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很好,别担心

“我挺开心的呀,食堂饭菜不错,课业压力也还行。”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看到舍友正举着手机通话,桌上堆满了专业书,手边还有半块面包。

通话结束,大概是注意到了我刚才的动作,舍友有些尴尬地笑笑说:“没办法,他们又帮不了我什么,倒不如说得好听一些也能让他们安心。”不用问就知道,“他们”指的就是父母。

我身受同感。上了大学之后,与父母的交流从一日三餐迅速缩减成了短时间的通话和碎片化的微信聊天。

原来即时的信息慢慢地变成了留言,每一次时隔数小时的一问一答中间隔着的是生活节奏的“时差”,是失去了相同的一日三餐四季的落差,也是他乡和故乡的距离。

在这些令人失落的客观条件之下,好像只有说些开心的事情才会让它们显得没有那么糟糕。

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选择让顺着网线传输的信息是开心的、是让人安心的。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报喜不报忧”。

@X两个字的张

生活在外,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有啥都能自己担着,告诉自己慢慢就习惯了。

@小禹不好惹

以前总想不明白为什么子女在外边报喜不报忧,现在我变成了那个在外边的女儿,然后我明白了。

@zxyayaya

我突然觉得生活好像真的没有“容易”二字,也不会再把很多事情告诉别人,因为始终不会有人感同身受。报喜不报忧,以前是对家人,现在是对所有人了。

前几天,看到 微博 中有一个关于“生活中你会向父母报喜不报忧吗?”的投票,而网友们的答案几乎压倒性地偏向了“会”。

01 选择“会”是一种成长

为什么选择“报喜不报忧”?

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长大的表现。小时候,我们会把一切问题向父母坦诚倾诉,之后会得到一些不一定正确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向父母倾诉”好像成为了“没有主见、不够成熟”的代名词,所以一部分人选择了刻意回避。

微博截图@脾气暴远离我

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避重就轻”、善意的谎言。那些事无巨细的阐述、那些一丁点不经意流露出的不愉快,都会变成父母无限的担忧。

傅首尔 曾经在一期关于“应不应该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的《 奇葩说 》节目中说:“父母对待我们的不开心比我们自己要认真得多,我们的不开心很快会过去,而父母会因为我们的不开心而一直过不去。”

@阿砚

每天都给妈妈打电话,昨天无意中说了句心情不太好。今晚打电话的时候,我妈接起电话的第一句就是先问今天心情好了么,末了还加了一句“你高兴就好”。

还有些人是认为“报忧”只会平添无奈。通讯软件拉近了我们与父母交流的距离,却无法拉近真实存在的地理距离。“说了他们也不明白”、“说了他们也帮不上忙”... ...甚至还有可能招致不理解和批评。

@钥匙圈儿O泡时间到

很多事情和父母顺嘴一提,让他们知道你的近况。他们要问个来龙去脉并提出疑问和指点,让你解释得心累,又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让你心态烦躁。

我的身边有不少原来“报喜又报忧”的人,在经历了各种事情后,转变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人。用朋友小蒋的话来说:“越发觉得与其和父母讲清一件让我感到困扰的事情,倒不如放空自己,用音乐、电影、游戏来弥补那些小小的失落。自己轻松自在,父母也不会为我操心,两全其美的方法,何乐而不为?”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们暗自掂量,给了自己一个要求:自己的事情,尽量不要让父母操心。

02 其实他们也在选择着“报喜不报忧”

我一直记得在我高中住宿阶段,某一个星期回到家后被突然告知:这个星期妈妈动了一场小手术。

虽然手术确实不大,而且我去医院的时候,妈妈已经恢复得很不错了。但是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失落。更确切一点来说,不完全是因为妈妈的手术,也有一部分的失落来自于:那个时刻我才发现,我可以去了解家里发生的所有事情的权利不再完整了。

“那段时间你在期末考试,就寻思也没什么要讲的必要,你只要安心学习就可以了。”

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无法完全理解这句话,它分明就是一种“不告诉你也是为你好”的辩解。

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我也终于成为了那个不愿意被家里人担心的人... ...

@南吕二八-

长大后才发现,原来报喜不报忧的不止是自己,还有父母。

@Jigga95

一个人在外面知道跟家里报喜不报忧,后来发现其实家里人也是这样,聊天从来不说家里有什么事,每次都在群聊里他们不经意聊天的时候知道很多事情。亲情可真是伟大的感情羁绊。

03 慢慢成熟,报喜报忧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小A聊天,谈起在大学里的点滴,也不免会谈起类似的话题。

“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不报喜不报忧的人,因为好像生活中暂时也没有什么'喜’可报,不过我觉得,可能既报喜也报忧,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吧。”

“光报喜不报忧的时候,是觉得这个困扰会连带着给父母压力。既能报喜又愿意报忧的时候,大概是确信自己已经有这个能力解决这个困扰,所以把它像一件生活琐事一样随口提出来,也许末了还能加一句说:'这事儿我很快就能解决了。’”

不知道小A的这个答案有没有人认可,但是也确实带给了我另一条思路。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们的欲言又止和那个不再完整的权利里,都填满了父母和我们各自的顾虑。孩子们不想继续做那个什么都要让父母操心的小孩,而父母们也不想那些家庭琐事成为孩子学习和事业路上的一个阻碍。

如果我拥有了足够的能力和底气的话,是不是可以... ...

