犟,片刻不得安生,费尽周折剃好了,剃头师傅还会笑嘻嘻地送上几句奉承话,于是皆大欢 ...

  • 四月花烂漫

    白乐天曾经感叹"人间四月芳菲尽",其实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阳春三月固然有桃李杏花争奇斗妍,就是吐着乡土气息芬芳的油菜花,也盛开在三月:但是四月的乡村,更是花的海洋. 油桐花 经历过 ...

  • 油菜花开飘香远 作者/刘兴龙 演播/郭战

    [总第363] 入驻作家 王力光  张利杰  黑马  崔盈  曲素梅 王莹  千之叶  刘俊瑾  晴耕雨读  李月华  谢凤钰  华妇微  阿敬  高维恩  陈华  称心如意  秋菊  季阳  黑土 ...

  • 春节特稿|年+年+年

    诗话黄石 ◆  ◆  ◆ ◆  ◆  ◆ ◆  ◆  ◆ 作者简介 俞永才, 阳新县兴国镇白杨村俞组人. 务农之余,读书写作. 身在乡村,眼观天下. 年 年,一个多少时间被多少人说了多少次的字眼. 年 ...

  • 春节特稿 | 情关乡愁

    曾几何时,乡愁,变成了一种奢侈品.只可梦寐以求,却无从抓起.真想拥有它的离情别绪,却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模样,更何况,漂泊在外的一叶楠舟,停靠在一隅,上岸讨生计,栖息一段时间,又奔投下一个港湾.故乡依稀, ...

  • 春节特稿 | 温情的腊八粥

    腊八节这个民俗由来已久,上可以追溯至我国春秋战国以前的周代.当时的人们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即十二月)以狩猎到的野兽举行大规模的祭神祭祖活动,既是一种庆祝,也祈愿来年风调雨顺,称为腊祭,史书上称之为& ...

  • 春节特稿 | “福”字是春节的符号

    "福"字带来的是人们心中熟稔的春节的信息和气息,唤起我们特有的春节的情感,也是一年一度彰显出的深意. "福"字意含深远.它包含的几乎囊括了一切好事.既是丰衣足食 ...

  • 春节特稿 | 舌尖上的故乡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春节,这个浓缩了几千年农业文明的传统节日,历经浮世风霜,如今已演 ...

  • 春节特稿 | 1978年的那个春节

    在1978年的那个初春,"文革"的政治坚冰仍未彻底消融,人们熟知的改革开放的那声"春雷",要在这一年的年底才炸响.生活虽然依然清贫.困顿,但却发生着一些改变,有 ...

  • 春节特稿 | 淡薄的年味——关于春节的文化沉思

    近些年来的春节,除了家人团聚的温馨.亲情友情的惬意,总还能收获一些感慨.例如,似乎常听到有人抱怨,年味怎么越来越淡薄了呢?至少在二十年前这样的抱怨并不多.作为最隆重的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新年的味道淡薄下 ...

  • 春节特稿 | 年猪饭——土家人的特色大餐

    "杀猪了!杀猪了!"听到猪的一声声惨叫,鄂西湾潭采花土家山寨的小孩们一个个欢呼着,呼朋引伴地从房前屋后跑出来,围着杀猪佬看热闹.进入冬腊月,该杀年猪了.这季节的土家人一点都没觉得杀 ...

  • 春节特稿 | 缘起那一纸红

    展一纸朱红,生福意:铺一厢情愿,寄情出. 凛冽寒风中,冬日的留恋徘徊在门前,拍打着门框.去年的春联还倔强的匍匐在门的两侧,经过了一年的风吹日晒.跌跌撞撞,虽是红纸的颜色早已褪去,可依稀可见那两列油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