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萍王竹斋(3)山西之行无功而返
原创: 伍祖华 周雪梅
为母亲做了寿诞之后,王竹斋没再去山西,而是滞留在了全桂。在广西多事之秋的岁月里,开始他宦海浮沉的人生历程。
1924年5月至7月,王竹斋出任灌阳县县长(当时称县知事)。民国时期的县长最不好当。封建王朝时期,县级是传统皇权,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县长是直接治理百姓的“治事之官”;民国后,国家政权不断向社会基层深入和渗透,县长也逐渐蜕变为承转公文的“治官之官”了。这个“官”会不可避免地随着上层统治体制的剧变而改观。重要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动乱,所以当时许多地方县长能当一年半载就算长了,当一两个月的大有人在。
灌阳县与全州近邻,自古就有两县“自家人”的称谓,出门在外,都互称老乡。初任灌阳县知事的王竹斋,刚好35岁,可谓年富力强。他踌躇满志,准备一展才华。可理想与现实却是大相径庭。这一年的3月15日,桂系军阀沈鸿英与陆荣廷在桂林展开大战,一时间,战火连天,烟硝蔽地。双方激战数十日,桂林城中百姓饿殍无数,民不聊生。危急之际,王竹斋不顾自身安危,仗一张利嘴,出使和谈代表,从中调停,促陆、沈罢战。尔后,陆荣廷出走湖南,沈鸿英占据桂林。可是,就在王竹斋第二次担任灌阳县县长的1925年1月,沈鸿英又与新桂系的李宗仁、黄绍竑部大战。
为增加实力,沈鸿英派石殿材和王竹斋一起去山西,想利用王与赵炳麟的关系,迎接已在山西任实业厅厅长多年的赵回桂,拟聘为幕僚。跟随赵炳麟多年的王竹斋,哪能不知老师的心性?可人在屋檐下,明知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也得硬着头皮去。两人风尘仆仆好不容易到了太原,王竹斋却又怕见恩师了。人言他乡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喜事,可因这种事去拜见恩师,也就等于是麻烦人家了。所以一贯能言善辩的他也觉得有些不好开口:恩师当初离开八桂到山西来,本就有避开军阀混战的意思,现在再要他回去,完全是违背他的心意的啊!
在石殿材的催促下,他俩商量好说词之后,便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去拜见赵炳麟。师生老友相聚,自有一番亲热。可当石殿材将来意叙述后,赵炳麟却断然拒绝回桂。话里言间,对广西爆发的这场同胞与同胞之间厮杀的战争,很是厌恶。隔天,王竹斋他们打算回桂,辞行时,赵炳麟交给他们一个没封口的信封,内有写给沈鸿英的三首诗,题目就叫《柬沈冠南将军》,诗云:
年来习静厌谈兵,辜负将军遣使迎;
壮不如人今老矣,那堪更听鼓鼙声。
从来战胜在人和,同室何堪再弄戈;
闻道故乡凋敝甚,劝君爱惜旧山河。
柏树墩边是我家,万松临水竹阑斜;
烦君为我除荆棘,游子归来好种瓜。
(《赵柏岩集》下359页)
诗中对蹂躏故乡的军阀战争,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希望沈鸿英怜惜凋敝不堪的旧山河,保全地方。
王竹斋的山西之行,当然也就无功而返。
王竹斋第二次出任灌阳县县长,时间仍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仕途不顺,王竹斋回到全州。在此期间,他迎娶了石塘翟屋田唐孝卿之养女唐梅君为二房。
才湾镇南一村龙门口自然村王竹斋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