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战第1279天
看到数学老师在群里发的一个消息,要求周末提到的有可能拿到优秀成绩的同学做好错题整理,错题一般包括原题,错解,错解原因,正解,反思,举一反三.....。我看到这个东西有点傻眼了,这下周都要考试了,本周还要做错题整理?是不是有点晚了点儿 ?说实话,以前我也想做这个事儿, 只不过没有老师命令,我一个人很难把这个事儿落实下去.毫无疑问,做错题整理是绝对有好处的,不管是平时练习还是考试错了的题,不管什么原因,一定是知识上有欠缺的地方, 不能简单的归类到的粗心这样的借口。不过很时候,粗心这个借口确实能掩盖很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以后依旧还会犯错误,因为在做题的时候,错误的知识会占优势性兴奋,即便老师讲过了,孩子没有经过练习巩固的,让正确的知识和做法在大脑中占优势性兴奋的话,以后还会错。
模仿或者虚心学习实践其他优秀人物的品质,使自身体会到优秀者高度的话,这种正确情况下的崇拜,是一个人向着优秀目标起飞的动力系统。崇拜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性格,即在面对优秀人物或者榜样的时候,能产生积极高涨情绪的态度体验和自动的迅速采取模仿或者其他高效学习方式的努力行为的个性特点
让我比较感到惊讶的是,崇拜模仿性格行为的心理机制竟然是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及其相应的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运行过程。我们带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做了什么正确的行为,说了什么正确的话,我们会称赞,表扬他,这个时候孩子会感受到由此产生的某种心理的激动带来的快乐,也就是积极的情绪。外国人在夸奖,赞美的别人的时候,语言或者动作都比较夸张,这其实是一种能够看到并且表达内心赞美的高智慧的美德,这种美德的最宝贵功能,就是容易影响低年龄孩子去模仿优秀的人或者事而形成崇拜他们的内心行为。而一旦这种崇拜的内心行为出现了模仿的动机,快乐情绪的冲动也就自动形成了。
在实际的生活中,崇拜性格总是会和模仿性格一起形成,在这性格当中刺激S就是:当面前,身边,课本中,课堂上,家庭中,及体内以及各种场合有值得赞美的人或者事情出现的情境, 情绪E 就是为值得赞美的人所产生的积极的较强的情绪体验。反应S 主要是对该人该事进行赞美和行为模仿(比如说乐于学习,参与)的语言和行为,这样的一套行为模式是潜意识的自动运行的,要么你没有意识到,要么你即便意识到了也控制不了,它是一种,一到某种特定场合就自动实现的积极态度体验和积极兴奋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这种情绪,态度,驱动下的行为活动,这种行为经过无数次重复练习和重复以后,就成为一种对优秀者崇拜的积极性格。
在陈同学这个案例中, 陈同学从小受到的是快乐教育,欣赏教育,她没有机会去养成崇拜别人的性格,反而是养成了总是预期别人崇拜自己的个性,一发现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开始反向检索知识,批判对方的所谓批判思维。
受到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很多孩子大脑中已经没有了崇拜性格倾向了,诸如“你才是最棒的“这类世界观,人生观,智力观,早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他们的性格,不虚心,自负,对现实中的老师和其他优秀人物从不崇拜(对什么影视明星歌星除外)。要让孩子崇拜,首先要有崇拜之激情,才能激活崇拜之思维,有了崇拜之思维活动才会导致崇拜英雄优秀者的行为,而那些没有崇拜性格的矮子,当听说某个人很了不起或者很优秀的,他的情绪㐊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否定的,批判的,这就很难以产生崇拜的激情,很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后边的崇拜思维和崇拜行为
强烈的激情产生于强烈的需要,对食物的激情产生于对食物的强烈饥饿感,对受崇拜者的激情产生于对当被崇拜者的向往,太多的廉价的过度表扬也会使某些青少年不再渴望成为能够被表扬的真正优秀孩子,许多青少年缺乏或者没有成为优秀人物被欣赏的梦想。因为他们早已经在做对一些小事的时候,被表现的像英雄一样,因此许多好字对表扬也已经满足了。
都说,理想和现实往往不太一样,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