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诠释“为人”真谛
□本报记者 万珂铭 通讯员 李荣喜
陈为人
1921年6至7月,陈为人(坐左4)、俞秀松(坐右4)、张太雷(站左5)、瞿秋白(站左4)出席共产国际“三大”和青年共产国际“二大”会议期间与各国部分代表合影。
走进“神州瑶都”江华,穿过热闹繁华的瑶都大道、为人路,一个整洁幽静的村庄呈现在眼前,这里就是革命先烈陈为人的家乡。
“中央档案馆至今珍藏着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文献,这一份份精心誊抄、裁剪保管完好的特殊档案,记载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党的珍贵史料,也记录着共产党员陈为人用生命守卫这批机密档案的感人故事。”江华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深情地向记者介绍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共58名党员,其中有两位来自江华,陈为人为其中之一。时光荏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满怀敬意,走进陈为人的家乡,追寻这位被镌刻在时光里的革命烈士的红色足迹。
以革命先烈为名,抚今追昔思奋进。为人是镌刻进历史、永存于人们记忆中的英雄的名字,也是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为人小学的名字。
为人小学创始于民国初年,前身为百家尾小学,为革命做出毕生贡献的陈为人同志1914至1916年曾就学于百家尾小学。学校先后更名为百家尾中心小学、长征中学、沱江乡中心小学、沱江镇城郊中心校、沱江镇第三小学。为纪念陈为人诞辰100周年,表达家乡人民对陈为人的崇敬,经上级批准,学校于1999年12月更名为“为人小学”。
“瑶都江华,潇水之畔,美丽校园,书声朗朗,先烈故事激励我们茁壮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人师生不息自强,弘扬为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奉献力量。为人精神,薪火相传,为人精神,光彩绽放……”
走进为人小学,校园上空歌声回荡,教学楼墙壁上“传承为人精神,争做红色少年”的红色标语赫然入目。此时恰逢全县2021年中小学艺术展演前夕,校歌《为人精神》把全体师生的激情点燃,歌声中,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深深地烙印在师生心中。
“百家灵校,长征路上,幸福师生,红星闪闪,长征精神萦绕我们牢记不忘”……歌词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紧密结合,这群小学生跨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
“受到校长的邀请,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人精神》的作词者唐世日激动地告诉记者:“陈为人的事迹非常感人,我被他伟大的精神所震撼!作为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这个任务我责无旁贷!为人小学的校名不仅承载着我们对英雄的深切怀念,也铭示着为人师生对伟大英雄精神的不懈追寻。让孩子们从歌曲中学习党史,感受为人精神!”
红色基因代代传。如今,“学革命烈士精神,做文明为人后人”已成为为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学校里,陈为人的故事激励着师生们。开学典礼、清明节祭扫、主题班会、报告会等一个个活动都是滋养精神的甘霖。如何让烈士精神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烙印,让校园文化有更好的载体和灵魂?“希望在校园里建一个陈为人烈士纪念馆,树一座铜像,让烈士的光辉形象更具体生动,让烈士精神更具感召力,使学生们能够时时受到鼓舞和影响。”为人小学校长黄兴华告诉记者打造红色校园的初衷。
离开为人小学,记者前往沱江镇百家尾村,寻找和陈为人有关的红色记忆。
初夏的百家尾村,花繁草长。干净平整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楼房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瑶族民居图。1899年,陈为人出生在这里的一个贫困农户家庭。
陈为人的侄孙陈华向记者介绍,陈为人自幼在百家尾村就读私塾,由于他聪颖好学,后进入县立高等小学,16岁(1915年)进入省立三师,也是他和工运先驱李启汉烈士寻求革命道路的开端。陈为人投身革命后,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和革命的需要,一直跟随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从事革命和领导革命斗争,曾任满洲省第一任委书记,是党的二大、三大和五大代表,先后两次被捕入狱。1931年下半年,陈为人被组织营救出狱后,和妻子韩慧英奉党中央派遣,在上海负责中央文库的管理工作。陈为人和妻子以开设湘绣店为掩护,白天扮成商人,一到晚上,他们就通宵达旦地整理文件档案。经过反复的剪裁、誊抄和分类,将20多箱文件压缩在6个大皮箱内。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韩慧英外出送文件时被捕。陈为人马上转移“中央文库”。此时,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经济来源被切断。因为担心暴露目标,陈为人不能出去工作,生活极端困难,他几乎变卖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 韩慧英被捕后,敌人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放了她。1936年春,韩慧英费尽周折和党组织接上了关系。陈为人的家庭和精神负担有所缓解,但长期奔波劳累、生活的极其艰险和两次入狱的折磨,使陈为人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经常咳血不停。党组织考虑到陈为人的身体状况,决定将中央文库交由另一名同志保管。他将最后一箱文件安全转移后,便大口吐血,昏倒在地。1937年3月,陈为人在上海病逝,时年38岁。走完了一生的战斗旅程,实现了他“为人”的真谛。
“正因为有了我伯祖父陈为人烈士这一代人为了革命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把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陈华补充道。
2016年,由百家尾等村合并组建春晓社区后,村里的征地拆迁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速。特别是近年来江华工业经济飞速发展,村里的田地基本都被征收,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们过日子只能靠天吃饭。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子里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如今,村里拆迁了,住上了新房子,大家纷纷在家门口的工厂打工或做生意,社区的娱乐活动也多了起来。”春晓社区党支部书记舒德健细数村里的变化。
“在百家尾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能孕育出像陈为人这样的革命先驱,我们家乡人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也是全县人民的光荣和骄傲。”舒德健表示,因为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陈为人故居只留下了一些残垣断壁。但是,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残墙和为人精神,已经成为一座矗立在世人心中的巍巍丰碑。
村里的老支书陈爱岚今年78岁了。他告诉记者,陈为人的妻子韩慧英是他的启蒙老师。“韩慧英当时是我们这儿的文教科副科长,性情温和,非常平易近人,她教我识字,教我做人,教会我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陈为人出自我们这地方,是我们的楷模,要多宣传他的革命精神,让更多人的了解他。”
如今,陈为人用生命浇灌的幸福之花早已遍地开放,家乡旧貌换新颜,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红色故事在这个美丽的瑶都传诵,革命精神在这片热土上弘扬。
为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