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政治艺术 ​ | 作者 刘福智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政治艺术

刘福智

内容提要:曹操的政治艺术,表现在其特异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褒亡为存”的激励措施;“量敌选将”的征战艺术;“择善而从”的民主观念。
关 键 词:曹操  特异  政治艺术
辛弃疾在《南乡子》一词中写道: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此可以看出,在宋代,人们是把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同等地看做英雄的。只是《三国演义》问世之后,人们就将曹操视为“奸雄”,首先是其“奸”,其次为其“雄”。是将他作为刘备“仁君”形象的一个反衬。因此,几百年来的戏剧舞台上,曹操一直是个“奸白脸”形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为曹操平反,人们对曹操才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其实,文学中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罗贯中对曹操也大书特书其“雄”。
《三国演义》中的曹、刘和孙,三分天下各其一,自然都是政治家。但若论在军事领域、文学领域、 思想领域的贡献,尤其是政治艺术之圆熟,则应首推曹操。
刘备初创时,只有关张二将,先后投靠他人,艰难挣扎而不知前路。所幸得了诸葛孔明,如鱼得水,言听计从,打出一片新天地。可以说,刘蜀集团的政治艺术,与刘备关涉不大。而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坐拥大江之险,先后有贤臣良将辅佐,竟与魏蜀两方鼎足而立,但若论其政治艺术,也是要大打折扣的。只有曹操,堪称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政治艺术之圆熟,即便对于今天的领导者,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一、“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
当然,刘备和孙权也都极其重视延揽人才。单说刘备之文武之道,谋略文才不如曹操,临阵决战不如孙权,他之所以能割据称雄,实赖于他善于知人、察人,用人,他与关张,结为兄弟;他对孔明,则三顾茅庐;他对赵云、黄忠、马超之辈,也大为欣赏和重用。有了众人的合力,才使他称雄一方。但是曹操,所不同的是其特异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什么是“才”?他令人瞩目地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的新见解。他认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才,即便不仁不孝,都可大胆任用。“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其意是,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品行高尚。陈平并不是行为厚道之人,却辅佐刘邦奠定了大汉基业;苏秦难道是一个守信之人吗?却救助了弱小的燕国,以至于挂五国帅印。有才能的人,即使有偏颇和短处,怎能废弃而不用呢?这与当今的人才观似乎大相径庭。这与汉武帝的“举孝廉”的推举政策也大有不同,因为只有“孝廉”之人才有资格被推举;这也与当今对官员的“德才兼备”的要求和对艺人的“德艺双馨”的要求,也大有不同,因为有的歌手触动了某条“红线”就会被“封杀”。然而,南唐词人冯延巳,人品极差,而词品极佳。似乎不能因其人而否其词吧?宋徽宗是个亡国之君,但是诗词书画俱佳,似乎也不能因其政治上的无能而否定其艺术作品的价值吧?秦桧是个民族败类,中国人对他不屑一顾,于是不读他的诗文,难道他的诗文写得不好吗?当然不是,他是状元及第。中国人因其人品而否定其文品,于是其诗文就难于流传。其实,人品和文品并不一定是一回事,因此,“文如其人”的观念只是个相对真理。曹操的“举贤不拘品行”的用人观念,似乎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曹操曾向汉献帝上表,提出用贤任能、富国强兵的政策,他还继承了韩非子“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用人思想。他认为,有无基层历练的经历,也是官员和将军选拔的必要条件。于是,“拨于禁、乐进于行列之间,取张辽于亡虏之内”。此外,曹操的许多属下都是来自他方或敌方的归顺者,诸如荀彧、郭嘉皆是。曹操对于这些人,都是以诚相待,酌情任用。其中,他收张辽、放关羽、哭典韦的惜才重义之举令人唏嘘。这种不论出身与品行,只重能力和才干的人才观,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封建门第观念和任人唯亲的陋俗,使得各路英才纷纷投于他的麾下,加上其他因素,曹魏一方总是兵多将广,谋士如云,这为曹操扫平北方以及他的继任者剿灭蜀吴、统一天下打下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当然,曹操的“举贤勿拘品行”的主张是有条件的,所谓品行“偏短”的人并不是品行不端的人。他对属下提出了“质忠性一,守执节操”的基本要求,认为在忠诚和节操的原则问题上是不能含糊的。这应是小节与大节的问题:小节不计,大节必究。

