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写一本书,书名就叫“何苦来”
本人拙作《曾经当过兵》去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送达文稿时,有32万字,到成书时,不到20万字。其中除编辑修改原稿外,删除不少文章,看样子,是因为某些题材敏感所致,也因为书名《曾经当过兵》,很荣幸地被送交国家出版总署等出版部门先后审查三次。而且校对文稿时,把其中第几段,第几句,某个文革时期的提法例如“三支两军”也一一删除。
我原以为,我这书是不耐看的,不过是从军的日记,生活杂谈,不便于用散文杂谈形式写出来的东西瞎编成小说,把它印成铅字,不可能有影响,只是自娱自乐,也用以告诉我的后辈,他们的老人家曾经也写过书,虽然水平不高,文字拉杂,经历平淡,但还是留下了一点东西。所以,书名似乎给编辑找到了些麻烦,心里有不少愧疚。 我非常感谢帮助我出书的编辑,十分耐心一再修改,也非常敬佩出版社审稿时的字斟句酌,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也意识到,平时写的东西,那叫生活小事,只自我陶醉,一旦形成书籍,将会进入社会人群,文责自负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从那以后,不乱写东西了,也从那以后,像编辑们,出版部门的人那样,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文字面世。
本书出版,自然是得到战友们的支持的。因为平时爱写东西,也爱发牢骚,有人烦我,有的人说我写的不错,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在网上混了些日子,也有些名气,许多分别多年的战友,几十年未曾谋面,因为在网上看到我的名字,后来联系上,非常关注我的话题,非常热心让我把这些文字印成书。我清楚,我的战友们,有多少事业兴旺,人生春风得意,正如有人看过我的书,称为落泊之作,我清楚是说我有些丢人现眼的。可是,战友们再三催促,包括后来军衔至中将的老首长们也热情支持,并提笔为我作序,这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最后这本小册子终于面世。
一个人的人生,就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想做的事情,未必能够完成,虽然拙作浅陋,但也还是要花些精力把它码成能够读得下去的文字的。此书出版后,发行量不大,更多的是赠送给曾经一起当过兵,一起打过仗,一起出身入死的亲爱的战友们。因为,我的所有的成就感,就产生在军营,一声战友,终生深情,只有一起当过兵,一个锅里舀过勺子,一个战壕里战斗的战友才有此感受。按说,有了这本书面世,也算对从军和对战友们的回报,该是死心了。但是我这人就是个好折腾自己的人,觉得余生尚可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于是,就不知道为什么,下乡种起田来。
本人出身农家子弟,自然对农村、农业、农民情有独钟,且觉得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给了我的生命,给了我的喜怒哀乐,我应该回报才是。这也正是几十年来浪迹天涯,日里夜里,睡里梦里感受到我这生命就是故乡的空气,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禾一苗孕育而成的,每每踏上这片故土,总是那样的亲切,虽然是山沟,人们很贫穷,但儿不嫌家贫,没有不回报的理由,退休之际,毅然决然回到这片土地上,经营起农业。这时候,我才发现,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未必了解农村,认识农民,更觉得,如今的农村,已经不是我小时候的农村,也非当年父老乡亲们的那样善良,遇到的问题,绝对不是一般从报纸,网络媒体上说的那些情况,正如毛主席所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尝,这样的生活体会,丰富了我的思想宝库,于是又闲不住了,又打算写东西。
我下乡种田,听到最多的话是三个字:何苦来。把这三个“何苦来”不断的演变,不同的人口中,有不同的表达,比如找罪受,有福不知道享,图什么呀,不会享清福,要舒坦不晓得舒坦,如此等等。这话语并非刻薄,里面少不了是一种关爱与同情。毕竟,农民苦,农民穷,农活重。毕竟农村不如城市交通方便,医疗卫生商业及公共设施齐全。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只能一笑了之。当然不会是无奈,更不会装可怜,因为我不需要别人同情。其实大家说的就是我每月退休金完全可以维持生活所需,还可以出行,没事的时候,在家休息,也即终老到死,何必回农村受这份罪。
对于“何苦来”这三个字,真的印象太深了,有时候竟然也真的读不懂这何苦来到底是什么滋味的。比如,现在分田单干,大家对公益事业虽关心,但有几人出于公心像过去生产小队、生产大队的负责人那样把自己的大队,生产队看作自己的家?人们眼前最直接利益,就是那块土地,那片山林,那口池塘。因为资源少,一口塘是几家共用,养鱼可以捞起来分,用水可是先下手为强,为了自己的利益,谁怕谁?哪有当年生产队长那样统筹兼顾合理调整的环境?再比如,修条能够通车的户户通道路,有谁能组织力量大家动手,有的在外面打工,有的在家里劳动,怎么才能合理调动大家行动起来?谁肯出头?再比如,即使有人能够跑到项目,但现在因为腐败现象,弄的不好还有人以为你图什么利益,往自己腰包里捞一把。如果不辞劳苦去运作,很可能有人误解你,让你气个半死,真是何苦来呢!
再比如,现在的农村,种田的都是六十岁左右的老男人,老女人,年轻人七零后不种田,八零后不会种田,九零后不懂种田,如果弄点土地要春耕,要育苗,要灌水,要插秧,要田间管理,要收割,要晒场,要加工成稻米,你能样样请人?所以,很多的时候,你得挥汗如雨,顶着烈日去干非常具体的事情,你得脱掉几层皮,相比别人冬天在空调房间,夏天在绿荫树下下棋打牌,殆儿弄孙,真是何苦来!
又如,中国的城市人与农村人区别最大的就是文化知识和教养修养。城市人,有意见放在心里,常常不表露出来,可是农村就不一样了,非常计较某句话,某个脸色,小则耿耿于怀,大则张嘴就骂,一不小心,有人拉下脸,就得狼狈逃窜了,接下来,一家大小对你就脸朝一边,那模样,似乎你欠他多少年陈年老帐似的。这还算客气一点,还有泼皮一点的,造你的谣,说你的坏话,或者哪件事觉得不够他意思,撒起泼来,你只得不跟他一般见识,赔笑脸就是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何苦来又是什么?何苦来啊何苦来,这话听了一万遍,也在我心中重复了一万遍。
尽管是这样,我觉得完美人生,是要体味接触过的任何事情的。相比一些人受到残酷打击,无情报复,这又算得了什么?作为农家子弟,种田不会,并不了解今天真实的农村,现在补上这一课,能算什么?只要能够吃到打小感觉的粮食,蔬菜,找到儿时的快乐,又有什么苦,咋又划不来?当桃花红,杏花白,梨花似雪,兰花温馨扑鼻,当眼前的蔬菜长势喜人,当鱼塘的鱼儿欢快跳跃,当金黄的稻子飘着迷人的香气,当东蓠野菊开时,那可是城里人跑到乡下才能找到感觉的,还说什么何苦来?
我本农民,时运成为军人,从这个山沟里实现了从农民到军官的跳跃,现在衣食无忧,我心足矣,而更多的与我一般年纪,早已老态龙钟,有的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贱,朝不虑夕,还有什么放不开,还有什么何苦来?我感谢生命里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战友,感谢一直以来惦记着我,关心着我,在血与火,生与死的炮火中建立的生死友谊,使我终身受益,终生不弃不离,今天,为了吃得安全,为了能活得知道我是我自己,还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没有何苦来,只有从头来。所以还得写写,我这是何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