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开五六年,为什么就要换掉?
老傅擅长买保值神车,比如手头这辆丰田雅力士。
那是在2010年6月份,这款定价9.98万元的丰田“精品小车”由于销路实在不好,4S店降价甩卖,真的不要998,只花7.18万就能开回家。10年半了,你猜现在能卖多少钱?轻轻松松3万5,车况好4万也有人出。当然,你给多少钱老傅也不会割爱——除非你来真的。
手里留着这辆雅力士并精心照料,是想对抗时间。你知道现在车主们流行的看法是:买辆新车,开个五六年就换掉。
但有多少人认真想过:这种看法是怎么来的?跟汽车的使用寿命有啥关系?五六年换车到底合适吗?
丰田小胖10岁了
谁操纵了汽车淘汰周期?
为什么买新车五六年后应该换车?你一定听到过不少“合理”解释,比如车子开到五年以上毛病就多了,维修费用噌噌涨;比如五年左右保值率还不错,卖掉不会亏太多,如此等等。
如果你跟老傅一样,开过几辆年头长些的车,就知道这些说法比较扯淡;如果你再看看欧洲、美国那些二三十年的老车还在遍地流窜,你就能明白:
其实汽车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那五六年换车说法的根源在哪里?
说到这里,老傅的思绪一下回到了100年前。
在1920年,放眼全球,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汽车的只有美国,美国家庭能买得起的汽车只有一种:福特T型车。
福特T型车是世界上第一款大批量生产的平民汽车,或者说,是廉价汽车。在那个汽车靠手工打造的年代,福特率先把汽车搬上流水线。T型车1908年开始生产,到了1914年,每3分钟就有一辆T型车开下福特的流水线,再后来,24秒就有一辆下线。
除了流水线,T型车降低成本的秘诀还有一招,就是摁住一款车使劲生产,只做小改动,不搞换代车。产量越来越大,售价越来越低,从1908年上市到1927年停产,19年的时间,T型车一共生产了15000000辆,没错,是一千五百万辆!价格从825美元一路降到了260美元。
流水线大幅提高生产速度,福特T型车最高年产量超过200万辆
T型车上市时一辆卖825美元,对于当时的美国人也不算便宜,相当教师一年的收入了。但要知道,那个年代的汽车很少有卖2000美元以下的,普通人家想都不要想,根本买不起。
福特T型车起步就比别的车便宜一多半,当它降到200多美元时,美国千家万户齐刷刷进入了汽车时代。
T型车是简朴的交通工具,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皮实耐用。它一直卖了19年,模样一直没什么变化,车身颜色几乎一直只有一种黑色——就因为在制造时黑漆干得最快。美国人买辆T型车就一直开着,因为换新车还是换T型车,没什么新鲜感,把老车修修一样接着用。
降价、降价、再降价,福特T型车十几年没有对手,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把美国普通家庭带入汽车时代。但汽车普及以后,人们的心思变了,通用汽车公司瞅准T型车的软肋,发起了致命一击。
T型车把美国平民家庭带进汽车时代
1920年代,通用公司向福特独霸的平民车市场发起攻击。一方面让旗下的雪佛兰品牌车型不断降价,一方面推出“年度车”策略,不停推出新款,汽车外观、内饰、车身颜色两年左右就换一波。这些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的汽车迅速抢走了T型车的生意,在坚挺了十几年之后,一代神车福特T型车终于被迫停产。
雪佛兰Capitol在1927年上市,这款车是把T型车挑落下马的得力干将
通用汽车已经搞明白一件事:
在大家都能买得起车的时候,人们需要的就不再是一个简朴实用的交通工具,他们想要自己的车比邻居和朋友们的更新、更靓、更高档。
通用汽车还努力让消费者们相信:
人的一生中不仅需要购买一辆汽车,而是两辆、三辆甚至更多。
如果你看过老傅此前写的两篇东西,是不是恍然悟出,这是要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过渡的节奏啊。
是的,但美国真正进入“消费社会”,是二战以后。
战后的美国进入了黄金年代,那么多汽车品牌,那么多汽车工厂,那么多条生产线,新车就像流水一样流出工厂。一款款新车争奇斗艳,消费者眼花缭乱——问题也来了,制造出这么多的新车卖给谁?
普利茅斯1958年的车型和价目,这个克莱斯勒旗下的汽车品牌已于2001年关闭
如果人们买一辆车就开到报废,就像开T型车那样,根本不需要造出这么多新车。但消费社会自有消费社会的门道,一方面人们开始攀比谁买的车款式更新、档次更高;另一方面,通用汽车发明的汽车换代、改款变成了汽车界的常规操作,各汽车公司开始暗地里操纵汽车的淘汰周期。
汽车几年一换代合适?