二、“褒亡为存”的激励措施
无论是治国治军,还是治理一个工厂或者一个农村,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激励,都是一种管理手段,一种领导艺术。其实,人的任何一种行为的出现,都有其一定原因的,都是出自某种心理需求。领导者了解并掌握了下属的心理需求,就可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给予其心理上的满足。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目标。曹操在其一生的政治实践中,出色地运用了激励措施,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也值得当今领导者学习和借鉴。
曹操的激励措施,是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其“褒亡为存”的激励措施。他说:“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褒奖死者是为了鼓励生者,厚賞先人是为了激励后人。曹操在《军谯令》中说:“日举义兵以来将士绝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建安七年,曹操于谯县驻军,发布此令:为阵亡将士立庙,抚恤其家属。不仅表达了他的悯念死者之情,而且对于激励生者,鼓舞士气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他又说:“势有不得已也。陷之甚过,则从计也,必殊死战,在亡地无败者。”这是另一种激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另一种说法。面临死地,将士必会拼死一搏,却往往反败为胜,这就是所谓“亡地无败者”。令人面临死地,也是一种激励。曹操强调采用不同方法激励将士,促使其建功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管理心理学中,激励是通过一定的刺激措施诱发属下的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一种的精神手段。激励理论被视为管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群体和个体的士气就是通过激励措施来实现的。在曹操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中,他总结出各种激励措施,并实施到他的政治活动中去,取得了上佳的效果。

三、“量敌选将”的征战艺术
“量敌选将”,就意味着实事求是,就意味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曹操在掌握各个将领的品质和能力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敌人的不同特点,选派不同的将领克敌制胜。他认为,一个称职的将领,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心理素质。他说:
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率督,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鼙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
就是说,一个称职的将军,必须武艺高强,谋划周密,品质忠诚,秉性专一,坚守节操和大义。要临阵督战,奋勇破敌,亲自擂鼓而不知疲倦。率部出征,则能安抚将士,执行命令则从不违犯,遇到敌人又能当机立断,而且从不疏忽大意。曹操认为,一员将领如果能够具备这些心理品质,就能在战斗中起到表率作用,激发军队的士气,取得战争的胜利。他说:“将贤则国安也。”有了良将,国家则会安定。
是否能量敌选将,基本上直接导致征战的胜败。即便是称为“智圣”的诸葛亮,有时竟也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他派马谡防守街亭,就是他长期军事生涯中的不应有的重大失误。结果直接导致了“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导致了一次不应有的失败。
曹操则长期坚守着“量敌选将”的原则,使不同的将领对付不同的敌人总能克敌制胜,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使曹操的事业不断走向辉煌。
除此之外,他还时刻注意矫正自己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免指挥的失误。他在《孙子注》中指出:
大将怒而不厌服,忿而赴敌,不量轻重,则必崩坏。
其意是,将领在情绪不好的状态下,带着心中的怨怒出战,又不估量自己的能力,必然导致征战的失败。
总之,量敌选将不仅是一种调兵遣将的策略,而且是一门克敌制胜的艺术。

