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年表
1908 1月9日于巴黎出生,母亲是弗朗索瓦丝·布拉瑟尔·德·波伏瓦(Françoise Brasseur de Beauvoir),父亲是日耳热·贝特朗·德·波伏瓦(Georges Bertrand de Beauvoir);基督教名为西蒙娜·吕西·埃尔奈斯蒂娜·玛丽·贝特朗·德·波伏瓦(Simone Lucie Ernestine Marie Bertrand de Beauvoir)。
1910 妹妹艾莱纳(Hélène, “狗狗[Poupette]”)出生。
1913-25 于Institut Adeline Désire(Cours Désire)接受教育,在那里波伏瓦遇见了扎扎(Zaza, 艾丽莎贝特·马碧野[Elizabeth Mabille]),后者成了波伏瓦最好的朋友;于1924-25年获高中毕业会考文凭;1925年于巴黎天主教学院学习数学。
1927-28 于纳伊(Neuilly)圣玛丽学院攻读文学、拉丁语、希腊语和哲学学位。
1928-29 参加索邦大学哲学的哲学课程,并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参加讲座,在那里他遇见了莫里斯·梅洛-庞蒂,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以及让-保尔·萨特,后者称为她毕生的智识伴侣。
1929 波伏瓦获哲学教师文凭;扎扎去世。
1931-33 于马赛的蒙特格朗(Montgrand)任教。
1933-37 于鲁昂的贞德中学任教。
1934-35 用德语阅读胡塞尔。
1938-43 于帕丝的莫里哀中学和巴黎的卡米尔-赛依(Camille-Sée)中学任教。
1939 波伏瓦与萨特开始认真研读海德格尔;二战爆发;萨特应征入伍。
1940 在西尔维亚·比奇(Sylvia Beach)阅读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的《土生子》(Native Son);萨特被德国的侵略军队俘获并送往POW战俘营。
1941 父亲去世;萨特获释;萨特与梅洛-庞蒂成立抵抗组织“社会主义与文学”(Socialsme et Liberté);与萨特越境进入维希控制区,希望与抵抗者取得联系,但失败了;遇见安德烈·纪德和安德烈·马尔罗。
1943 第一部小说《被邀请的人》(L'Invitée;Paris: Gallimard);被Y.莫伊斯(Y.Moyse)和S.森豪思(R.Senhouse)译为《她来了》(She Came to Stay; London: Secker & Warburg and Lindsay Drummond, 1949;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54)。
1944 第一次在道德哲学领域发表论文《皮洛士与息涅阿斯》(Pyrrhus et Cinéas; Paris: Gallimard)。
1945 在葡萄牙举行演讲并为《战斗报》撰文批判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独裁者;与萨特,梅洛-庞蒂,阿尔贝尔·奥利维耶(Albert Ollivier),让·保朗,雷蒙·阿隆和米歇尔·莱利斯成立独立左翼杂志《现代》;出版戏剧《没用的家伙》(Les Bouches inutiles; Paris: Gallimard);被C.弗朗西斯(C.Francis)和F.贡蒂耶(F. Gontier)译为英文《谁该死?》(Who Shall Die?; Florissant, MO: River Press, 1983),在《现代》,I:1153-63上发表论文《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La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de Maurice Merleau-Ponty"),并出版第二部小说《他人之血》(Le Sang des autres; Paris: Gallimard),被莫伊斯和森豪斯译为英文(The Bood of Others; London: Secker & Warburg and Lindsay Drummond, 1948; New York: Knopf, 1948)。
1946 在理查德·赖特访美期间与其会面;和萨特一起在瑞士,意大利和荷兰举办演说;第三部小说《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 Paris: Gallimard)由L.弗里德曼(L. Friedmann)译为英文(All Men are Mortal;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55)。
1947 在法国政府文化部的赞助下赴美巡回演说;遇见纳尔逊·艾格林(Nelson Algren)并开始与后者的关系,直到1964年二人一直保持通信;出版《为了一种模糊的道德》(Pour une morale de l'ambiguïté; Paris: Gallimard),由伯纳德·弗雷希特曼(B.Frechtman)译为英文《模糊的伦理学》(The Ethics of Ambiguity;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1948)。
1948 出版《美国日记》(L'Amérique au jour le jour; Paris: Editions Paul Marihien),由帕特里克·达德利(Patrick Dudley,化名)和卡雷尔·科斯曼(Carel Cosman)译为英文(America Day by Day; 前者译本为London: Duckworth, 1952; New York: Grove, 1953;后者译本为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她和萨特成为反斯大林左翼群体民主与革命联合(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et Révolutionnaire, RDF)。
1949 出版《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 vols. I and II; Paris: Gallimard),由H.M.帕什利(H.M.Parshley)译为英文(The Second Sex; London: Jonathan Cape, 1953; New York: Knopf, 1952, Vintage 1989, Bantam, 1989)。
