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睡前1小时做好4件小事,关系想不好都难
朋友琳琳家孩子上幼儿园了,她这个全职妈妈终于得到了解放,立刻开始了自己早已想好的创业项目。创业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琳琳每天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每天接孩子的事情就拜托给爷爷奶奶帮忙。
半年时间过去了,琳琳的生意已经有了起色,但是她却发现孩子和自己的关系好像不那么亲切了,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糟糕。
她常常回到家已经晚上八九点,孩子开始洗漱准备睡觉。貌似除了给孩子带的礼物和零食,就再也没有其他什么话可以说。
想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事情,孩子也爱搭不理。一有事不是要找爷爷,就是要找奶奶,她的心里特别不舒服。终于,矛盾大爆发了,孩子因为一点小事一直在哭闹,束手无策地琳琳动手打了孩子。
最后孩子也哭,她也哭,她打电话问我:“我辛苦带了他三年多,怎么才半年,孩子就不跟我亲了呢?难道我创业错了吗?”
安慰琳琳的同时,我也在感慨女性的不易,人们都常说事业和家庭不能两全,真的是这样吗?
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
我很理解琳琳的悲伤,作为妈妈而言,最难过的就是发现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尤其是这种自己一手把娃带大的。关于职场妈妈最让人扎心的一句话:对不起宝贝,妈妈挣钱就不能陪你,妈妈陪你,就养不起你。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职场妈妈在吐露自己的辛酸和不易。
但我们很清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本就是渐行渐远。妈妈不可能永远陪着孩子,我们是子女,是父母,是职员,也是自己。
所以,忙于自己的工作而疏忽了孩子的陪伴,并不需要过分感到愧疚和抱歉。孩子要学着长大,适应自己的家庭现状,妈妈们也需要找回自己的社会价值。
像朋友琳琳一样情况的宝妈并不是少数,能做到在家精心照顾宝宝三年,可以说是给了孩子人生中最好的三年。然而孩子在马不停蹄地长大,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经历自己的小社会,在学着如何与别人相处,在学着如何离开父母。
但不愧疚并不代表无法弥补,如果你能重视孩子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的陪伴,也许就能弥补亲子关系当中很多的缺憾。
睡前一小时,坚持做这四件小事
无论是在单位上班,还是自己创业,只要回到家里面对孩子,我们的身份就要回归父母。放下未完成的工作,把眼睛从手机屏幕上挪到孩子身上。只要睡前一个小时坚持做这四件小事,孩子也许更优秀,父母也能减少陪伴缺失的愧疚感。
第一、坚持亲子阅读
记得董卿在一个采访中说过,阅读也许不会帮助你解决问题,但它会让你变得开阔和丰泽。
无论多忙,都建议抽出至少15分钟的时间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幼儿园的孩子讲绘本,小学初中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学校安排,选择适当的读物。
通过亲子阅读,一是能增强亲子关系的黏性,二是可以日积月累让孩子爱上阅读。
第二、入睡前的简单引导
无论孩子多大,都不建议在睡前进行深刻的“洗脑”教育。我们也是从孩子走过来的,最烦的应该就是父母的喋喋不休了吧。因此睡前的沟通,可以仅限于回顾当天所发生的事情,这种行为被称为“冥想回忆”。
这么做的好处是能使人神经放松,并且通过回忆,能锻炼记忆能力。
第三、为第二天做计划
起初做计划不需要太细致,只要引导孩子简单规划一下第二天需要做什么。哪怕仅仅是考虑一下第二天需要穿的衣服,早餐想吃什么等。坚持下去,就可以开始规划第二天的学习计划,阅读计划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规划的好习惯。
第四、表扬孩子
睡前有个好心情很重要,可以找到这一天发生的好事,进行重点表扬。也许父母并未参与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但从简单的聊天中也能获得一些蛛丝马迹。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也能让他们明白是非观。
每天坚持做这四件小事,或只要一个小时,就能拉近亲子关系,比上千句说教更有意义。还可以帮助孩子变得更优秀,何乐而不为?
无论多忙,回家就请“看到”孩子
以上提到的这四件小事,看似是在想方设法陪伴孩子,殊不知也是在净化大人的心灵,给大人创造机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呢?
我们常常忙于工作,会忽略孩子的一部分需求,但是还记得那位把三个孩子都送进斯坦福大学的妈妈陈美龄是怎么做的吗?当她在炒菜的时候,孩子突然问:“妈妈,为什么天空这么蓝?”她会马上关掉火,及时回应孩子的问题,并且会说:“是啊,你的这个问题真棒,可是妈妈也不太清楚,我们可以一起查一下哦。”
“看见即治愈”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如果是你在厨房炒菜,孩子突然跑进来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你的反应是什么呢?
禁止孩子:“别进来,厨房不安全!”
有些烦躁的回复:“没看见我正在炒菜吗?问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态度好一些的妈妈可能会说:“等妈妈炒完菜就去看。”
也许很少有人能做到,关掉火去真正关心孩子提出的疑问。而这看似不起眼的一个行为,实则是孩子内心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的过程。
所以这里我想说,即使我们再忙,只要回到家,就请回归父母的身份,给孩子最大的关心和关注。让他们明白,无论爸爸妈妈多么忙,都会关心他的感受,会在乎他的存在和每一个问题。
枕边育儿寄语:
和琳琳聊完这些后,她也明白这半年是自己忽视了对孩子陪伴时光。孩子很简单,他们想要的也并不多。也许他们无法理解父母起早贪黑挣钱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但每天哪怕只有一小时的高质量陪伴,也会在孩子内心筑起幸福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