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0)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公元1799年2月7日,清高宗弘历(乾隆帝)在各地农民起义此消彼长的无奈中手指苍穹,无奈而终。自此大清王朝的颓势一发不可收拾,嘉庆、道光两位皇帝也是在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时空嗟叹。“苦命天子”咸丰帝,刚上位就遇上了太平天国这档子破事,还被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内忧外辱”终于让这位爱新觉罗的当家人英年早逝,含恨而终。
▲高宗纯皇帝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终于被曾、李的湘、淮军抹杀殆尽时,举朝欢腾,不管是满族亲贵还是汉族士大夫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喝酒吟诗、及时享乐,他们尽情幻想着自己的余生。
如果一幢楼上的玻璃有少许破损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那么将会有更多的玻璃被路过者砸碎,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无疑,满清王朝就是一幢破窗满布的危楼,列强砸之,农民起义亦砸之。
此时满清王朝的掌舵者已换成了咸丰帝的独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而真正掌握实权的则是发动“辛酉政变”后攫取了最高权利的那位躲在帘子后边的西太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
▲慈禧在“辛酉政变”后攫取了大权
在太平天国覆灭的捷报传来时,这位年轻寡居的慈禧太后以为自己的执政道路将会一马平川时,捻军铁骑扬起的滚滚烟尘又让她心惊肉跳。那位清廷引以为重最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都战死了。
▲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清廷最初派出的剿捻钦差是坐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位上的一等毅勇侯曾国藩。其实在天京被攻破后,曾国藩就在着手裁撤湘军的事宜。“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像曾国藩这种熟读史书的人他岂会不懂“兔死狗烹”的鲜血淋漓,功成身退,解散部卒,这正是曾老夫子的全身之道。二者,湘军此时的暮气已经相当重,曾国藩觉得湘军将骄兵惰,已不适合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战必胜攻必克。还有,那位坐在北京城的叶赫那拉氏也不愿看着他曾国藩,一个汉人独自坐大。
曾国藩此次出征除了湘军,还率领了部分淮军,可是,湘军已不成军,淮军又是李鸿章的私人部队,不听从他的指挥领导。也许曾国藩个人军事生涯也已被暮气笼罩,自剿匪以来,虽也曾日夜谋划,勤恳任事,但捻军的气焰依然嚣张,曾老夫子心力憔悴,又无可奈何。
清廷本就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如今看到曾国藩的部众除了浪费粮食和军饷,而无尺寸之功,直接将曾国藩调回两江总督的本位,让李鸿章这位新贵接替他钦差大臣的身份。他们才不顾及你曾国藩那张老脸该往哪搁,才不管你曾国藩为了满清王朝的江山也曾披荆斩棘。
▲朱元璋对待功臣只有一个杀字
其实在太平天国覆亡之后,李鸿章就已经进入了慈禧太后的视野。曾国藩老了,迟早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到那时,谁又有能力来接收这个烂摊子。湘军的实力已经达到顶点,看着兵多势众的曾国藩,慈禧太后总感觉自己的卧榻之侧响起湘军此起彼伏的鼾声。君不见,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称孤道寡后哪个未曾在深夜失眠。
关注我: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