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逸先生谈《临安知府王佐与千年锡业》

​文/朱思宇

锡,一种金属,铂金银锡铜铁,虽自然排序不在五金之首,但因其与多种金属能形成合金,产生另一种金属,乃金属之母,并且单个锡锭大而重,故又称大锡。在云南唐代产有蕃锡,宋代产有花锡,元明对唐宋工艺有传承,清民代产有大锡,现当代产有斑锡。马来西亚有皇氏雪兰莪及大马锡,云南有斑锡、衡阳有衡州锡,广西有华锡、浙江永康有应氏锡雕、济宁有方圆锡器,潮汕有颜记打锡,江西有赣锡,广州有朱义盛,深圳有千顺锡业,珠海有方氏锡艺、河南道口有同太点锡、聚盛锡店、兴盛锡店、同兴锡店,个旧有锡缘锡、斑锡龙与善锡堂,吴江有黎里锡器,北京有中国锡器研究会,苏州有中国锡器博物馆等等。

锡之文化
      《说文》:“锡,银铅之间也。从金,易声。最早见于春秋文字 。本义为金属元素,银白色,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引申义有赐予恩宠或财物、赐予、贡给等,故有永锡难老,龙章宠锡,锡安圣堂之意。《周礼·考工记·辀人》:“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锡乃金属之母,与不同金属按照一定比较配炼,将诞生不同的金属,因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故又称大锡。

锡矿分布

我国锡矿资源十分丰富,锡矿的探明储量为2600万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是世界上锡矿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锡,这种古老的金属,伴随青铜之前就产生了,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用途将越来越广泛,前景也更加广阔。锡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金属之一,随着锡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展,锡的开采、选矿、冶炼和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锡产业。今天,古老的锡仍然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关键稀有金属,号称“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电器、化工、冶金、建材、机械、食品包装等行业。世界锡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俄罗斯、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截至2011年,我国锡矿查明资源储量约150万吨,占全球的28.85%。我国锡矿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湖南、内蒙古、广东和江西,这六省区锡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98%。我国的锡矿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广西东北部和西北部。其次是广东、湖南和江西等省。尤其是位于云南哀牢山区的个旧市,是世界已知最大的锡矿藏之一,锡产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锡产量的70%,素有“锡矿之都”称谓。

锡与健康

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发现锡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人们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和维护人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各种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都是多方面的,锡也不例外。其主要的生理功能表现在抗肿瘤方面。因为锡在人体的胸腺中能够产生抗肿瘤的锡化合物,抑制癌细胞的生成。有专家发现乳腺癌、肺肿瘤、结肠癌等疾病患者的肿瘤组织中锡含量比较少,低于其它正常的组织。此外,锡还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并且组成多种酶以及参与黄素酶的生物反应,能够增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等。

人体内缺乏锡的症状很少,据目前所知,人体内缺乏锡会导致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异常,阻碍生长发育,尤其是儿童,严重者会患上侏儒症。但是人们食入或者吸入过多的锡,就有可能出现头晕、腹泻、恶心、胸闷、呼吸急促、口干等不良症状,并且导致血清中钙含量降低,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肠胃炎。而工业中的锡中毒,则会导致神经系统、肝脏功能、皮肤粘膜等受到损害。食物中锡含量比较丰富的有鸡胸肉、牛肉、羊排、黑麦、龙虾、玉米、黑豌豆、蘑菇、甜菜、甘蓝、咖啡、糖蜜、花生、牛奶、香蕉、大蒜等。另外,罐头食品沙汀鱼、菠菜、芦笋、桃子、胡萝卜等也含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锡,但多吃罐头食品对身体没有好处,故应慎食。

