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梁武帝时的禅宗先驱傅大士一首禅诗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物不可以倒流,但象可以倒流,大象则可以逆转。故前文说“可名为小,可名为大”,小大可以逆转,河水可以倒流。老子显然是在用禅的意境说法。
《道德经》是有禅意的,禅意的关要就是逻辑反转,把老子称为第一位禅师当然是合理的。如果把“执大象”读为“空手执大象”更加有意义。经文处处开显入道、证道的微妙方便,此章就是微妙的分别。“执大象”就是要修行者弃物、弃象,物、象解释障碍入道证道的绊脚石,只要心中被物所控制,心就是彻底枯萎了,所以第一要弃物。
弃物必然导致执象,世人只能在“物”、“象”之间做出选择。能够弃物执象,心已经开始苏醒,有自由了。但象还是低级的存在,只是比物高一个阶位而已,因此修行者必须继续深入禅定,证悟大象。大象就是对象的超越,是无象之象,王弼注释为“天象之母”,这就达到究竟地了。僧肇契悟老子妙理,说:“象非真象,故虽象而非象”(《不真空论》)。
僧肇又说:“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淳;所遇而顺适,则触物而非一。”“触物非一”就是万物玄同。修行者生起玄照妙心(即圣人真心),物象皆是虚妄,法界无二无别。弃有质碍之物,离有分别之象,抱宇宙法界的无分别性,道妙就在眼前。
老子第十章说“凝神抱一”,抱与执意义相近。名家以概念分离为工具,使物与象实现了分离。在名家之前,物与象的概念是不分离的。世人习惯于把物和象合体理解,当名家把“物”与“象”分离的时候,遇到了世人的攻击,致使名家的伟大发现被淹没了。“坚白石”和“白马非马”二个命题都是依概念分离和抽象(象!)而建立,意义重大,但很多注重现实的人无法接受。
计算机时代来临,把物与象彻底分离,世人才真正知道把物与象分离的伟大意义。计算机可以传输象(图形),但不能传输物(物体)。人工智能更进一步,把象(图形)进一步分离为逻辑(无象)。技术进步就大为提速了。这是象的历史发展。老子宣说道,直接把物分离为象,再把象分离为逻辑(无象),这样的比喻使我们更易理解老子的伟大功绩。老子《道德经》已经为科学技术进步准备了思想基础。
第三十五章经文
第一段: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第二段:
乐(lè)与饵,过客止。
第三段: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第四段: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修道士应该勇往直前,不可受外境诱惑,中途停止修道,虚度一生。此章文字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有一定难度。
第一段经文: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经文:执大象。河上公注:“执,守也。大象,道也。”大象是道,“执大象”就是守住道。王弼注:“大象,天象之母也。不炎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古代圣人仰观天象,窥探天机。天象之母就是圣人仰观天象背后的主宰,是天象的创造者。
这里王弼把“天象”与“大象”作了区别,不要把天象错会为代表道的大象。《易经》就是观象的文化,象中隐藏了微妙的天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文,这是古代通灵巫师的神秘职业。大象显然超越了巫师眼睛直观的天象,故王弼说是“天象之母”。
王弼是《易经》大宗师,所注《易经》是历代注释家的典范。所以王弼从“执大象”这句经文看出《道德经》和《易经》之间的内在联系。世人只能领会物,但道不是物。老子一直避免把道与物联系起来,怕弟子们误会。
前面对道的描绘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4章),道不是物,道只是状、象,没有物质性,没有质碍性。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21章)老子还说“大象无形”(41章)。既然是“大象无形”,怎么执呢?象是物的超越,大象是对象的超越,超越再超越,就见道了。
