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滋补应掌握什么原则?饮食滋补提倡循序渐进
人老体衰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年人的生理变化是肾气渐衰、肝气不足,表现出体质虚弱、机体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耳聋、眼花、发白或脱发、健忘、食少、畏寒等现象。
由此又易累及其他内脏,从而易患多种老年性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补益肝肾,补益气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呢?
下面几项具体的滋补原则,供老年人参考。
不可迷恋补品、补药应立足于通过日常饮食中的营养平衡来提高身体素质,为抗病防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应注意提高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减少动物性脂肪、糖类和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量,注意饮食品种的搭配,不可厚此薄彼。
应根据身体需要而有针对性地进补“虚则补之”是总的原则。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所谓“虚”,分为阴虚、阳虚、阴阳双虚、气虚、血虚和气血双虚。不分清情况而盲目滥补,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引起不良后果。
饮食滋补提倡循序渐进,反对暴饮暴食和过量“大补”应避免把许多补品补药,如人参、鹿茸、鸡鸭鱼肉等集中起来,在短时间内突击食用,那样做必将损害脾胃,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甚至会造成事与愿违的恶果。
因此,进补时必须考虑到脾胃的接受能力。
应逐渐进行调理,以协调阴阳,补充气血之不足,调整脏腑功能,进而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体质的目的。
老年人以冬季进补为最佳时间冬令进补是中国传统饮食保健中治疗虚弱病症的一种重要的调治方法。冬天气温低,人体代谢相应下降,精气物质封藏,此时服用补品补药有利于吸收储存,既可补充人体的营养需求,又可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对身体的健康最为有利。冬令进补时最好先作“底补”,就是打基础。
可先选用芡实、红枣、花生米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在此基础上,再服其他补品补药,方可增加滋补效力,不至于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在进补期内要注意“忌口”不要吃生冷、黏性和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败伤脾胃,造成积滞,影响补药补品的消化和吸收。也不能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不仅与补阴类药物不相配,也会减少补气类药物的效果。服用人参等补气药物时,应禁食萝卜。
服用补血药物期间,要少饮浓茶和咖啡,否则会降低补品中有效成分的滋补功效。有些药物可制成补酒,但高血压和肝病患者不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