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 | 一脉相承的书法教育
金石书风 百年相承
李瑞清、胡小石先生、游寿先生、
栾继生教授师生四代人
一
李瑞清认为,“大凡篆书与地理有关系,即在成周,各国有各国之风气,故书法不同。余欲著一书,以各国分派见。书未成,今只得以器分派。”此乃近代书法家率先立言者。他认为:“从前殷代文字但于殷器中见一二象形字,不足成立。今殷墟龟版牛骨,其文字虽不全,可以灼然知其一代文字之派矣。”又说,“余则暂定龟版为殷派,周则暂以器分派也。”虽略表源流,揭示书法变更之原,筚路蓝缕,初具规模。可贵在于不是空泛的侈谈与主观臆断,是以实物进行论证。作为开宗立派的大师,这等同阐述了一系列研究的方法、模式,对其流派传人是有导向意义的。
李瑞清入室弟子皆学界名流,例如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等,虽不同科,但皆为两江师范学堂毕业生,先后又成了李氏入室弟子;李健原是侄儿,朝夕相处,所学更多。这几位皆久在高等学校任教,弟子、再传弟子不计其数。尤其是胡、李二人尚有专门书法论著。1934年,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生班请胡小石讲授书学史,离李瑞清故去已十馀年,可见“李派”声誉之高,在高等学府影响之大。仅胡小石本人的书法弟子就有几辈人。而胡氏本人在创作上既有师传又有发展,绝不是往昔师传徒的“依样画葫芦”的陈旧俗套。......毋庸赘言,“李派”的影响主要在教育界。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承传与发展,恰好是书法艺术从文人馀事发展到学科化、体系化的有力佐证。
——孙洵先生《民国书法史》
清道人致弟子胡小石先生信札
“小石贤弟”
胡小石先生跋清道人《临毛公鼎》
“弟子胡光炜 谨记”
胡小石先生1906年9月考取两江师范学堂预科,翌年2月插班入农学博物分类科。一次,学堂监督李瑞清(号梅庵,又号“清道人”)亲自出题测试,题目撷自《仪礼》。胡小石先生父亲胡季石出于清末著名学者刘熙载门下,家学甚厚,胡先生五岁即读《尔雅》,对张惠言《仪礼图》也研学多遍,因此胸有成竹,一挥而就。梅庵先生发现学农博的学生中居然有一弱冠少年能作有关《仪式》的文章,大喜过望,青睐有加,并亲自在课余授其传统国学。
梅庵先生精于碑学,是清末享有盛名的大书家,胡小石先生得其指点,始学北碑《郑文公碑》和《张黑女墓志》,从此笔力沉着,书艺大进。
1917年,胡小石经梅庵先生介绍,到上海任明智大学国文教员。翌年应邀到梅庵先生家当塾师,一方面教其弟侄经学、小学及诗文,一方面又师从梅庵先生及与梅庵过从甚密的晚清耆宿沈曾植、王国维、曾熙等。
1920年秋,梅庵先生病逝,胡小石先生与梅庵先生同乡挚友曾农髯共理丧事,遗体安葬于南京城郊牛首山,墓旁植梅300株,筑室数间,名“玉梅花庵”。
胡小石先生尝云:“此三年(1918-1920)中,受益最大,得与梅庵先生朝夕晤谈”。
二
1928年,游寿先生赴南京。随后,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当时金陵,鸿儒云集,胡小石、王伯沆、吴梅、黄侃,各有专学,俱擅诗文、工书法。游先生师从胡小石先生,继承了胡小石先生的学风,主攻先秦文献、小学、书法,奠定了学术根基与发展方向。.......胡先生遵循清道人书学主张,求篆于金,求隶于石,书风豪放、畅达,非同凡响。游先生心向往之,仿胡先生书,人竟以为胡先生真迹。胡先生热情鼓励游先生当自成一家。从此,游先生书法游刃于甲骨、金文、汉魏石刻,广涉钟繇、苏黄。从甲骨、金文中探究篆书笔意。游先生平生所作篆书,皆源于甲骨、金文。除少数单字作品外,不作小篆,以其过于整齐一律,缺乏生动自然之气也。
——栾继生教授《游寿先生传》
关于胡小石先生的回忆点滴
游寿先生
游寿先生《书学史》笔记
三
继生大学毕业,留校任游先生助手,并在历史系主讲历史文选和书法二门课程,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继生讲学杏坛的动力源泉,来自他的业师游寿先生。......笔者激赏继生师介眉先生之心,未师介眉先生之迹的严谨治学态度。其青年时临仿胡小石先生和游寿先生书体,均无刻意斧凿痕迹。这无疑是继生习书的高明处。一切诚念,终当相遇。继生有幸珍藏一些介眉先生的遗墨和印蜕,介眉先生在继生手拓印蜕上题写:“来哈三十年来,从学书者栾继生。”诸多题字,皆是对后生的期许。多年的师生感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浓缩成一片云霞、一条白练,日夜在其胸中激荡奔腾。“江水长流,师恩永志”(继生挽介眉先生),正是他对介眉先生无尽的缅怀与思念。继生不以所藏,害所将受。继生一直为倡导书学正脉,弘扬游门学风而不遗余力。
游寿先生
1906-1994
江水长流 师恩永志
——栾继生教授在200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举办的学习游寿先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所做的主题报告
1985年,游寿先生书赠栾继生教授
四
栾继生教授
如何学好书法,
栾教授常说的几句话
1.写字的姿势很重要,要正襟危坐。
2.别加劲儿,越使劲儿的字越没劲儿。
3.不要贪多。
4.要拎着笔写,笔立直才能保证中锋。
5.五字执笔法最自然舒适。
6.慢点写,字要沉,速度一慢自然就沉下来了。
7.要“写”不要“抹”,要体会真正的“书写”。
8.要自然态,不要有表现心。写字时要心无挂碍,动作要减少,心思要单纯。
9.格调要高。
10.写错了,可以重写一遍,不要修描。
11.写字一定要有“涩”劲儿,不要“滑”。
12.一定要多读书。
哈尔滨师范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
栾继生教授题《师道》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
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