1951 在《现代》74(Dec. 1951):1002-33,74(Jan. 1952)上发表《必须焚毁萨德么?》("Faut-il brûler Sade?")由阿尼特· 麦克尔逊(Annette Michelson)译为英文(Must We Burn de Sade?; London: Peter Neville, 1953; New York: Grove, 1955);重刊于奥斯廷·崴豪斯(Austyn Weinhaus)和理查德·西弗(Richard Seaver)《萨德侯爵:索多玛的120天及其他著作》(The Marquis de Sade: The 120 Days of Sodom,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Grove, 1966);遇见克劳德·朗兹曼(Claude Lanzmann)并开始与后者持续数年的关系。
1954 第四部小说《名士风流》(Les Mandarins; Paris: Gallimard),由弗里德曼译为英文(The Mandarins; Clec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1956; London: Collins, 1957),波伏瓦把这本书献给纳尔逊·艾格林;获龚古尔文学奖。
1955 出版《特权》(含《必须焚毁萨德么?》,《今日右派思想》["La Pensée de droite auhourd'hui"],《梅洛-庞蒂抑或伪萨特主义》["Merleau-Pondy ou le pseudo-sartrisme"])(Privilège;Paris: Gallimard);与萨特一道访问莫斯科和中国。
1957 出版关于她的中国之行的《长征:论中国》(La Longue marche: essai sur la Chine; Paris: Gallimard),由崴豪斯译为英文《长征》(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58)。
1958 出版四卷本回忆录的第一卷,《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的回忆录》(Mémoires d'une jeune fille rangée; Paris: Gallimard),由詹姆斯·柯卡普(J. Kirkup)译为英文《忠实的女儿的回忆》(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 London: 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59;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1959)。
1959 发表《碧姬·芭铎与洛丽塔综合症》("Brigitte Bardot and the Lolita Syndrome"),这是专为《君子》(Esquire)杂志(秋季刊)撰写的一篇文章,由伯纳德·弗雷希特曼译为英文(London: 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0; New York: Arno, 1972)。
1960 朋友阿尔贝尔·加缪去世;出版回忆录第二卷,《年华之力/岁月的力量》(La Force de l'âge; Paris: Gallimard),被P.格林(P.Green)译为《生命的精华》(The Prime of Life;OH: World Publishing,1962;London: 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5);遇见西尔薇·勒·庞(Sylvie le Bon),雷恩的一位十八岁大的哲学学生,后者成为萨特波瓦晚年的伴侣(后成为其养女);与萨特一起访问古巴,与卡斯特罗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会晤。
1961 与朗兹曼和萨特一起为阿尔及尔的和平而游行。
1962 为《贾米拉·布巴夏》(Djamila Boupacha; Paris: Gallimard)撰写前言(与吉赛儿‧艾里米[Gisèle Halimi]并列作者)被格林译为英文《贾米拉·布巴夏:一个震惊法国自由主义观念的阿尔及利亚少女被折磨的故事》(Djamila Boupacha: The Story of the Torture of a Young Algerian Girl which Shocked Liberal French Opinian;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2; New York: Macmillan, 1962)。
1963 回忆录第三卷,《事物之力》(La Force des choses; Paris: Gallimard)出版,由R.豪尔德(R. Howard)译为《情势/境遇之力》(Force of Circumstance; London: 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5; New York: Putnam, 1965);11月,母亲去世。
1964 为薇奥莱特·勒迪克(Violette Leduc)的《杂种》(La Bâtarde; Paris: Gallimard)——由德雷克·科尔特曼(Derek Coltman)译为英文(La Bâtarde: A; Manchester: C. Nicholls & Co., 1965; New Yorl: Farrar, Strauss & Giroux, 1965)——撰写前言并写作《一种非常温柔的死亡》(Une Mort très douce; Paris: Gallimard)——由P.奥布莱恩(P. O'Brian)译为《一种非常安逸的死亡》(A Very Easy Death, 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5; New York: Putnam, 1966),反思母亲的死亡。
1966 第五部小说,《美丽的影响》(Les Belles images; Paris: Gallimard)出版,由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译为英文(Les Belles Images,London: Collins, 1968; New York: Putnam, 1968),并为(Jean-François Steiner)的《特雷布林卡》(Tréblinka; Paris: Arthème Fayard)撰写前言;后者被海伦·韦弗(Helen Weaver)译为英文(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67)。
1967 第一部故事集《破碎的女人》(La Femme rompue; Paris: Gallimard),由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翻译为《毁灭的女人》(The Woman Destroyed; London: Collins, 1969; New York: Putnam, 1969);与萨特一起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国际罗素法庭。
