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王弼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
今译:与天地具备相同的品质,就能像天那样具备宽容、广泛接纳的品质。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局限,没法变成都一样的。只有轻视自身、没有私欲才能做到这样吧?回到自己自然形成的状态,然后才能具备天地所具备的品质。
原文: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王弼注:言谁能处盈而全虚,损有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有道者也。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今译:能够做到在圆满的状态还能顾及、填补空虚的事物,使多余的减损,不足的增加的;能够与光芒和谐,与尘土混同,影响广大而平均的,只有有道的人。所以圣人不显示自己的贤能,是为了让天下平均,而不是以自己的突出打破这种均衡。
备注:(苏辙《老子解》:“张弓上筋,弛弓上角,故以况天之抑高举下。天无私故均,人多私故不均。有道者,赡足万物而不辞。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非有道者无以堪此。为而恃,成而处,则贤见于世。贤见于世,则是以有余自奉也。”)
全文今译:
自然的规律不就如同拉弓射箭吗?要射高处,拉弓的手要压低,要射低处,拉弓的手要抬高。有余的就减少,不足的要加以补足。大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而去补充不足的。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常常是剥夺不足的而供奉有余的。
谁能够将有余的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够做到。所以有道的人有所作为而不以此自夸,有成就而不以功臣自居,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贤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