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怎么过春节?一起涨姿势吧!
美丽中国年(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场歌曲原唱) 周澎 - 美丽中国年
汉族
初一吃饺子、放鞭炮,不扫地,不向外
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
鄂伦春族
除夕,全家晚餐,青年人叩头请安。
午夜,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
初一,拜年请安,跳转圈集体舞。
赫哲族
除夕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
初一,妇女儿童穿新装拜年,“鱼宴”待客。
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
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
青少年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
蒙古族
除夕吃“手把肉”示团圆。
初一凌晨晚辈敬“辞岁酒”,五更吃饺
子、放鞭炮。青年男女跨马骑串蒙古包,
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赛马。
纳西族
正月新春访亲拜友,轮流做客,
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
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
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彝族
春节期间跳“阿细跳月”。
年初一取水做饭由男子承担。
苗族
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唱《开春歌》。
白族
除夕互拜、赠送礼品,守夜,男女青年争先挑水。
清晨,喝糖水,游名胜,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
除夕,燃 “迎新火”守岁。
子时焚香点烛,上供,放鞭炮。
妇女河边打'新水',讨吉利。
男人提灯笼奔庙社烧香化纸。
京族
初一井边烧拜,叫“买新水”,
妇女初一天不亮就从河里背回“吉祥水”。
东乡族
春节期间打土仗。
羌族
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
喝咂酒,最长者唱《开坛词》。
鄂温克族
初一早拜年,晚联欢。
达斡尔族
初一,烧香祭拜,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
老人的祝词。吃水饺,穿新衣,各种娱乐。
瑶族
观看 “耕作戏”。青年男女吹
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意中人。
景颇族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
布依族
腊月底,薰肉灌肠,烤酒、做糯粮粑、缝新衣手帕。
二十三用送灶神。写对子、贴门神、年画。
除夕围火而坐,祭祀祖宗天地,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扎彩灯,晚上点燃,挂在大门口。
过了初一,拜年。青年“起表”,以歌表情;
或聚一起在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
哈尼族
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
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
过年时间正月初六。传说卡多青年抵抗外侵,
战争结束后新年初六日才回家。
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
他们推算节令,春节日期也有差异。
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仡佬族
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
团聚祈祷祖宗、山神保佑,又因清明节常
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
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高山族
吃“长年菜”。
满族
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
子时还要吃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拉祜族
除夕做糯米粑,一对做得特别大,象征太阳和
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黎族
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围坐吃“年饭”,席间唱
“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
达斡尔族
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清早,互相拜年的
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
新年第一次见面相互道喜,赠以糯
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美好。
布朗族
春节期间开展托球活动。
仫佬族
打鸡毛、打毽子、打花龙、打鸡蛋等活动,伴以歌舞。
哈萨克族
“姑娘追”活动。
朝鲜族
玩跷跷板
水族
开展踢毽比赛
傣族
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
维吾尔族
年节家宴。
柯尔克孜族
每年第一个月,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
互相请客庆祝。过节晚上,用芨芨草生一堆火,
人、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人畜两旺。
土家族
除夕夜,讲故事,守岁到天亮。
节日期间吃“红曲鱼”,合菜。
初三举行“摆手舞”会,耍龙灯、
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侗族
春节时,盛行爬山比赛。
普米族
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放火炮,吹海螺,糯米饭。
独龙族
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族长择日,
一般3到5天。友好往来,娱乐活动。
基诺族
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对歌,品尝酒肴,
跳大鼓舞,男女青年寻找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