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否只通过“内需经济”发展成发达国家

经济,人人身在其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如果有两个兄弟组成一个孤立的经济体系,哥哥生产袜子,弟弟生产鞋子,哥哥把袜子卖给弟弟,弟弟把鞋子卖给哥哥。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经济循环。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经济循环就是这样的自给自足的闭循环。

一直到明朝以前,中国经济都是世界领先。其巅峰时期在宋朝,水浒传里面讲的很清楚,武大郎卖烧饼住排屋养老婆,这就是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唯一的问题是中国国内的内循环缺乏创新动力,因而经济增长极其的缓慢,最终被西方工业革命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这表面上看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动力学的问题。

》经济系统就是热力学系统,开放与封闭决定系统的走向。

开放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通过反馈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保证了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转型与完善的演化趋势。

系统受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各种参数或外部环境的约束。

地球生态圈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口来自于太阳能量的输入。

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中的动力过程必然产生熵。然而,在开放系统中,能量/物质不断地与环境交换,熵很难积累。

孤立和封闭的体系,熵会不断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趋于僵化,进入所谓的热寂状态。

》一个闭循环的经济体系要获得活力,必须有一个缺口,成为开循环。

以往,中国经济的循环开口在外贸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通过参与全球的经济循环,获得了巨大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了极度的繁荣。

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本质上仍然是扁平化的规模优势。

也就是哥哥生产袜子弟弟生产鞋子的模型,在双方的需求达到饱和以后,找到了另外的客户,简单复制以前的生产模式,扩大规模。

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因为产品是现成的,市场也是现成的,设备与管理经验,可以从外面引进。

这种外向型经济有前提条件:国外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国内。

但是,就全球范围内来讲,整个地球是一个二维的封闭表面,整个地球大的经济循环仍然是封闭的。

带动整个地球的全产业链的经济增长,是西方世界的不断科技创新。

中国产品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优势,带来成本优势的除了规模化以外还有极小的研发成本。

美国不仅要把中国所有的外贸物质交流渠道全部砍断,而且通过封闭教育体系,把先进技术流入国内的渠道全部隔绝。

美国正在用热动力学的理论彻底封闭中国的经济体系。

所以中央提出来,要走内循环增长的经济发展道路。

》做到经济的内循环很容易,持续稳定增长的内循环很不容易。

封闭的体系要增长,必须要有外部的信息输入,在外通道被封闭的时候,这个信息必须由系统内部产生。

如果哥哥把生产袜子的业务也交给弟弟做,自己准备制造宇宙飞船飞往火星,于是弟弟就要为哥哥生产宇航服。这样哥哥的产业升级了,也带动了弟弟的产业升级,并且达到了持续增长的效果。

内循环要持续增长的前提,必须要有持续创新。

英国工业革命的引爆点就是纺织机械的创新。英国兰开郡的一个纺织工人夜里上厕所,踢翻了自己家里的纺车。他发现翻倒的纺车仍然可以运行,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立式纺锤的纺车~珍妮机,一个纺轮一次可以带动多个纺锤(老式的卧式纺车是1个纺轮1个纺锤),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的前提,要有存在技术创新的环境。

如果说珍妮机是偶然发明的,那么现在这种情况不会再存在了,不会出现一个在偶然的过程中发明的革新技术。

进入1900年以后,所有的技术创新都以科学理论为先导条件。

特斯拉发明交流电,就是因为他比爱迪生有更深厚的科学知识背景。

除此以外,还需要有眼光远见的有钱人、投资人,不能把美食与旅行当成理想。

通用电气就是银行家J.B.摩根收购了爱迪生的公司以及特斯拉的公司以后整合而成的。

美国是一个只有3亿人口的国家,但是其消费能力却超过了中国14亿人口。首先是因为美国的农副产品价格低,果腹很容易,其次是资本制度公开透明,融资渠道容易,居民敢于消费和投资,手里不存钱。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彻底,保障了创新者的热情和投资回报。

除此以外,美国的法律体系是海洋法系,海洋法系对于创新者更加友好。

从世界智商的分布图来说,东亚人群是智商最高的一群。日本有27位诺贝尔获奖者,理论上中国具有诞生10倍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的潜力。

2019年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美国队、加拿大队中70%的选手是华裔。

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具备了通过发展内循环经济成为发达国家的硬件条件。

但是,理论优势要转化为实际优势,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