锡矿之都

世界锡都在马来西亚,中国锡矿之都在云南个旧。《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贲古,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铅,南乌山出锡。”据《读史方舆纪要》临安府贲古条云:在府东南。又章鸿钊的《古矿录》记:贲古,在建水州即临安府东南方。由此考证,西汉的贲古,即现今的蒙自、个旧一带。明正德5年(1510)周季凤所纂《云南志》卷四,临安府土产记:锡,蒙自个旧村出。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五金》:“凡锡,中国偏出西南郡邑,东北寡生。古书名'锡’为'贺’者,以临贺郡产锡最盛而得名也。”这里的临贺郡并不是真正历史上的广西临贺郡,而是特指云南临安府因产锡盛名的专称。

由今个旧贾沙乡陡岩村公所阿邦村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青铜尊和斧,以及倘甸乡石榴坝村龙人古墓群发掘的戈、斧、凿、刀等青铜器物,得知春秋战国个旧就有青铜铸造了。再是大屯镇西南莲花山松树脚矿区,硐口为不规则的长方形,无石坊和标记,硐高0.3米,宽1米,最高处人可直立行走,全长3公里有余,为脉锡矿古代采矿遗址。其次观察卡房镇路赶藤办事处陡半坡村冲子坡古冶炼遗址,面积有2平方公里多,较集中的地段有1000多平方米,冶炼炉、烧灰窑、柱洞等规划分布均较固定,从此可知当时已有大规模分工协和作业,经相关部门考证鉴定为东汉冶炼遗址。最后在卡房镇黑蚂井村老洞坡古墓遗址,经发掘出土的文物有东汉铜俑灯、五铢钱、奁、盒及陶、玉、铁器等80余件,是研究汉代中原文化对边陲的影响和当时矿工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珍贵实物史证。

由上得知,个旧锡矿开采、冶炼及铸造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因锡而生德,由德而聚人,也充分印证了先有“贲古锡,后有个旧城”的锡矿之都历史文化底蕴。

千年锡业

明朝临安知府王佐所著《新增格古要论》珍宝论:“锡,蕃锡出云南,最软,宜镶盌盞,花锡亦出云南,大花者高,小花次之,衡州锡亦好。"此段说明在唐朝云南就产有蕃锡,而且质地非常柔软,适合镶嵌盌盞;在宋代云南也产有花锡,大花纹的价格昂贵,小花纹的价低一些,衡州产的锡也非常不错。

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赵恒,十分赞叹蕃锡,并作诗云:“至哉柔祗,滋生蕃锡。"宋朝大诗人姚涣也作诗赞美蕃锡,“圣神倚注期蕃锡,宥密崇高待九迁。”还有宋诗人周必大的《次韵谢丰叔贾运使》也提到蕃锡,“昼接行蕃锡,权奇下八方。”宋诗人许应龙的《拜赐宫花纪恩诗》也十分感慨花锡并作诗:“觞称凤阙懽声沸,花锡鸾枝内样新。"从这些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在文化盛世的唐朝与艺术殿堂的宋代,云南蕃锡和花锡在这两朝都有如此的鼎盛与魅力。情不自禁联想到列子说符第八,列子曰:“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故不班白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此段告诫我们,神色旺盛者必然骄傲,力气过大者逞强好斗,对于这两类人无法谈论其道,所以不到头发斑白而谈道法而又不出差错是很难的,更何况付诸实践了?因此,逞强好胜者很少人告诉他的缺点与盲区,更没有人把他的错误和过失告诉他,那么他就会陷入孤立无援没人辅助的境地。内圣外王的统治者任能惟贤,绝不任人是亲,哪怕年纪老了,其精神仍不会衰弱,智慧竭尽而思维不会昏乱。所以治理国家最大的难点在于统治者如何了解天下众多的贤能志士,并且及时委以重任,光自己做到贤能大德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那才是世界真正的伟大领袖!