1968 参加学生街头示威活动。
1970 出版《老年》(La Vieillesse; Paris: Gallimard),由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翻译为《老年》(Old Age; London: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72)和《岁月的来临》(The Coming of Age; New York:Putnam, 1972);为女性的堕胎和避孕权利而游行。
1971 应女性自由运动(Mouvement de la Libération des Femmes, MLF)要求,在《343宣言》("The Manifesto of 343")上签字,这份宣言一共有343名女性签署,声称她们有权堕胎(当时堕胎在法国是非法的),这份宣言刊登在《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杂志上,尽管她的妹妹艾莱纳——她也是署名者之一——说1987年她们俩都没有堕过胎;西蒙娜允许她们在自己的公寓里活动,有时还给予她们资助。
1972 回忆录第四卷,《深思熟虑/万事具备》(Tout compte fait; Paris: Gallimard)出版,由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译为应为《一切都说了,一切都做了》(All Said and Done; London: 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72; New York: Putnam, 1974);当选为社区主席,增进避孕措施并提供相关的避孕途径。
1974 成为女权联盟(Ligue du Droit des Femmes)主席,终结言论和文件中对女性的歧视。
1975 接受耶路撒冷奖,这个奖项主要颁发给那些促进个人自由概念发展的作家(以往的获奖者包括伯特兰·罗素,豪尔赫·路易·博尔赫斯,和法国荒诞派作家尤涅斯库[Ionesco])。
1976 为D.H.罗素(D.H.Russell)和N.范·德·文(N. Van de Ven)主编的《直指女性的罪行:国际法庭的进展》(Crimes Against Wome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Milbrae, CA:Les Femmes)撰写前言。
1979 第二部故事集,《在精神第一的时候》(Quand prime le spirituel; Paris: Gallimard)出版,由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译为《在精神的东西先行的时候》(When Things of the Spirit Come First; London: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82; New York: Pantheon, 1982);C.弗朗西斯和F.贡蒂耶主编的《西蒙娜·德·波伏瓦文选》(Les Ecrits de Simone de Beauvoir; Paris: Gallimard)出版,其中收录了译自英文的《碧姬·芭铎与洛丽塔综合症》;与克里斯廷·德尔菲(Christine Delphy)和莫尼克‧维蒂格(Monique Wittig)创立《女性问题》(Questions feministes)杂志。
1980 在4月5日萨特于巴黎去世后依据法律把西尔薇·勒·庞收为养女。
1981 出版《告别式,附萨特谈话录,1974年8月-9月》(La Cérémonie des adieux, suivi de entretiens avec Jean-Paul Sartre, Âout-/Septembre 1974; Paris: Gallimard),由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译为《道别:别了,萨特》(Adieux: A Farewell to Sartre; London:André Deutsch and Weidenfeld & Nicolson, 1984; New York: Pantheon,
1984);5月9日,纳尔逊·艾格林去世。
1985 为克洛德·朗兹曼的电影《浩劫》(Shoah)的译本,《浩劫:大屠杀的口述史:完整版电影文本》(Shoah: An Oral History of the Holocaust: The Complete Text of the Film)出版,英文字幕由A.怀特劳(A. Whitelaw)和W.拜伦(W. Byron)翻译(New York: Pantheon, 1985)。
1986 4月14日因“肺水肿”和随之而来的呼吸道疾病而于巴黎去世;5000人出席了她的葬礼;葬于萨特墓畔。
1990 《给萨特的信,第一卷,1930-1939》《第二卷,1940-1963》(Lettres à Sartre, vol. I, 1930-1939; vol. II)出版。由西尔薇·勒·庞·德·波伏瓦编辑(Paris: Gallimard),由昆廷·霍尔(Q. Hoare)编译为英文《给萨特的信》(Letters to Sartre; New York: Little, Brown, 1992);同年出版的还有《战时笔记,1939年9月-1941年1月》(Journal de guerre, Septembre 1939-Janvier 1941),西尔薇·勒·庞·德·波伏瓦编辑(Paris: Gallimard)。
1997 《给纳尔逊·艾格林的信:大西洋彼岸的爱:1947-1964》(Lettres à Nelson Algren: un amour transatlantique: 1947-1964),由西尔薇·勒·庞·德·波伏瓦编辑、注释并翻译自英文(Paris: Gallimard),由西尔薇·勒·庞·德·波伏瓦译为英文《大西洋彼岸的情事:给纳尔逊·艾格林的信》(Transatlantic Love Affair: Letters to Nelson Algren; New York: New Press, distributed by Norton, 1998)。
王立秋试译自《剑桥西蒙娜·德·波伏瓦导读》(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imone de Beauvoir),ed. Claudia Ca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xvii-xxii。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