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中砧板陀螺》
峒中砧板陀螺,据记载,起源于我国宋代,明朝在宫廷流行,主要流传于那良、峒中及中越边境一带村屯,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峒中砧板陀螺,一般采用坚度高、韧性好的优质红木制成,上平下尖,因形状、大小与砧板相似,故称砧板陀螺。其规格为30公分至40公分左右,陀螺周围中间有线槽,用来扎绳打陀螺之用。每年春节,村屯都要组织村与村、或屯与屯、或中越砧板陀螺赛;赛程一般在初一至初四,甚至到初七。汉族人(白话)把打砧板陀螺叫“打棋乐”,壮族人叫“独生”。其陀螺赛玩法是:双反各派出一名选手,齐拉陀螺着地,看谁的旋转时间长为胜方,也叫“钉方”,而输方也叫“落方”。“落方”将陀螺落地拉旋,由“钉方”任意钉打、劈、砍,而这些过程只能是通过陀螺本身 去完成,且只能为一次过。经过激战,如果“落方”留在地上的陀螺比“钉方”留在地 上的陀螺旋转的时间长,则反败为胜。其比赛的技巧是:“落方”看谁拉得够旋而不让“钉方”弄到,并要反超“钉方”,“钉方”则看谁能把“落方”陀螺打得远,钉得飞,劈得准,砍得死而不让“落方”有翻身之时。比赛时间由双方预定,可长可短。时间一到,看谁做“钉子”的次数多为最后胜出。若做“钉子”的次数双方相等,则通过 双方各派一名选手,齐拉旋转陀螺着地(同开赛时一样),以一陀定音,谁旋的时间 长,谁就是最后获胜者。
峒中陀螺赛既是中越边境传统的竞技项目,又是集传承乡土民俗传统文化和强身健 体为一体的娱乐活动;既促进边境社会的和谐稳定及民族的团结,又增强中越两国边民的和睦友谊。防城峒中砧板陀螺项目于2017年列入防城区(县)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经逐级申报,2018年列入防城港市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年又获选列入自治区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我看我感:
峒中砧板陀螺,据记载,起源于我国宋代,明朝在宫廷流行。
据此猜测,明朝“木工皇帝”朱由校应该玩过这个峒中砧板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