四、“择善而从”的民主观念
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集中精力抓大事,应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应当抓大放小,而不是芝麻西瓜一起抓。相比之下,曹操就活得很潇洒。大战在即,他横槊赋诗;惨败之后,他开怀大笑;对酒当歌,他哀婉失意;胜利之后,他还不忘女色。他总是统筹全局,发号施令,把具体工作留给属下,自己却诗酒流连,享受生活。
而诸葛亮则活得很辛苦。他事必躬亲,连士兵被罚打20大板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自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对刘蜀集团的统一华夏的事业则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诸葛亮的事必躬亲,还在于他缺少“择善而从”的民主观念。他妙计迭出,奇谋无穷,几乎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而他也自视甚高,自号卧龙,自比管仲、乐毅,使他的对手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可是,他总是自以为是,往往并不听从他人意见。他的最重大的失误,则是他没有听从魏延的意见,在出兵祁山时,分兵循秦岭而东,从子午谷而北,直取长安。后来,司马懿也说:“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刘备虽然一向倚重诸葛亮,但他得知关羽被杀,便感情用事,不顾“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不听包括诸葛亮之内的群臣的苦苦劝阻,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大败而归,落得个“白帝托孤”。
而曹操,对待军国大事,总能汲取众长,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而且从谏如流。他自己虽然熟读兵书,计谋出众,但是并不固执己见,立做决断。曹操所取得的每一次重大成功,都是他虚心听取他人意见,集中集体智慧的结果。曹操总是让他麾下的文臣武将都有不俗的表现,做到人尽其才,而且让人才在施展才华的过程中得到锤炼,得到提高。曹操总是求教于他的谋士,遵照荀彧“深根固本以济天下”之策而称雄北方。荀彧也因这一策略的被采纳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时,投于曹操麾下的就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高才,曹操总能虚心求教,言听计从。曹操死后,魏国的人才仍是源源不绝,为其子曹丕称帝准备了智囊接替的工作。但他自然不知,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懿,后来竟成了曹魏政权的掘墓人。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涵盖了众多封建统治者的复杂性格。他是一个既“奸”且“雄”的人,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人,是一个既复杂又完整的人。他既有攻城略地、屠城戮民的残暴行径,又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既有挟皇自重,逼宫杀后的不臣行径,又有讨伐群雄,愿做忠臣的自我表白;既有残杀吕家的猜疑冲动,又有“焚书不问”的宽宏大度……这些对立的、冲突的因素,在曹操身上却显得那样和谐,这正是一种矛盾而统一的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曹操的形象才更为复杂而真实了。所谓“扬刘抑曹”,或者所谓“褒刘贬曹”,并不能简单地归之于作家的封建正统观念,这其中还包含着罗贯中的尊崇仁爱忠义,贬斥残暴奸诈的伦理道德思想,包含着他的渴望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包含着他的推崇智勇礼信的审美观念。曹操的恶行恶德与赫赫功业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罗贯中对这两方面都进行了细腻而深刻的描写。曹操应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总之,曹操之“奸”是不能掩盖其“雄”的。他毕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罗贯中在“扬刘抑曹”的同时,也引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曹操是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往往以大量篇幅描写曹操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艺术。总之,曹操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气度是值得肯定和总结的。他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略、“褒亡为存”的激励措施、“量敌选将”的用人艺术、“择善而从”的民主观念,是值得今天的官员总结和借鉴的。

刘福智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杂文联谊会会员、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杂文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郑州大学诗词学会副会长。长期担任诗歌写作、杂文写作、诗词写作、文学写作、诗词鉴赏、中国文化、大学语文等7门课程教学工作,尤其擅长诗歌、诗词、杂文、论文的写作和歌曲的撰词和谱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诗歌艺术论》、《杂文艺术论》、《科学美与艺术美》、《美学发展大趋势》、《文章写作学》等学术著作10部;出版《邓亚萍》、《中国的泼皮士》、《齐鲁诗选》、《齐鲁诗词》、《齐鲁文选》、《宅家避疫诗文选》等文学著作6部。在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杂文、随笔、歌曲、诗词、曲艺、学术论文、纪实文学、学术论文等众多领域著述颇丰,撰写、发表作品、著作总字数达1000余万字。在诗歌、散文、杂文、歌曲、诗词、剧本、纪实文学等文学艺术领域获奖数10项。长篇纪实文学《邓亚萍》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多部论著曾获中国文章学研究会研究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0余个奖项。

刘福智文集链接

【刘福智 文集 总58期】

“二七”纪念塔的“失守” | 刘福智

“七·一”三题 ——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 | 作者 刘福智

献给我的母校郑铁一中 ——写于郑州铁路一中建校90周年 | 作者 刘福智

郑州人 ——7.20.洪灾肆虐时  | 作者 刘福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