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我国文字拥有数千年之悠久历史,且在博学浩瀚的中国文学领域中,蕴含着相当多元“生死文化”之意涵,而其中在“中国对联文学”的架构上,它正是“汉”民族所孕育出独特的文学艺术。对联在文学领域里,它广为社会大众所接纳,是深具社会教育功能的民俗文学。具有“句式自由,长短不拘,词语精练,寓意深长,对仗工稳,声情和谐,文采激扬,趣理盎然”之特色。在这数千年来畅行于文坛之中,以均衡和谐的对仗格律,形成“雅”、“俗”之间所共同欣赏的文学架构,它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今日社会大众中也广泛的被应用着。
在五花八门的对联形式中,有一种叫做挽联,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对象。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是由一副诗句对联写在白布或者白纸上,通常是用宽一尺半,长为八尺多的白布做成 的。挽联是古代“挽歌”的变体之作,是用来哀悼死者的“联语”。
挽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字、音韵之美,也有形象、风格之美;作为一种礼数,不但具有书法、质地之美,还具有人情、人性之美。其中蕴含着“寄托哀思”与“宣泄悲苦”等生死文化意义。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挽联的由来
挽联最初由挽词演变而来,挽联为古挽歌之变体,挽歌者,即古丧家之乐。按古人送葬, 皆绋绑以挽丧车前行,故谓之挽;后人由此挽歌变而为哀死者之联语,悬之丧幄。它正在中国文学里,能够呈现出生死文化之意涵, 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殡葬文化”独特标志之一的对联,也正是生者悼觐亡者的中国对联文学,是由古代挽歌所演变成文体。
至于挽联书写,大都求其功稳,不宜过份夸张,落入俗套,期间悲吊挽联,常以真情流露迭有佳作传世。其尊崇惋惜之意,酸楚悲恻之情,溢于言表,怎不动人心弦!挽联是中国“悼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化”独具风韵的标志之一。
随着挽联内涵和外延的扩展,挽联对于人们调节文化生活,宣泄紧张、压抑和痛苦的情境,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用。挽联抒写人性、人生。
有人将文化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生的文化和死的文化。其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已经包含人类文化的全部意蕴,所有的辉煌灿烂,晦暗污浊,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都囊括其中。挽联虽是死亡文化之一部分,所注重的也是现实人生。而挽联内容大多为“生者褒彰”与“婉惜死者”,正是人们于治丧时期所专用在哀悼与抒发存亡两者情感的对联,所以又称为“丧联”。
挽联的伦理观
挽联所关注的对象,首先是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挽联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以人为中心 和本体的审美观念,强调内心情志的感化,关注社会、人生的种种因由,以求真、善、美。“悲伤辅导”的终极目标是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间的未竟之事,并向死者吿别。挽联是人们宣泄悲哀、痛苦和不幸等情感的一种方式,可以压抑得以舒缓,使心理得以平衡。
一般而言死者是男性,上款用“千古”,若是女性则用“灵右”。 而上下款的称呼、称谓,则以和死者的关系而定,惟若是尊长去世,下款则不用职衔对之,宜用称谓。而在我国传统民间殡葬礼俗中,一旦有人过逝,于治丧期间之治丧场所,尤其是在 “吿别奠礼会场”上,大都会出现这类作品内容、形式浅显易懂的民(通)俗文学——挽联这是我国殡葬文化的一块瑰宝。
在挽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儒家生死观对挽联创作的影响有三:
- (一)死,是“天命”, 是具体而实现 的,因而要乐天知命;
- (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人们既要“慎终追远”,也要厚生薄死;
- (三)死,是有伦理等级的,是要合乎礼法的。
对亲属制度的探讨被视为社会人类学的基本功,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人类学认为亲属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质。作为亲属间称谓体系的亲属制度,有时反映社会组织的类型,有时表达人们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有时构成一定的意识形态体系。
死,是有伦理等级的,是要合乎礼法的。我国民间传统殡葬礼俗中的挽联,是建立在“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与“灵魂不灭”等传统殡葬文化,与民间传统生死思想对挽联创作之影响下,又传统“五伦”之“夫妇、父 (母)子、兄弟(姐妹)”中,有“『斩衰』、 『齐衰』、『大功』、『小功』、『总麻』等传统五服”血缘系统,“君臣(长官与部下)、朋 友”有“士、农、工、商”等百业非血缘系统; 今日传统丧葬礼俗,所使用自创挽联或引用挽联,皆有其生死文化意涵。于《孟子·离娄篇》 曰: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孝子事亲至养为足以为大事,送终如礼则为能奉大事也。
