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关系中常常受伤的人,大多不清楚偏见的根源

主播:大宝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4月19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决策与判断》。
这本书是由美国卫斯理大学心理学教授斯科特·普劳斯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偏见都是从哪里来的?”

情境的力量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情景的产物。
每一次更换情景,都可能造成认知失调。
这两句话可能有点抽象。简单讲,你觉得什么好,什么不好,不是那个东西真的好或者不好,而是你自身所处的情景在左右着你的看法。
比如,每天在学校学习的孩子,虽然喜欢打游戏,但是他们不会觉得打游戏跟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因为,家长和老师给他们描绘的情景,都跟学习有关。他们每天听到的声音是:“不好好学习,以后你没法找工作。”“考不上大学,你的出路就会非常窄”等等。
相反,在电子竞技行业训练的孩子,则会觉得打游戏是件好事。因为,教练和前辈让他们看到了,只要成为数一数二的电子竞技高手,就能获得很多机会,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一句话、一件东西、一种美食,能给一个人产生的刺激,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所处的情境。
或者说,我们对外界的评价,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去理解新信息的。

对比实验

一起看一个简单实验。
你眼前放着三大碗水:第一个碗中是热水,第二个碗中是温水,第三个碗中则是冰水。
你把左手的一根手指,放进冰水碗中;把右手的一根手指,放进热水碗中,各浸泡30秒。
然后,你把自己的两只手指同时从两个碗中拿出来,放进温水碗中。
你会发现,手指给你传来了完全相反的感觉。
左手觉得热,右手却觉得冷。
这个现象的原理很简单,无非是两只手指之前所处的温度不一样。
但是,它背后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思考。
同样一块蛋糕,你饥饿或者开心时吃,就觉得它非常美味。但是,如果你刚吃了饭,或者伤心时吃,可能就觉得它味道一般。
同样一块蛋糕,你跟不同的人吃,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还是那块蛋糕,你钱少时买和钱多时买,吃起来还是会有口味上的差异。
研究者把类似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效应”。
比如,刚搬过重物的你,再搬一件稍轻的物品,你会觉得那个东西比平时轻。等你回到原来的生活后,再去搬那个稍轻的物品时,还是会觉得它不轻。
这就是典型的“对比效应”。
也就是说,我们的感受是变化的。我们对外界的评价并不稳定。

情景依赖』

心理学家菲利普·布里克曼曾对中彩票的幸运儿做过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跟处于相同地理位置的非中奖者相比,中奖者在很多日常生活行为中感受到的乐趣更少了。
他们也觉得自己越来越难感受到快乐了。
问题出在哪了呢?
根源还是“对比效应”。
布里克曼发现,带来这种差别的部分原因是中彩票的兴奋,冲淡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另一方面是,金钱的富足,让他们不再觉得钱有多重要,花起来也毫无感觉,毫不节制。
之后,布里克曼的研究成果被成功应用到了生活中。
比如,聪明的人,想了解一个人时,不再从别人口中打听,而是看他所处的情景,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聪明的销售,不再一味劝说客户,而是给他一个更差或者更好的对比产品;聪明的设计,不再猜测甲方描述的“五彩斑斓的黑”和“放大的同时缩小一点”,而是拿出市面上的解决方案,让他参照,让他对比。
当一条路行不通的时候,换条路看看,也许好结果自然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