不换代有不换代的好处,开发一款车一直生产下去,成本可以降到很低。看看福特T型车,从800多美元一直降到200多美元,十几年售价降了几倍。
亨利·福特的梦想是让普通人也能开上汽车,但他没有意识到:“普通人其实一直都在渴望变得不普通”。
在买不起车时,人们需要廉价和实用的车;一旦大家都能买得起车,人们就要攀比嘚瑟,汽车必须不停地出新款、加配置、上档次才能追赶上人们的欲望。
让汽车快速换代,能力不是问题。早在1920年代,从决定开发一款新车,到新车开进经销商的门店,通用汽车公司只需要两年就能完成。当然,当时所谓新款车,主要是换个车壳子。
现在开发新车要复杂一些,不过各汽车公司都用上了模块化平台,开发一款新车,快的不到两年,慢的也就三四年。
但汽车换代也不是越快越好。因为新车研发是花钱如流水的行当,一款新车研发成本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二十亿,要是搞出一款新车不多卖几年,本钱都赚不回来。
换代时间太长,会遭消费者厌弃;换代时间太短,又赚不到什么钱。平衡来平衡去,各汽车公司给汽车定的换代周期稳定在五到七年 。这个间隔还是让人感觉比较长,那就每隔一到两年来个小改款,加点小配置、换个轮毂样式,就可以当年度新款发布了。
各汽车公司的重要车型都有稳定的换代周期
五到七年,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若有所思了?
对头,人们买新车后,觉得五六年就该换掉的根源就在这里。你觉得自己挺精明,实际上都是汽车厂商算计好,并且通过各种办法灌输给你的。
通过给汽车换代,再辅助于广告和媒体的宣传渗透,汽车公司强行制造了汽车“过时”的假象。汽车技术确实在进步,但速度哪儿有那么快,除非恰好赶上换平台,两代车之间不会有太大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车壳子。
汽车产量一直是过剩的,如果不想办法让人们换掉手里的车,新车根本没办法卖出去——这才是汽车换代的基本逻辑。
汽车的产量一直远远大于实际需求
汽车频繁换代并促使人们淘汰手里的汽车,有好处也有坏处。
第一个好处是:新车可以源源不断地给汽车厂商创造利润。
第二个好处是:快速的更新淘汰,实际上等于把汽车的整体产量放大了若干倍。产量大,成本就会降低,再加上汽车厂商之间激烈的竞争,我们买车越来越便宜。你一定有感觉,这年头好像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只有汽车在降价。
第三个好处是:可以刺激经济。一旦经济不太景气,有关部门就会出台一些政策,比如旧车淘汰补贴、新车购置税减免、环保政策升级等,无非是加快旧车淘汰,刺激新车购买。
坏处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是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大量能正常使用的车被无情地送到报废场拆成一堆废铁。
其次是会加剧环境污染和能源负担。旧车回收拆解有污染,还要消耗社会资源;新车制造更是涉及钢铁、橡胶、玻璃、油漆等重污染行业,还会消耗大量能源。
对于车主来说,五六年就换车未必是划算的,不信咱接下来算算账。
五六年换车划算吗?
汽车厂商的理想是,人们能快速淘汰手里的汽车,不停地买他们的新车。按理说,他们可以把车造得质量差一些,开几年就诸病缠身,不换也得换。但各个汽车品牌之间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核心之一就是比拼谁家的车质量好。所以,实际上汽车的耐用性是在不断提高的。
现在的汽车寿命有多长?老傅曾专门写过几篇文章讨论此事(本公号首页回复关键词“汽车寿命”,可参看《一部车到底能开多久?》、《一辆家用车最少能开18年》),好好保养维护的话,汽车“经济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0万公里。
不少大众老甲壳虫仍顽强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什么叫“经济使用寿命”?就是车况不错,没啥大毛病,偶尔修修车也花不了几个钱的阶段。除非是上当受骗买了某品牌双离合版本、某品牌CVT版本,正常的汽车不至于只开五六年就进入体弱多病的衰老期。
中国私家车如果开到30万公里,一般需要20年以上;就算环保政策收紧,开到15年不淘汰还是没问题的。买辆新车,开到五年左右,卖二手车时一般只能拿到原车价的一半甚至更低,而车的经济使用寿命至少还剩余三分之二。
开五六年换车划算吗?从实用角度看,肯定不划算,等于你花了一半的钱,只买了三分之一的东西。
但在消费社会里,账不是这么个算法。
这年头,人们不是为了实用而买车,而是想买一个能正确表明自己阶层和身份的符号,或者说,是想用车给自己贴个标签。这个标签永远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时常更新。如果你好多年都不换车,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年你混得不咋样呢?
汽车是车主的身份标签
实际上,很多人五到六年换车,不是车不好用了,而是觉得该向外界刷新一下自己的形象了。汽车是昂贵的消费品,两到三年刷新一下,成本太高;七八年刷新一次又觉得间隔太长,五到六年是大家普遍觉得合适的一个周期。
看到了吧:汽车厂商想让你五六年换车,好赚新一轮的钱;国家认为又过了五六年,你该为经济做一次突出贡献了;你自己也觉得又过了五六年,必须刷新一下自己的形象了。什么叫不谋而合?这就是。
咱们刚刚进入“消费社会”,汽车就等于我们面向社会的一张脸,总不换车对别人不好交待,对自己也不好交待。没几个人买新车后,打算一直开到20年往上——打算开10年的已经是非常务实了。
所以,想换车就换车吧,不用假装思考什么时候换车更省钱。你换车,只是你不想再开手头这辆车而已,真想省钱,你就买一辆车,把“经济寿命”开完。
老傅眼光独到,10年前趁改款时扫尾货买了这辆丰田雅力士。为什么这种当年没多少人喜欢的冷门车,多年后反倒成了保值神车?很简单,新车讲门面,二手车讲实用。雅力士的牛逼之处,就是故障率极低,耐用性极好,老傅的雅力士已经10年半,车况gang gang的,开着跟刚买到手的时候没啥区别,不吹牛,轻松再用10年小意思。文/傅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