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盛唐(九章)武惠妃并非惊吓而死,死因或许与争夺太子位有关
唐玄宗 李隆基 一生宠爱过不少女人,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杨贵妃。很少有人知道,在杨贵妃之前李隆基最宠爱的女人是 武惠妃 。史料文献记载,他对武惠妃的宠爱程度完全不在之后出现的杨贵妃之下,可谓是言听计从。因此武惠妃在后宫享受着超规格的待遇,名义上虽为妃嫔,却享受着皇后规制和待遇。李隆基甚至听信武惠妃的谗言,废除了结发妻子 王皇后 ,还处死了太子李瑛。然而武惠妃用尽手段却没有得到好的下场,既没有登上皇后之位,也没能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当上太子,落得个惊吓而死的结局。
关于武惠妃之死,史书上写得很神奇,就像是小说中的情节。按照史料记载,武惠妃是遇到鬼魂索命,惊吓而死的。而这索命的鬼魂便是被她构陷而死的废太子 李瑛 、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据说这三兄弟被武惠妃构陷而死后,武惠妃便整日做噩梦,梦见这三兄弟的鬼魂索命。她找了巫师做法,将这三兄弟改葬。可这么做不但没有效果,最后竟然将自己吓死,享年只有三十八岁。中国古代史中常常有这样奇葩的内容,很多人都认为是作者牵强附会所做,并没有太在意。但从武惠妃死后唐玄宗的反应看,却又让人觉得疑点丛丛。
武惠妃是女皇帝 武则天 的侄孙女,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儿。由于武攸止早逝,所以她很早就送入宫中养育。武惠妃长大后受到李隆基的宠爱,因为她是 武三思 的侄女,所以在开元初年朝廷反对武氏弊政的风气下只能被封为婕妤。他为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在宫中地位极高,后来被晋升为惠妃,享受皇后的待遇。武惠妃是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利用李隆基对他的宠爱大肆的诽谤王皇后和太子李瑛,目的就是夺取后宫的大权。她索要的不仅仅是皇后的地位,也想扶持儿子李瑁接替太子之位。为此她还暗中与 李林甫 来往,帮助其当上朝廷的宰相。
关于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之死,是武惠妃一手构陷的大冤案。当时武惠妃要扶持自己的儿子李瑁当太子,于是就向李隆基进谗言,诽谤李瑛兄弟结党营私,以达到废太子的目的。好在朝中以宰相 张九龄 为首的大臣出面阻止,武惠妃废太子的阴谋才没能实现。张九龄被罢相后,李林甫在武惠妃的帮助下当了宰相,两人配合起来构陷李瑛兄弟。武惠妃设计派人去召李瑛兄弟三人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而他们也答应了。然后她又向李隆基告状,生成太子谋反,穿铁甲进宫了。
李隆基派人追查此事,发现事情如武惠妃所说,便找李林甫商议。在李林甫的怂恿下,李隆基将李瑛兄弟三人贬为庶人,赐死了李瑛的大舅哥薛锈。事后不久,李瑛兄弟三人遇害身死,朝廷内外感到非常震惊。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瑛兄弟三人死了没多久,武惠妃就开始陷入了鬼魂索命的旋涡之中。很快她就在这个事情中一病不起,最后惊吓而死。虽然史书上写了鬼魂索命这个事情,但这种奇葩的记录,读史书的人一般不会当真。但正值壮年,而且平常一贯健康的武惠妃突然去世,的确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
关于武惠妃的死因,历代学者都有不同的猜测。从史料记载来看,她去世后李隆基的态度实在让人生疑。李隆基在武惠妃去世后表现得异常悲痛,并且追封她为贞顺皇后。按照李隆基一贯对武惠妃的宠爱,这算是比较正常的操作。但是在武惠妃葬礼的设置上,却没有按照皇后礼仪,仍旧以嫔妃的礼仪下葬。这就非常不合情理了,因为武惠妃活着时虽然不是皇后,但却是享受皇后礼仪待遇的。既然她已经被追封为皇后了,为何礼仪反而降低了呢?为此,李隆基的长子 李琮 专门请示用皇后礼仪,但李隆基却没有允许。