《元史本记》载:“金钗坡出铜……"及“宋太宗赵光义年间(960~1126年)朝廷对龙树脚银厂、金钗坡铜厂课赋"并谓:“官监纳库”。从而证明个旧的矿业开发,自西汉到宋代均有开发,其中宋以银铜为主,并均于现在的卡房地域。据《云南简史》记载,明代云南银铜产量居全国首位,天顺二年(公元1458),云南全年上缴矿课十万两,占全国银课总数二分之一强,按照明朝政府规定三十取二的税率计算,云南一年矿产总量应达到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可想个旧矿业贵献也会不少。

再据《临安府志》记载:明朝天顺四年(公元1460),于黄茅山一带发现大量的锡矿,时任临安知府王佐上奏朝廷扩大对锡矿的开采,并特奏可用云南囚犯进行恕罪改造,皇帝准奏则下令,并将云南所辖之所有死刑以下囚犯,全部发落来个旧矿山,从此开办了"官矿”。由此得知,临安知府王佐开创了云南锡业官矿的历史先河。明成化四年(1468),明王朝先后派遣“御用监”驻云南专管征收矿课,而下设"帖差小阉”分监各矿。
明成化九年(1473),经巡按御史胡泾上折奏准,又将云南所属大理、洱源、临安府的卫军及所抽壮丁全部调集个旧开矿,军兵时称“丁”,壮丁亦称"丁",此即“砂丁”的起源。为了防止降军、囚犯、卫军、壮丁逃跑造反,也为了矿产资源的不至外流,于明正德九年,卫军首领周达向朝廷申奏后派太监来矿山统管,将个旧的所有银、锡、铜、铅矿全部纳入官府规范管理,并设重宾把守,在现今的卡房镇设关卡,这也是“卡房"的由来。《明史食货志》载:正德九年(1514),军士周达请开云南诸银矿,因及铜、锡、青绿。诏可。遂次第开来。

明谢肇淛《滇略》云南之锡,则临安者最佳,上者为芭蕉叶,扣之声如铜铁,其白如银,作器袾良。可见明代及之前,云南的锡业开采、冶炼、铸造均已较为发达,其临安府内的锡矿最好,上等者有芭蕉叶,声如铜铁,色如白银,所制锡器品质良好,畅销于国内外。清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1772~1782),来滇旅游的上海人吴大勋在《滇南闻见录》上卷《打厂》记:古臼(即个旧)为大锡厂……厂旺则百华云集,无物不有,一切倡优之类,帮闲抽风之徒争赴之。综上所述,大明朝对云南个旧锡业开采的规模与重视是史无前例的,在清乾隆年间才出现了大锡的冶炼与制作工艺。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研发出来的斑锡,其制作的锡器古朴典雅,雍容华贵,一直受到爱好者的珍藏与好评。

据目前考古发掘表明锡器的历史稍晚于青铜器,但是锡器的生命力持续长久,现还在蓬勃发展,十分难得。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80—1350年)金字塔中发现的锡手镯和锡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锡制品。最晚至商代,我国就已经有了锡制器物。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中出土的锡块和外镀厚锡层的虎面铜盔,表明锡的特殊物理性能在当时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大司空村殷墟中出土的6件锡戈,以及楚雄万家坝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锡制49件饰品,分别有圆形孔锡饰、锡片、锡管等,则已经是纯粹意义上的锡器。这些锡器含锡量相当高,有的含锡竞高达99.15%,并且在当时是高级装饰品。经科学测定,这些锡器断代在2600多年前,相当于春秋中期,是云南省最古老的锡器。这一发现,说明了云南从古至今就是产锡制锡器的重要区域。

