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庆松:我不想跟图片发生关系

“我不想跟图片发生关系,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

——王庆松

王庆松(1966年出生,现居北京)

王庆松,1966年生于湖北,199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93年至今居住在北京,参展过国内外群展,作品有《主义:中国当代摄影》、《摄影双年展》、《为十亿人服务》,作品被西班牙Billstone基金会、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美术馆、2005年德国杜塞尔多夫K20和K21、美国迈阿密Cisneros基金会等收藏。

1996年参加"艳俗生活"当代艺术展(北京),1996年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巡回展(波恩等地),1998年参加"台北双年展"(中国台湾),1999年参加"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展"(天津),2000年参加"2000光州双年展"(韩国)。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

王庆松的观念摄影以幽默又深刻的"恶搞"见长,作品信息丰富,名气在外。

在王庆松的摄影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传统文化的符号,艺术家通过把这些文化符号和现代化的社会现实嫁接在一起,调侃着当下文化价值混乱的社会现状。"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疯狂变化的时期,甚至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衍变。没有人能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安全感。人们急于抓住某一种东西,来填补这种不安全的心理空洞。欲望膨胀,有时候甚至迷失了自己。生活的面孔变得可笑滑稽,没人知道这究竟是一种真实还是假相。"王庆松在他的作品中夸大了这种荒诞。

王庆松在解读自己作品时,多次提到这些照片具有"新闻摄影"的属性。"我理解的新闻性并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追求本质的真实。"王庆松并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观念艺术,而是希望自己能像一个记者,用"新闻图片"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他选择摄影这种方式的原因。"作为一种现代的记录信息的手段,摄影术比传统的艺术形式更贴近现实。它貌似虚假的现实,正是其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

Follow Me, 2003

Competition, 2004

王庆松成功地运用摄影与电脑合成技术将自己的现实批判意识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说:“我希望我的摄影作品能够模仿和旁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荒诞故事,并表明我的态度。”

Lu Xun Now, 2004

他的社会批评的触角所及,既有对宗教盲信的反思(《过去,现在和将来》,2001年),也有对崇洋心态的嘲弄(《乞讨者》,2001年),既有对全球化的担忧(《又一次战争》系列,2001年),也有对社会整体腐化的揭露(《老栗夜宴图》,2000年)。

Poisonous Spider, 2005

UN Party, (Diptych), 2007

在所有这些作品中,王庆松都会以某种方式出现在画面中。他或是让自己作为偷窥者,旁观作为知识分子象征的“老栗”的堕落,或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士兵,在虚构的反对西方文化侵略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Gallery, (Diptych), 2008

Iron Man, (Diptych), 2008

但不管他以什麽样的身份出现,他始终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中国现实变化的现场里“在场”的一员,或是亲历变化,或是见证变化,他始终没有让自己在这个历史大变动中无故缺席。

Temporary Ward, 2008

Follow Him, 2010

由王庆松作为主策展人策展的《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是&非”》于2015年4月26日,在重庆市长江当代美术馆正式开幕。《影艺家》就这次展览采访了正在策展忙碌的王庆松先生,王庆松在阐释《是&非》这个主题时说:“本次展览采用“是&非”为主题,是因为我挑选了许多艺术家“乱七八糟”的创作形式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的思维方式来共同描述这个读图时代的是非世界。”

《影艺家》专访王庆松

这次展览从艺术家作为一个策展人,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杂事多吧,组织一个展览事情会非常的多,而且这个是不可控的,更多是一种合作性的东西,自己做展览就会简单一些,你的事情都在自己控制中,主要是这次展览工期比较紧张,在组织其实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参展作品| 莫毅《虚幻中的记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次展览有200多位摄影师参加展览,在这么多人参展的情况下,参展作品是如何筛选的呢?

这次的挑选比较乱一些,因为“是&非”是一个看似明确但相对模糊的主题,挑选的作品各种门类都有,主要是当代的,还有传统纪实的和video等等,这次展览我们有非常多的视频展示以及一些关于影像的大大小小的装置。

参展作品| 张晓《大姐》NO.1

本次展览在作品呈现上会有什么新的方式吗?

这次的展览主要展厅在美术馆,除此之外,我们动用了停车场,把停车场改造成了展厅,有上百个艺术家在此展出,空间比较大,阴暗,视频的展出都在那里,有一些的斜坡之类的场景挺特别的,但也不会很怪,我们希望这次展览相对来说还是很正式的,一般的摄影节经常都会显得比较乱,有点像庙会,所以我们希望这次能呈现出一种相对完整的感觉给观众,当然其中也会有一些变化。

参展作品| 颜长江《望江的四幢楼》

我们看到本次展览还有两位国外的艺术家共同参与策展,关于这次展览作品的呈现你们之间交流的最多的什么?

我们更多的是穿插互动,相对分开同时又保持一种联系,没有特别明显的分界。对于作品的联系与调和会沟通的比较多一些。

参展作品| 彭祥杰《双胞胎》NO.1

这次的双年展和国内其他双年展不一样的地方在哪?

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的规模比较大,而且video的展览会很多,以前的一些摄影节也有,但是分部得比较散,大多是把影像和当代艺术结合在一起,我不想把他们搅合在一起,还是更多的关于影像的呈现吧,这次展览我们把这么多video和影像结合在一起是规模最大的。

参展作品| 郑川《废园》NO.4

参展作品| 巩贤涛 天堂制造之纸活 Made-In-Heaven Paper Articles

参展作品| 和威《诚实的鹿 Honest deer》

参展作品| 靳海军《他们各自生活着》NO.1

参展作品| 李弋迪-《Smells like teen spirit》 NO.9

参展作品| 司马媛《 REQUIEM》NO.5

参展作品| 《人工剧团.领导者2》列宁Vladimir Ilyich Len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