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小儿大小便失禁4年,辨证施治获奇效
【患者资料】
肖某,女,8岁半,湖南省衡阳市人。
01 【首诊证候】
2018年5月17日诊,大小便失禁4年。
约4年前,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大小便失禁,在湖南治疗,病情一直无好转,迁延至患儿上小学。
患儿常常上课时不自主排大便、小便在裤子中,每天都要换数次衣服,对患儿及家长造成了极大困扰。此外,患儿每晚均会遗尿,为避免尿湿床褥,虽已8岁仍穿尿不湿。
患儿父母在昆明做生意,遂带患儿找笔者诊治。
就诊时,患儿害羞,不肯进诊室,由家长将其拖进诊室。患儿坐下,垂头顾视,羞于正视医生。刻下症见面色青黄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02 【辨证论治】
辨证:脾肾两虚,中气不固。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温阳补肾固摄。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方药如下:
黄芪15g,炒白术15g,陈皮8g,升麻6g,柴胡8g,太子参20g,炙甘草5g,桑螵蛸10g,菟丝子8g,沙苑子10g,车前子5g,覆盆子10g,台乌8g,小茴香8g,山药15g,益智仁10g,炙远志8g,菖蒲8g。
因患儿诊后要回湖南,故一次开方12剂,水煎服,两日一剂。
03 【随诊过程】
7月12日,患儿家长带其他亲属到我门诊就诊,诉患儿回湖南后,服药五六剂,大小便失禁症状即已消失,再服余下中药,病症完全消失,再没有出现过二便失禁情况。
04 【按语】
本案患儿不到9岁,而大小便失禁已有4年。病情如此迁延,极大地影响到患儿的生活及心理。初诊时,见患儿面色青黄无华,乃脾胃中气不足之征,气虚下陷,大小便失禁,故从脾论治。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肾失封藏,故大小便失禁。再结合其沉细之脉象,故脾肾同治,予健脾益气升清、温阳补肾固摄。
方用补中益气汤补脾胃中气以升清,五子衍宗丸补下元肾气以封藏。五子衍宗丸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五子配伍而成。笔者选取其中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并配伍沙苑子补虚止遗。
古传唐代永乐公主身体羸弱憔悴,因安史之乱流落民间,以沙苑子代茶饮,尽愈不足之证。故笔者以沙苑子补肾气,并能收涩止其遗尿。
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菖蒲、远志开心窍,窍开而智长,智长而后天得充、髓海渐满,大小便得以固摄。
台乌、山药、益智仁即缩泉丸,为主治下焦虚寒、小儿遗尿之名方,更以温暖肝肾下焦之小茴香佐之。诸药合用,数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