我国锡业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多年前,已熟练掌握炼锡技术,最晚至商代,就已经有了锡制器物。先秦时期,锡业是由专门机构经营的,民间并无打锡器这门行当。直至唐宋代,锡器逐渐在民间普及,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时,打锡器才成为一门重要的民间手工艺。 编写至此,吾已被中国的千年锡业深深感动,锡不仅是一种金属,更是一种历史与文化,有永锡难老、龙章宠锡、锡安圣堂,金锡明德等之意。由金锡之明德,悟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锡之可贵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息息相关,和人民休戚与共,锡之特性,近乎平滑柔顺,刚柔相济,乃国家大业,人民幸事,故而又称大锡,又可谓锡大也!突然灵感闪现《锡大颂》:至哉柔祇,滋生蕃锡;古法炼制,宜生花锡;现代冶法,呈现斑锡;众金之母,故乃大锡;锡之大业,千年传颂。

申明:本文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运用该考证过程及成果,需经本人同意,否则视为侵权。

(0)

相关推荐

  • 独产于中国的“熊猫矿”

    在雪宝顶出产的矿物标本中,锌黄锡矿(克斯特矿或称硫铜锡石)和羟锡铜石共生的熊猫矿,堪称弥足珍贵. 大约是在2002年,雪宝顶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罕见矿物,晶体不过10毫米,表面呈浅绿色.刚发现时, ...

  • 去“世界锡都”开开眼【马来西亚】

    皇家雪兰莪锡器展示馆门口,矗立着一个巨型锡啤酒杯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锡制的杯子 已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大型锡制品车间,厂店一体 [皇家雪兰莪] 皇家雪兰莪锡器厂始于1885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 ...

  • 静逸先生谈《临安知府王佐与建水文庙》

    ​文/朱思宇 文庙,华夏文化之根脉,乃中国文风集大成.一个地方的文庙建造的怎样,代表一个地方的文脉及文风传承发展得如何. 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由云南临安广西道宣撫使张立道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 ...

  • 静逸先生谈上善建水之西门大板井

    ​文/朱思宇 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不仅在中国有非常深厚的影响,对于整个世界的文明和发展也拥有了巨大的推动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在水中孕育,这就是上善若水,因为上善若水才是我们整个文化的本根."上 ...

  • 王玉春║建水千年紫陶绽光彩

    被誉为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建水,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史. 早在3500多年前,建水就有了原始的制陶工艺.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建水工艺美术陶厂联合对城北二公里处的碗窑村古窑址进行考查,对 ...

  • 静逸先生《古窑器论》中谈之钧窑

    (2019-12-25 09:00:16) 转载▼ 文/朱思宇 钧窑器出河南禹州一带,从鲁山花釉兴起,直至铜红釉与窑变釉,其釉分细平釉和橘皮釉.神垕刘家门窑为宋金的代表作,以钧台窑的作品最为精致,其红 ...

  • 王佐良|另一种文论:诗人谈诗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另一种文论:诗人谈诗 文|王佐良 诗人谈诗,常能道人所不能道,许多精妙之点,令人神往. 他们多数不喜写皇皇大文,对诗的看法往往出现在 ...

  • 静逸先生《古窑器论》谈之大食窑

    ​文/朱思宇 大食窑,是以铜骨镶嵌胎体,用药料填充烧制而成.其呈现五色花纹的,和拂郎嵌相类似.经常见到的器物主要是香炉.花瓶.合儿.盏子之类的.这些都是女士闺房妆阁用得比较多,不是士大夫文房清供雅玩之 ...

  • 大师谈 || 国医大师王琦:减肥这事儿,用中医说起来也简单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虽然市面上广泛以瘦为美,但是有学者研究发现适当的胖也不一定是坏事.胖人在生活质量.疾病耐 ...

  • 【王佐臣散文诗选】文海诗轩传媒倾情鉴赏

    文海诗轩传媒 与众不同  自然出众 深度 | 高度 | 态度 | 温度 文海诗轩传媒鉴赏 A gentle man is his own man 活 着 文 /王佐臣(上海) 每每睁开眼, 证明我还活 ...

  • 这小楷,静逸如水

    宋代王易简小楷书跋王献之保母砖,故宫博物院藏.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又名王简易,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而颖悟,幼孤.宋末考中进士,除瑞安主不赴,隐居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