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过度关爱”,北大留美学生12年春节不归?
这是月方客厅的第318篇原创文章!
文丨月方
以下来自网络:
事件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以下来自月方客厅:
我细细看了王猛的万字长文,用“过度关爱”来描述其父母似乎并不是王猛所愿,他更愿意用“过度控制”来描述其父母。
父母对王猛如何控制?
王猛在万字长文中列举如下:
一、上小学的时候,在一个要求统一穿短裤的节日里,母亲强制王猛穿长裤,即使王猛带着短裤备用也不可以。导致王猛去学校后被老师狠批。
二、不听孩子意愿,父母强制王猛在一个不喜欢的单位内学校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王猛成绩优秀完全可以去外面好一点的学校念书,而王猛母亲以一个理由就坚决否定掉了,那个理由非常自以为是:“你太小,受不了外面学校的激烈竞争。”
三、孩子长大了,念大学、出国留学,这过程中,父母一直动用关系,用“熟人”来代替对王猛的管教。每一次熟人安排都令王猛万分反感。
四、父母从来不听孩子的苦楚,认为被欺负被孤立被指责都是应该的,你应该学会和“任何人”相处。
五、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带他去买最便宜的衣服,并告诉他:“北大都是人精……你不行的……”当得知一个点头之交的人家的儿子也去了北大,母亲对王猛说:“这个人喜欢告密,你在大学老实点。”之所以要这样强调,王猛母亲就是希望王猛多去接触在北京的大姨。
六、最关键一点,王猛的父母从来不觉得自己错。所以王猛才写了上万字的控诉信。
王猛的写文行为,网友这样描述:
一只鸟儿冲破主人的鸟笼飞向外面的世界,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单飞,他飞回来告诉主人:我可以做到!但主人觉得他不可以。鸟儿只好在家的周围拼命盘旋哀鸣,他只是想听到主人对他能力的承认,而主人偏——不——承——认!
好幸酸!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其实很普遍。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方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帜。他们时常被自己感动得涕泪交流。一点也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上次听秦老师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孩子喜欢物理,老爸偏偏认为物理没出路。于是,逼迫孩子选了另外的学科,上了一所爸爸喜欢的大学。
大学四年,孩子对自己彻底放弃了,整天打游戏,玩,挂科。
父亲急了,采取各种手段、方法,儿子就是不学。
最后双方让步,老爸同意他毕业后可以考物理研究生,考不上就去爸爸安排好的单位。
丢了四年物理,却拼命想考研。爸爸想,考不上就乖了。
结果,这个儿子,凭借一腔热情以及奋不顾身的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投奔了敬仰的导师。
其中的艰辛,只有这个儿子自己体味了。
我们谈到的是皆大欢喜。暗地里,我替这位老爸捏了一把汗,他整整阻止了儿子四年!通常只有冤家才会做的事,偏偏发生在一个爱儿子胜过一切的老爸身上。该有多恨才会去阻止一个孩子对一门科学的热烈向往啊!这是亲爸吗?
还有一种孩子的噩梦是这样的:你身边有一个人,无论你做什么她都要纠正一下,并且让你必须按照她的来,否则不罢休,一点小事的纠缠都要发展到要么你死要么她自己去死的地步。(武志红)
诸位,你们碰到过这样的家长吗?
这样的家长一般会在你准备辞职的时候,天天不厌其烦用各种理由试图说服你;
在你不想生二胎的时候,想尽办法来说服你、还动用身边一切裙带关系在大小聚会饭桌声讨你;
在你宅在家里的时候,觉得你该出去多走走对身体有好处、在你决定运动开始跑步的时候,又觉得你运动过于剧烈对身体很无益。
……
总之,你必须是他头脑里的小人儿,他想到东就朝东去了、想到西就往西奔了,否则都是不好,都会让他很焦虑很焦虑很焦虑。
还有一种家长,认为你就是他的附属品(他都不知道他这个陋习啊),想骂就骂想打就打。
你谈朋友没有告诉她?那不得了了,追到学校,辱骂对方祖宗十八代;你同学聚会喝了啤酒?好好,把你吊起来打,让你下次长记性……
他们眼里的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心里没有孩子、只有自己。
上述事件中的孩子最后远走他乡,再也不跟父母联系。其母亲去世的时候,辗转找到她,告诉她“妈妈去了”,她很冷漠地回一句:“死了就死了吧!”
很薄凉,是不是?但孩子说:“都是他们逼的……”
如果父母一定要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限制和规定子女的发展,结果往往成为一场灾难——孩子要么孩子废了,要么飞了。
抓得越紧越会失去,亲子关系也是如此。
月方的话:
Hello,这是个很“变态”的话题。
一般父母的观念很难改变,他们本就是需要被治疗者。
不好的亲子关系,最完美的走向是:长大成才的孩子用自己的学识去完善这种关系,带领关系往良性发展。当然,很难,首先孩子要真正强大。文中的北大留美学子还没有真正强大吧?希望他通过审视自己、审视父母而强壮起来。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啦,大家可以翻过去看看(既要摆脱父母,也要努力不对孩子掌控),如果有收获我将感到万分荣幸。
今天第二条推送也是有关亲子关系,电影中的母亲是个从未接纳过孩子的戏精妈妈,是部发人深思的影片。
感谢您如约来到月方客厅!
2月9日(下周五)早7:00再见!
感
谢
阅
读
感谢点赞、感谢转发、感谢赞赏!
我们的公众号自定义底栏有了“参与打卡”,想参加的朋友同意下列规则再加底端微信yczxzyf进群:
END
言语传万里
愿我的语言能够产生互爱与理解。
愿它们美如宝石,
丽如花朵。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
月方个人微信:yczxz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