除此之外,李隆基在武惠妃去世后对寿王李瑁的宠爱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武惠妃在世时,李隆基爱屋及乌,对李瑁非常宠爱。在李瑛被废除之前,李隆基的儿子中,李瑁的地位仅次于李瑛和李琮,是太子地位有力的挑战者。而李琮又是庶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机会,所以李瑁子凭母贵,对李瑛的太子位有着很强的威胁。可武惠妃去世后,李瑁不但没有能顺利被立为太子,就连老婆都没能保住。他老婆杨氏被李隆基强行纳为嫔妃,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杨贵妃。从李隆基的这个操作看,他对武惠妃的宠爱显然虚情假意的。
有了上述的两个疑点,那就必要对武惠妃之死产生怀疑。毕竟鬼魂索命的说法太过离奇,李隆基对武惠妃态度的大转变,也许包含着不可明说的原因。从太子继承者的变迁来看,李隆基拒绝了李林甫推荐的李瑁,改立第三子李亨为皇太子,显然是已经抛弃了与武惠妃的山盟海誓。
从武惠妃去世前的手段来看,她对皇后和太子之位是野心勃勃的。其背后不仅有武氏外戚的势力支持,而且还能得到了宰相李林甫的投靠。即便武惠妃去世后,李林甫仍旧按照盟约推举李瑁为太子,这说明当时太子之争是非常激烈的。以武惠妃强势的性格,在这方面得罪李隆基也不是不可能。
西汉时候就有 栗姬 为了皇后和太子之位与汉景帝刘启争吵,最终不但即将到手的皇后之位丢了,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武惠妃的情况与栗姬非常相似,对皇后和太子之位也都是十拿九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她难免得意忘形,再加上武氏外戚的背后怂恿,一时出错得罪李隆基的可能性不小。而这种后宫之中的争吵向来对外是秘而不宣的,而且李隆基在废王皇后时便有过泄密的问题,所以这种事情肯定会被压下来。事后李隆基也有很多手段处理武惠妃,使其用合适的方式死去,这在古代历史中也是很常见的。
从当时朝廷围绕着李瑛去世后留下的太子位斗争的形势看,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从侧面来分析,李隆基的目的很可能是利用武惠妃身后的武氏外戚对付朝中张九龄等大臣,扩大皇权对朝政的掌控力度。但他可能并没有立武惠妃为皇后,然后立李瑁为太子的想法。否则在王皇后被废的十余年中,为何一直不立武惠妃为皇后?虽然史书上认为他是因为太子李瑛和朝中大臣的反对,可从他没有主动进行操作来看,显然是缺少意愿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李隆基对武惠妃多是利用的想法,而没有真正立后的意图。
站在武惠妃的角度,对于李隆基这种模棱两可的操作可能会有怨言,甚至依仗武氏外戚的势力施压,两人也会因此而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的爆发,加上驱逐张九龄等老臣的目的已经达到,李隆基很可能选择过河拆桥的抛弃武惠妃。毕竟当初王皇后也是帮他登上皇帝位的重要帮手之一,他说废后也就废后了,丝毫没有顾忌多年的夫妻感情和共患难的恩情。相对于王皇后,李隆基和武惠妃的感情更淡漠,两人几乎就是情爱和利用的关系。李隆基能抛弃王皇后,再抛弃武惠妃也是很有可能的。他还给武惠妃留着皇后名号,算是对武氏外戚的安抚了。
综上所述,武惠妃之死很可能是唐玄宗李隆基暗中安排赐死的,被鬼魂索命惊吓而死的说法只是搪塞外界的话术。李隆基和武惠妃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政治上出现矛盾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大。这种冲突让李隆基过河拆桥,然后杀人灭口的可能性也很大。毕竟李隆基的私德在历史上向来不好,废后、杀子、娶媳等事情都干得出来,弄死武惠妃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武惠妃没想到李隆基如此心狠手辣,也高估了自己身后武氏外戚的影响力,最终没得到好的下场。这也说明了伴君如伴虎的古训,是多么的正确,古人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