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 东门城楼:楼中灯火尚依稀

一本有情怀的手机杂志

城楼,意为守城之楼,常与城墙连接,古时作防御用。

一座没有城楼的都市,难以坐拥安乐生平。城楼既是战争的瞭望所与狙击点,又是杰出的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它伴着一座城池、一个民族的威严与气魄而生长起来,从苦难与死亡的深处升华而起,在客观世界里变成显性的凝固,最终成了万古不落的主题。

 

 

真正的风景总在绝处展开

柳州最早的砖式城墙始建于洪武十二年(1379 年),形状为椭圆,环城一周,其走向以东门城楼为起点,逆柳江而上,沿曙光东路南面转往大南门,从柳江路北一巷一路直达小南门,再沿着长青路、西柴街一直抵达西门,转往东北跨过龙城路到达北门外城,最后循文慧路西向回到东门。

从前,城墙几个不同方位的大门各有寓意。西门是财门,北门为丧门,东门称为喜门。迎送官员及接亲花轿要从东门而过;灵柩丧车则从北门而出。过去柳州人的一生,东门进,北门出。留在土里的石板青砖和人一样,埋得很深。

“记得西门城墙拆毁时,我们看见那些碎石砖里包着的都是泥土!”西城巷的老人们回忆道。

自明清两代以来,老城墙屡坏屡修,屡修屡坏,这与其先天的不良结构有关——大部分的基脚是碎石搭建,砖块内则以黄土填充。这样的结构,自然不耐得雨淋水浸。1496 年 4 月,柳州暴雨数日,城墙坍塌数百丈;1716 年,大水淹没城墙西南角,人们不得不增建石砖……

由此看来,泥土混在始建的城墙中间,就好像人长年不愈的腿疾。人或许可以绝处逢生,但一座生来残疾的城墙,要如何挨过无情的日晒雨淋,还有待时间的考证。

 

把“东方”还给“东方”

清咸丰年间火灾四起,城墙一度大毁。1875 年,由柳州郭氏仿明代式样重建,老城墙尤获新生。

但自民国十六年(1927年)开始,人为的拆毁比比皆是。理由很简单:人多了,思想多了,路也就多了,城墙挡住了路,挡住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破城修路提上日程。这就等于给有腿疾的老人截了肢,砖石土结构的老城墙再也不会在雨天隐隐作痛了。

走在如今的东门城楼,武帝阁零星的静穆和博大仍旧敲着人心。它是柳州最后的明清砖城,1961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 年复刻了明城沙盘模型和古炮台,1998 年又动了一场“大手术”重修……渐渐地,东门城楼的建筑艺术与史诗资料大肆铺张,人们开始寻找丢失的文明,每推倒一座楼宇,就会有人睁开一双回望历史的眼睛。

只可惜东门古城珍贵的“出乎震”匾额已在“文革”时期毁于歹徒之手。该匾额出自清代名士手迹,笔势遒劲,字径数尺,语出《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意指东风一生,雷声一作,代表着生命伊始、万物生长之时。

由此看来,古代建筑或许也论八卦阴阳之说。东门与“喜门”同理,是城楼的根,是命运的吉兆。今天的东门城楼上,依旧能看到 2004 年以颜真卿书法复刻的“出乎震”,这块“震东方”的牌匾终于又回到了东门。显然,人们愿意留下的总是吉祥美好的东西,谁会愿意记得不高兴呢?

 

城墙说它睡着了

夜色升起,东门古城的灯火秘而不宣。

旧时,东门城楼搭建有青龙社戏台,每逢春秋这里都要热闹数日。老百姓们供奉关帝、唱戏、舞龙耍狮、设宴饮酒;1928 年,戏台改建电话局机房大楼,曲声人声皆失;十九年后又成为中共广西地下党编辑和印刷《广西日报》柳州版之处……

如今战争走远,人事变迁,周末夜晚又有人搭起了戏台,霎时人声鼎沸,地方曲艺生根发芽,繁华竟如同百年前光景。到底是忘不掉的文化记忆。

摄影 / 韦培

时间再往前走些,就能想起文人墨客之于东门城楼的诗句——柳宗元如絮的宏愿散在“江流曲似九回肠”;朱元璋咏“春秋溪水泛漓墙”;徐霞客叹“东郭之聚庐反密于城中”;王拯用怀乡的眼睛张望“楼中灯火尚依稀”……苦难的记忆化为抒情,缠绕在谜一样的城楼里。

走在冬夜的城楼下,抚摸着沧桑斑驳的砖瓦,仍旧能感到它的呼吸,那是比青烟还要靠近死亡的呼吸。威严有力的东西,比如淌着鲜血的历史,比如一去不复返的诗人,总能让人在震慑里学会收敛,在摇曳的灯火中看到阎王的眼睛。

摄影 / 周冬生

今夜,一切都在生长,一切只属于城楼它自己。这是龙城唯一的、最后的抒情。只要隐秘的明砖染到那么一小缕月光,历史的回声就会在某个无比宁静的时候颤动起来,那座消失的完整城墙将重新覆盖西柴巷、龙城路、小南街……所有曾经爱过它恨过它的人,都会在清晨的曙光中醒来。

沉睡的城楼只是不肯睁眼罢了。//

参考资料

《东门城楼》 黄镇海

《柳州古迹轶闻摭逸》 谢贤修

《柳州明清砖城综合考察》 罗鑫

=小呆兔   |   图=网络   |   美编=阿猫  |  编审=大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