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小心就会害死你的思维陷阱,希望你别掉

关于我的一切和有用的推文点图片都可以找到哦!

如果你要问我,一个人最应该成长的是什么,那么我会告诉你,一个人最需要的是思维的成长。

因为思维模式提升之后,你做别的事情都会事半功倍。可是很多人都会不小心掉进一些思维模式的陷阱中,自认为非常正确,但实际上,对个人却危害极大。

如果你期待自己得到成长,那么我建议你先成长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模式的坑,我希望你不要掉。

01

信息茧房思维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

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接受着海量资讯,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得到我们想要的知识。所以大家会很自然地有一个想法:我活得越来越开阔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现实是:我们很可能是越活越闭塞了。

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是智能筛选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你爱吃炸鸡,外卖平台天天给你推的就是炸鸡店;你喜欢情感小视频,看到的都会是那些家长里短的小视频……

你的个人信息偏好形成了一个信息茧房,这个信息茧房将你困在里面,让你完全接触不到真正新鲜的世界。你确实依旧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全都是同质化信息

试想一下,这样的你,真的能够获得更广阔的眼界吗?你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狭隘。

改变方向:从各类智能推送中抽离出来,去真正接触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说你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周要读一本不同领域的书籍,每周去看一个不同领域的讲座,或者每年去学习一个不同领域的技能

只当你为自己获得的信息沾沾自喜的时候,你需要保持警惕,这真的是具有新鲜感的信息吗?

如果不是,那说明你可能就处在一个信息茧房中,你需要跳出自己所在的领域,向舒适圈外的领域进行探索。

02

完美主义思维

完美主义思维的典型特点就是容错率低

举个例子,在你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之后,你付出了努力,然后你还没来得及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欢呼,你就开始纠结:为什么我竟然犯了这样一个错误?我怎么会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天哪,我竟然做错了!

顺着这个例子一想,你是不是开始焦虑了?

没错,完美主义思维很容易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焦虑和自卑。你没有信心把事情做好了。

完美主义者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甚至为了维护这份完美,他们形成了逃避心理,只要不去做,就不会犯错。

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有高要求是好事儿,但当这种高要求成为了对自己的压力和束缚,成为了自己的反向力量,那就需要警惕了。

改变方向:调高容错率,你需要认识到,错误与失败的出现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计划进行中,出现一点跟计划跟预期不符合的情况真的太正常了。甚至于说,你可以在做计划的时候,就稍微把计划放宽一点,不一定非要要求自己做到“完美”,有小瑕疵地实现目标,那也是实现。

你需要把自己的目光放在前进的路上,而不是那些错误的小插曲上。你应该为成功庆祝,而不是为失败沮丧。

你需要明白,跟错误纠缠,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失败如果让你感到了恐惧,那它就真的赢了。

别害怕失败本身,而是要从失败中学习。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能从中吸取到教训,那这就是值得的犯错。

03

非黑即白思维

非黑即白思维典型特点就是认为事物只有ab两面,不是a,那就是b。带着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走极端,也很容易被洗脑。

举个例子,“他不是一个坏人。”看到这句话,有人就想将“他”跟好人套在一起了。可实际上,说他不是坏人,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好人。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很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ab选择题或对错的判断题,而是一种复杂的论述题。如果你一定要用选择题或判断题的思维去做题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方向离题,想法偏激的情况。

有人曾这样说过:非黑即白思维,其实是一种思维惰性,不想去深入思考一件事儿,就想要下定论。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这种思维惰性,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或者说,自己原本信什么,就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与我的认知产生冲突的,那就一定是错的!

实际上,自己根本没有重新去思考过这件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样。如果进行过思考,可能得出的就是不一样的结论了。

改变方向: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很多事情不止具有两面性,用多元的目光看待问题。

永远都不要太快下结论!对自己的认知抱有警惕,对别人输入的内容也一样抱有警惕。不用全盘接纳,也不用全盘否决,根据事实情况具体分析,而不是总靠“经验”解决问题。

看起来非常相似的两件事,如果你自己去观察分析,就会发现,两者很可能在很多细节上有所差别。

而这些差别,很可能就足以影响你下不同的结论了——但如果你不去思考具体情况的话,就很可能忽略这些细节。

04

以己度人思维

以己度人,听起来像是一种换位思考,实际上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

各种“为你好”就是典型案例。

“我是你朋友,肯定是为你着想的,你怎么能不接受呢?”

“我是你妈,肯定不会害你的,你怎么不能理解呢?”

“……”

看起来确实是在为别人着想,但实际上,这很可能会让我们陷入想当然、自以为是的误区,我们以为是帮助,实际上是伤害。

这体现的不是一种温柔体贴,而是一种习惯性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的姿势。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儿,敲响了我的净重。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个人跳楼了,我就下意识地说:“唉,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总会有希望的。”

然后我朋友就说:“你别这么说,也许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希望了呢?让他走上这一步的,一定是非常非常难受的事情吧。”

听到朋友的话之后,我突然反应过来:我会这么说,还不是因为我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都不清楚就妄下定论,显得特别草率和无知。

在这之后,我就特别警惕自己在不知道别人的处境的情况下随便“提建议”。甚至于说,哪怕知道了,也谨慎发言。

因为,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到的事情,跟以当事人的视角经历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怎么样,不代表别人就一定觉得怎么样。

改变方向: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每当你想要去指手画脚的时候,你就先提醒一下这自己这句话。

你需要认识到,你跟其他人是平等的个体,你没必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指点他,那是他的人生,他也有自己的规划,他知道该怎么走。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你需要接受这种不一样的存在。

当然,你也依然可以给别人提供一些建议,尤其是对方向你求助的时候,但是当对方不愿意采纳你的观点的时候,你也应该放平心态。那是他自己的人生,建议点到为止就好了。

如果你的“为他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强迫症,那就不是“为他好”。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真的太重要了,它会指导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人生方向。

具体地说就是,当你的思维模式成长了,你这个人也会很快进入到个人发展的高速轨道。

所以,我希望你可以远离那些看起来很正确、其实很有问题的思维陷阱,好好发展自己的思维模式。

一个人的思维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可提高的。如果你看了本篇推文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思维模式的问题,但没有改变方向的话,建议你继续看看这几本书: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作者:Stella Cottrell

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经典基础入门之作,这本书也是很多英国大学培养思维模式的基础教程,内容和步骤都非常详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议新手学习。

《深度转变》

作者:Robert Kegan & Lisa Laskow Lahey

想改变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怎么办?在这本实用性极强的书中,作者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深入的自我探索的旅程,通过分析语言方式让我们找到隐藏在固有思维中的那股阻碍改变发生的力量,并最终战胜这股力量。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作者:朱利安·巴吉尼,杰里米·斯唐鲁姆

这本书包含12个哲学逻辑小游戏,可以帮你检测你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帮助你确认自己的认知偏差,然后建立自我认知。这也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哲学科普读物之一。

朋友们记得经常来看看我呀,

可以把我设为「星标」☆~

步骤如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