大象不可执,老子却要修道士去执。道只有用心去执,去抱,凡夫之手是无能为力的。大象如同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大象是对象的概念分离,所以王弼说大象是天象之母,只有道可以担当这个威名。世人的物质概念很难分离,混淆思维,根本不知“物”的真实含义,经不起质问,实际上思想进步和科学进步都离不开概念分离。
概念分离是智者,混淆思维是凡夫。经过概念分离再走向整合思维(混成思维)是大宗师。老子“执大象”一句经文,开启了物与象、象与大象的概念分离的道路。“执大象”这句经文是老子告诫世人不可执物、不可执象,唯一可执者是大象。
物是道所生,实际上是假物,名也是假名。“一呼我为牛,一呼我为马”,喊老子为牛,老子答应。喊老子为马,老子也答应。世人肉眼中,牛就是牛,马就是马,二者有分别。于是世人执着牛为牛,马为马。
基因科学的进步,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跨越牛和马的分界。世人眼中都是徼(边界),但徼(边界)是虚假的,可以超越,可以逆转。“执大象”一句,遣除物的羁绊,再遣除象的羁绊,包括遣除上天垂象(天象)的羁绊,直执无象之象。老子的思想就是这样超越。大象是道,但不能简单的把大象注释为道。道有八万四千相,大象是道之一相。
经文:天下往。释德清注:“此明前章未尽之意也。”前章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归向道就是“天下往”,第28章更是阐述“三知三守三归”,老子在玄同大定中很清楚万物从那里来,又归向那里。世人可能不关心万物的归宿,但一定关心人生的归宿。季路问孔子:“敢问死?”这就是代表世人对归宿的关心。
人生的归宿与万物的归宿是关联的,要知道人生的归宿必须首先知道万物的归宿。“天下往”更代表人类文明的归宿。下二句“往而不害,安平泰”就是为人类文明未来的考虑。“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则“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婴儿、无极、朴是修行的终极归宿,虽然是三,实际是一。婴儿是逆生长,无极是无所极(无处不是归宿),朴是纯朴性。
经文:往而不害。“不害”,古代注释家似乎不确。“不害”不是不伤害,而是不停止、不遏制、一直发展,即天下往而不停止,主语是天下往这件行为,而不是天下人。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身上培养了一股浩然之气,这股气强大无比,无坚不摧。一直培养下去,中途不停止,就会充塞于整个宇宙。谁说书生不如兵?孟子的浩然之气成为后世的一种气节,每当国难当头,就有志士仁人出,浩然之气是他们的内在精神。自古浩然之气不是国难当头才有的,而是平时的教养所培养的。
此处的“往而不害”就是孟子的“直养而无害”。如果把不害理解为天下人不互相伤害,那上下文不相连了,上与“往”不连,下与“安平泰”不连。陈鼓应译文为:“归往而不互相伤害,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老子译注及评价》197页)不确。
经文:安平泰。老子经文大量使用三字经这种句法,是修行口诀,长期持诵特别有感应。“安平泰”是老子理想国的另一种表达方法,是极乐世界,万世楷模。“安”是安定,心安。“平”是天下平均。“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既然生之,必然养之,天地相合时降下一种无比甜蜜的甘露,人人平等的得到一份。这就是最好的平。
太,即太平、泰然、坦然,心无挂碍。庄子说大匠取法于水,因为水是“平中准”,平则不坡,中则不偏,准则可法。“安平泰”与“平中准”相同。老子心中念念不忘人类文明的理想国。只有往而不害,天下都归往大象(道),直往不止,必达人类文明的理想国。说大象而不说道,一是增加一个入道口,另一方面是古人善占天象,希望从天象中获得上天的隐秘指示(天命)。
天象能够发出隐秘的指示,大象当然能够发出隐秘的指示。王弼把大象注为“天象之母”,深得老子密意。王引之《经传释词》说:“安,乃也”,读”安”为虚词,作“于是”解,是对老子三字经的特殊句法不了解之故。老子此章大量使用三字经句法。
第二段经文:
乐与饵,过客止。
乐读为(lè),作乐趣、乐事解,不作音乐解,但大部分注释家作音乐解,不确。仔细对比上下文的对文就可以确定。“饵”是诱惑,不仅是美味。“乐与饵”就是人生面对的无限诱惑,不能狭义的理解为音乐和美味。天下人都愿意修行,但老子告诫修行中会遇到无限诱惑,使修行人中途停止,不再“往而不害”,直往不止。这是修行事业的最大危害。