又于《礼记·义第四十四》曰: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 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 礼者,礼之本也。
死生诚大矣哉!然而,五服本源于五伦中 “夫妇伦”后之“父子伦”,而是以自己为中 心,藉以确认自己与亡者之间的亲疏关系。在 “子挽父联”与“子挽母联”,如下所示:
「子挽父联」与「子挽母联」
我国目前民间当在处理传统丧葬礼俗, 大都会在追悼“奠礼场”(吿别式场)或是在 “小灵堂”前悬挂挽联,除了拥有书法艺术所创造出独特的文学意境与庄严艺术之美感外,当时服丧者也应该藉由五伦与五服所呈现的挽联,来认清生死在“民俗文化”上之意涵,以利生者达成与死者之间所蕴含的“养生送死”之目的。
挽联的生死文化意涵
挽联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是“民俗社会”生活当中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世世代代因袭之稳定性,是汉族深层文化积淀之产物。生死文化之民俗观念,具有着很强的“约定成俗”来遵从,且要求所能呈现的生死价值之规则性。同时挽联所化成的“民俗生死”规范之行为,在文化思想上它给了民间大众的某种制约与生死文化上之塑造,这常被称为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挽联在这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从上述看来此民俗生死文化在整个社会上具有着一种整合规范与凝聚等功能。
至于“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指“文治与教化”的意思。《篁墩文集卷二十四・赠监察御史汪府君孺人江氏挽诗序》曰:
府君夫妇之丧,告哀于迩、迩之人,无不伤,有奠、有挽,编累帙,上足以劝人之亲,下足以励人之子,其之也。
显然挽联,是可以让生者以对联的方式来呈现对死者情感之赞颂与怀念,抒发对死者之哀思,以宣泄生者内心之哀痛,一面悼死与一面慰生,也可以激励生者了解其民俗生死文化意涵,这正是具有养生送死之悲伤辅导终极目标。
在亲属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以此关系为基础设计出来的群体行为规范,称为亲属制度。亲属关系与亲属制度,都是建立在人类生理与社会两方面。亲属制度的内容是指出建立在血统或婚姻上的一些社会关系,并规范具这些关系成员间之权利与义务。动荡不安常常困扰着中国历史,但是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如果有起变化,也仅仅是一个旧家庭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一个新家庭的诞生,就像万物有生有死一样。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既然是这个民族对于他自己历史上的传统优秀部分的认同与继承,因此,就应该认真地考察传统文化中被人们所认同与继承的文化内涵,以便于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家族的产生和婚姻关系、生产力发展紧密相连。由夫妻关系与亲子女关系组成的最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共同体,谓之家族;几个或更多的同姓家庭,由于血缘关系构成了家族。
在各个文化中,人们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认知与定义亲属关系。在任何一个文化中,亲属称谓体系是一套分类体系、分类学或类型学。它是一种当地人的分类体系,由生活在某个特定社会的人们代代相传而发展出来的。
人生在世,父母双亲不亲谁是亲。所以在这一生当中每个人所生、所养的父母双亲大人,当然是最为亲近之人,在他们这一生辛劳的生养教育之恩的确难以报答。如下“挽父亲联”与“挽母亲联”,下图所云:
「挽父亲联」与「挽母亲联」
挽联表现出对个体生命,以及整个人生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状态的忧虑和反思。养生送死,是做人的起码准则。向死者致哀,颂扬其功德,痛惜其逝世,劝戴孝者惜身,使其感到帮人场的荣耀与欣慰,安抚其哀痛的心,这是合情合理的。
家族之生存,建立于五伦之夫妇伦,有了这一代的父子伦,更还需要有历代的夫妻伦来进行传承,这样才能够永续继承一脉相传的血脉。如下“挽夫联”与“挽妻联”,所云:
中国人的亲属制度是由父子关系所支配着,而中国人的行为特征也就环绕在这个父子轴周围,衍生出父子形的文化模式。什么是房?房就是父子关系。一男孩从呱呱落地开始,相对于其生父的地位来说就是一房。所以,房不只是指称一个儿子,而且也意含父子关系。人类不仅仅在血缘上继承着祖先的生命,而且在文化上也继承着祖先的传统和历史。
所以今日也可以藉由,传统丧葬礼俗中所使用的挽联,来了解传统五伦中血缘与非血缘,所呈现出的生死文化意涵。
结论
综观上述中国对联文学中的挽联,一则用以“赞颂”亡者之功德,二则用以“悼念”亡者、并表达其哀思,是具有悲伤辅导之作用。所以说中国对联文学中的挽联,它是最具有生死文化意涵与民族风格的一门文学体裁;且它向来是我国民间传统殡葬礼俗中,最重要的美学元素之一。中国对联文学创作广泛流传于民间,而其中的挽联无论是自写或是代写,皆需依据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来确立其“敬挽”与“吊挽”之间的角色为何?所以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具有依据当时情境,所蕴藏的生死文化之挽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