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修太极,懂劲悟大道!
中国武术本无内外家之分,学习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及诸家拳法,其理一以贯之。人皆谓“中华武术为一家”之由者,皆因各家拳术,虽然姿势动作和练功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其练拳之宗旨和训练目的是一样的。故拳术不分内外家,而练拳的人则分内外家。以后我以太极拳举例说明。
一,内外家的概念和区别:
未曾学过拳法之人,必然身体僵硬,善用肢体局部力量,凭借蛮力练习负重,奔跑,拳击,踢腿等诸般技能,身体强健,孔武有力,为什么与太极拳专家比试则屡屡败北?为什么大部份人会选择学习太极拳、形意拳或八卦掌等所谓的“内家拳”?(注:太极拳之所以流传广泛,是因为全国免费推广普及的人太多了,而其他优秀的拳种缺少人力免费推广而已)其实正宗的少林拳也是和太极拳一样属于内家拳。但是即使学“内家拳”为什么也有很多人炼成了“外家拳”呢?因此,有必要把“内家拳”和“外家拳”立一个分辨标准,以利大家练一个“明白拳”。需要给各位说明的是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别与所练的拳种并无关系,内外家拳法也和门派之争没有关系,而是针对每个人练功追求的境界和方法而比较的,所以练任何一个拳种的人都可以分出内外家,不管他参修的是拳击还是散打,太极还是少林,各门各派内部都分有内家和外家的练法。
在这里,我把“外家拳”练法理解为:使用蛮力,以快求灵,专修局部肢体之肌力和武术技巧,而忽视神意锻炼之功用。外刚而内柔,外强而中干。利于速成,不利深造。
“内家拳”的概念:学拳的第一步,也就是入门要先“明理”:对本门派的拳种拳理是否认同,认同的前提是理解拳理没有。什么是拳理,拳理就是拳法的练习宗旨和过程。很多人跟名师学拳或者跟光碟自学武术,也把动作学的很像,但是终究没有入门,原因就是没有明理,没有明理就是瞎学瞎练,即使学的是太极拳练出来却是外家拳。
太极拳的理论在这里我不多讲,有历代太极拳师的经典论述为证。
二,我主要详细讲一下学拳的六步过程
第一步,静心定意,化僵求活。
心静则明理,神定则稳静。初学太极拳,要以空杯的心态,从拳架,桩功,理论开始学起,尊崇老师的教诲,树立学拳的信心和阶段性的目标。身体通过缓慢深长的呼吸和配合每一个动作的演练要领(必须由师父演示技击方法功用以便理解每一招的对抗力学原理,如果不会演示的一定不是正宗的传人)节奏来行拳,以达到熟练套路和纠正身形的要求。
第二步,积柔成钢,化零为整。
在以上基础上,明白把身体放松放慢都是手段,其目的是学会使用腰胯带动全身的螺旋运动方法,使四肢八骸的力量能够通过旋转缠绕的方法达到以最少的体力消耗而获得最大的爆发力。拳谱上讲节节贯穿,静之则合,动之则分。把局部用力的习惯换作整体用力。把用力时习惯局部肌肉僵硬的做法变成全身放松靠意念带动的植物神经性力量和筋骨旋转的钻头力量。简单的讲,就是练习套路的过程中做到松胯沉肩,也有人讲“九松十要一虚灵”;要做到把关节处处放松,而是否放松和放松的程度又要通过双人推手来指导和验证。
第三步,平心静气,分清虚实。
在以上基础上,进入第三步,主要是战略和战术的学习和练习。就是学会变化重心,分辨虚实,靠无数次的单式攻防和推手训练完成这个阶段。推手练习中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正确感知和判断对方的虚实和变化,自己的应变和虚实重心的变化。到这个阶段可以是知己的功夫已经具备了。此时,太极拳才算入门了。
第四步,随遇平衡,快慢相连。
在以上基础上进入太极拳的内功训练专业提高阶段。身心合一,主要是“知己知彼”、“粘粘带随”的内劲训练。最好练习多人推手,通过无数次的推手训练自己的体力、反应速度、听劲、化劲、找劲的能力。练习应变能力,即推手时要求自己跟得上对方的节奏。对方快,我就快,对方慢,我就慢。这就是拳谱上讲“舍己从人,粘粘带随”的功夫。如果跟不上,就说明还需要继续练习。如果跟上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
第五步,闪惊巧取,争取主动。
在以上基础上,初步掌握了知己知彼的功夫,但是在速度上还达不到完美的,因此技巧也就发挥不出来。在本阶段要练习的就是“快”。天下武术,唯硬不破,唯快不破。前面的四个阶段已经把太极拳的刚劲和柔劲练出来了。但是在高手面前,主要讲时机的掌握和速度的变化。因此,在本阶段把“快”作为专项训练。在推手的过程中要敢于变化自己的速度,不是一味跟着对方的速度,一味的跟着就是被动,这是要学会化被动为主动,就是靠变化速度。在合适的时机果断改变自己的速度,就可以制敌于先机。所谓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柔力转换快,把刚劲发在人先也快。拳谱讲闪惊巧取,避实就虚,虚笼诈诱,如平地旱雷,电闪雷鸣,机灵一抖,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推手中相持的阶段中寻机转为反攻,速度加快,圈小劲足,发劲冷快,所以致伤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选择陪练的师傅上一定要心中有数。不要因为练拳造成双方的心灵和身体的伤害。
第六步,松活弹抖,随心所欲。
这个阶段就是太极拳的神奇阶段即成功阶段。要通过多年的训练和领悟能力达到太极拳论上的要求。内功深厚,练柔成刚,周身混元一体,缓急高低进退收放皆合于自然,达到制人而不伤人的境界。每每和各种拳术家较技,皆能够达到犯者立仆的境界。历代拳师如张松溪、陈长兴、陈发科、杨露禅、董海川、孙禄堂等,当代如李雅轩、林墨根、李和生、高壮飞、冯志强等皆在晚年达到此高度,堪称一代宗师。此时拳理上身后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太极拳家。而现在很多太极拳传人还是在入门阶段也被评为了太极名家(武术也要搞市场经济,所以一代不如一代了),真是令祖先汗颜。
三、太极拳推手之误读
太极拳功夫训练分为单人训练和多人训练两类,单人训练主要以套路,单式练习和桩功为主,多人训练主要是靠相互推手喂劲的方法。两者的关系:套路和单式、桩功训练的效果宗旨需要在多人推手训练里得到体验和领会,最终目的是能够打太极拳散手。只有进入散手搏击阶段才算是学完了学会了太极拳。然而当代很多人把推手训练过程当成最终斗力竞技手段,真是大错特错。这也说明他们还在外家拳理解阶段,还没有入门。
明白拳理和六步修炼过程后,学拳就有训练标准和目标。可以循序渐进,可以分辨真太极拳名家和假太极拳名家。所谓太极拳名家是指能够面对各种专业拳师的无限制搏击擂台运动比赛中常常获胜的人,而现在所谓的那些大师们演示功夫和技巧面对的都是武术外行和学员,即使比试获胜又算什么高手呢?
四,太极拳的学习实践时间有多长
以上六步的修炼是在套路拳架,单式训练,推手训练,桩功训练,器械训练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丰富经验才能够达到成功。培养专业人员需要十年到二十年,而仅靠业余时间练习者需要三十年到四十年。如果不明白要经历以上的过程,就会在拳架或是推手等某方面钻牛角尖,把精力浪费在怀疑和争论之中。
【一见】社群的视频直播课欢迎你一起学习并宣传(易、太极拳、茶、养生、禅)……
传统文化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