“我就希望以后和家里人报喜的时候眉开眼笑,报忧的时候坦坦荡荡,让他们知道我可以自己解决,我可以过得很好。”

所以,慢慢来吧,要努力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大人。

来源:青团子

(0)

相关推荐

  • 在婚姻里,要记住这几个忠告,让你少走弯路!

    ZAKER生活导读: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在婚姻里也是一样,有的人爱得死去活来,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抛弃,有的人为爱执着一生,却是换来一生的痛苦.婚姻里应该是甜蜜幸福的,但也需要两个人去维系,去保鲜,如 ...

  • 孟佳心疼江疏影,每个异乡奋斗的人,都是父母牵挂的孩子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愿有一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欢 01 <三十而已>刚刚播出十集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孟佳在微博分享了一张剧里的截图表示王漫妮特别让她有共鸣,她曾一个人在 ...

  • 佟文13岁转练柔道跟教练15年 对家里报喜不报忧

    佟文自13岁进入专业队,这也意味着当时便开始了离开妈妈的生活,佟妈妈偶尔会笑言佟文有"两个妈妈","我妈妈经常说你有俩妈,我和吴练(吴卫凤)俩人分享你这个女儿,我13岁这 ...

  • 到底该不该“报喜不报忧” ?

    Mar. 26.2020 ▽ ▽ 从小到大,什么事都会和父母分享的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和我一样事无巨细地和家人紧紧相连.直到上了大学,走入社会,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才知道原来有些事是"不应该 ...

  • 这30个扎心瞬间,只有真正成年的人才能明白

    长大的瞬间,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它可能发生在:给家里报喜不报忧的时候.爸妈总是询问你意见的时候.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 好好住的五年是成长的五年,为此,我们特别以「长大的瞬间」为话题,向住友征集了他们 ...

  • 第417篇:报喜不报忧的小孩是什么样的小孩

    读大学的时候,班里的一位女同学,家里的独生女,虽然长得做起事来却是娇滴滴的那种. 有一次,她哭着给家里打电话:"妈,我发烧了,嗓子疼,浑身不舒服,我想请假回家." 我当时就在想:啊 ...

  • 不管你怎样,爸妈都很爱你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不管自己有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那么无私和厚重的.这种情感是怎么形成的,谁也无法说清楚,或者是源自血缘的自带因子吧. 孩子的前途和生活,永远是父 ...

  • 答疑秘籍丨提高能力要全面,爸妈教育很关键

    他的能力 这样才能提高 我家宝宝的问题小合集: 孩子为何总喜欢对小朋友动手动脚? 他的自我刺激问题不解决,也能酿成大错? 自理也是大问题,该教他如何独自如厕呢? 总是不主动说话,发音也不标注这可怎么行 ...

  • 河南农村结婚,新娘头次叫爸妈,公婆给红包,红包金额很意外

    河南农村结婚,新娘头次叫爸妈,公婆给红包,红包金额很意外

  • 给爸妈买对保险,看病再也不用担心花钱!

    十步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能说出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吗? 我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才记住了父母的生日.那时候零花钱不多,想要给他们买生日礼物,一般要提前几个月开始攒钱. 小时候一切都很简单快乐,爸妈身体健 ...

  • 米桃的父母,和我爸妈很像

    因为从他们身上, 我能看到我的父母. 看到不完美背后的种种艰辛, 以及"讨生活"这三个大写加粗的字儿. 文/婉兮   图/网络 1 <小舍得>有一集,讲米桃的爸爸去开家 ...

  • 爸妈上了年纪睡眠不好,吃安眠药副作用会很大吗?会上瘾吗?

    年纪大了,容易失眠 连着几天睡不好后晚上想吃安眠药 又怕上瘾戒不掉所以坚持不吃 或者吃两天睡眠好了马上停掉 结果又开始失眠-- 久而久之一到晚上就害怕睡觉 可是越担心失眠越睡不着 时间长了白天精神也不 ...

  • 我不是内向的人,和爸妈话很多,为什么和外面的人话就很少?

    和父母话多,是因为无所顾忌,说什么都不怕. 和外人话少,是怕说了不该说的话,影响交际和情感. 其实这两方面,都是错误的,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 如果你真的长大了,就会知道,父母可以无底线地原谅你,但是 ...

  • 剩女蒙曼:爸妈,你们别担心我的婚事

    蒙曼是中国的才女,这位其貌不扬的才女却总是能够通过她的个人魅力俘获大众. 在百家讲坛上,她是滔滔不绝的讲师:在三尺讲台之上,她是春风化雨一般把知识揉进学生脑海中的指明灯: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她是能够将每 ...

  • 一个降血压的谎言,骗了爸妈很多年

    高血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越来越常见的「老朋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18 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23.2% 也就是说几乎每 4 个成年人就有 1 个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