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新风景

张叶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所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 ,其精髓也就是在这个 “ 活 ”字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枯燥的数学计算等变得生动有趣。

一、生活经验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价值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我们的教学也应如此。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作背景,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起对数学学习的极大热情。

数学教学不但要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体现出学习的价值性。在《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就收集了生活中的一些电器价格,让同学们进行比较,找出最便宜和最贵的,并说明理由。这样既帮助学生巩固钱的概念,更让学生对生活用品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性。

在枯燥的计算教学时,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这就要充分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积极投入到新课的探索中。

例如在教学 “ 一个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 时,可创设情境, “六一 ” 节老师想带小朋友去杭州 “ 未来世界 ” 玩,谁知道门票是多少?( 138元)咱们该付多少钱呢?谁来计算一下!太贵了点,哪位小朋友去说一下,看能不能给打个折?打折后该付多少元?

这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探求新知识,学生就能轻松而有系统地自行获取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还学生主动权,使学生能在现实中自主学习,达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的效果。

二、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教师应如何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创设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感受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第一、创设趣味性的导入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常见的社会现象和熟悉的知识背景中导入,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如一名师在上“ 求平均数 ” 这一课时,就设计了 “ 小马过河 ” 这一故事情境导入,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了课堂;又如在教学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 时,对于传统的教学,学生很难理解 “ 借一作十 ” ,但一教师设计了 “ 找零钱 ”这一情境,学生不但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重点和难点,而且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 “ 原来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第二、创设自主化的探索情境。如在教学 “ 人民币的认识 ” 时,教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到 “ 小不点超市 ”购物的实践活动,这样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第三、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传统的以封闭的方式呈现问题,只要求学生运用特殊或常规的方法得到固定的答案,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变动,设计一些多样化,并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型问题,鼓励学生用发散的思维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创设操作状态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得好: “ 智慧自动作发端。 ”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 “ 从以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过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操作状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事情发生发展、数量变化的过程与结果,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对称轴》时,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在小组合作动手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人文精神的凸现,让学生展现个性与智慧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现行教材中如何体现这一理念,使学生学得更好,我想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的还是冷漠呆滞的,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 心 ” 施教。

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播和发展知识,还在于孕育和发展社会人文精神与入学精神。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简化为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我们的数学课除了数,就是算。在新课程下,我们的数学课有了温暖的人性和情感的交流,互动式的学习活动充满着人文的气息。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 “ 你是怎么想的”“ 你有什么发现 ”“ 你是怎么算的 ”“ 你有什么结果 ”……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激情绽放,形成自己独立、鲜明的个性。通过一次次 “ 我能 ”“ 我会 ……”让学生从小树立无比坚定的自信心,塑造完整的意志品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