后文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53章),无限诱惑就是罪魁祸首,老子再次谆谆告诫。修道事业会因此功亏一篑,就是“乐与饵”之过,必须提前预防,戒断。玄奘路过渺无人烟的沙漠去印度取经,最大的敌人就是心中的魔鬼诱惑他回家。
人生诱惑说到底与心魔有关,如果能够断除心魔,任凭如何诱惑,也是一堆白骨而已。老子的修法十分猛利,必须断除心魔,才可能断除外面的诱惑。过客,张松辉注为“归往大象的过路人”,实际就是修行人,不是普通的过路人,这是很正确的。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人生如百代之过客。智者把人生比作一个匆匆的过路人,知道此理的不是凡夫而是修行人。
止有二解,一是停止,一是避而不入。意思正好相反,这种语法现象是很多的,必须仔细辨认(英文stop也有二种用法)。此处作“不受诱惑而规避”解,第二段经文是对修行人的戒断,能够大为提高修行人抵御诱惑的意志力。如果不能戒断,则修行人全功尽弃,不能到达“安平泰”的极乐世界。
第三段经文: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人间诱惑是极其猛烈的,极易引人上当。但道是无味的,不以眼耳口舌的美味吸引人。老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比喻呢?道是淡而无味的,老子告诉世人,一点也不隐瞒,也不需要隐瞒。这里显示老子的坦诚。后文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味无味”正是老子三大特别修法,也可以说三大密法之一。
能够品味无味之味的才是好味觉,无味正是妙味。品酒不如品茶,品茶不如品泉。能够品泉的人才是最知味的人,味觉最健全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此段经文是直接回应上段经文“乐与饵,过客止”,显示大宗师的自信。老子并不怕修行人被诱惑,而是提前戒断,并准备好无味之妙味,等待过客的到来。
释德清注:“虽过客以止之。然虽暂止,而不能久留,以其用之有尽,盖不常也。”过客虽然遇到人世间的诱惑而停止修行的脚步,但也只是暂时停止,人间诱惑的吸引力是有尽时的,过客终会醒悟,再次归向大道的正途。此段经文可以与第四段经文合为一段,但分段解意义更清晰。
第四段经文: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
视之、听之代表世人所有的感觉器官,把人的感觉器官用尽也不可能见道,更不可能对道生起信心,但这不需要担忧。道体的大用能够显示出来,人的玄照妙心能够见道,尤其从用上见道。从用上见道、证道是一条方便途径。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就是从“体大、相大、用大”修道证道,生起无伪的信心。
第21章《道德经》宣讲体大,第25章宣讲相大,此章宣讲用大。“用大”是《道德经》贯彻的一条暗线。第11章就宣说无之用大,“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第40章宣说“弱者道之用”,第45章宣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道体难见,道用可见。
视之不足见是妙相,听之不足闻是妙音,用之不可既是妙用。
此章可以改写为三字经句型,读起来也很有味:
执大象 天下往
往不害 安平太
乐与饵 过客止
道出口 淡无味
视不见 听不闻
用不既(尽)
译文:
修行者啊!
我来宣说古代证悟者的无上教法。
你们要舍弃物,
领会物背后的象。
你们要舍弃象,
执抱无象之象,
无象之象才是真正的大象,
是万物的本原,
是天地之母,
是宇宙法界的第一因。
执抱大象不离不弃,
天下万物都会紧紧跟随。
如果听任万物的自然本性
不要中途阻碍的话,
天下就会到达安乐、和平的究竟地。
世间充满各种乐事和诱惑,
懂得人生如白驹过隙的修行者
早早就避开了。
道从众妙之门流出来,
平淡而无味,
无味才是最美味的,
一旦品味你们世世难忘。
眼见看不见,
耳朵听不见,
但道的妙用无穷无尽,
这正是道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