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鄢陵县南坞镇一中语文教研组举行听课活动

鄢陵县南坞一中 刘浩

3月20日上午第二节,在南坞镇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李翠菊的组织下,本学科的全体教师齐聚八(4)班教室,听取常银磊老师执教的语文课《社戏》。

《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的文章。《社戏》选自《呐喊》,充满诗意温情的《社戏》为什么偏偏出现在《呐喊》中呢?探究这个问题,还是看一看《社戏》的全部内容吧!

常银磊老师运用关键词阅读法,从“乐土”起,将文本从美景、趣事、淳人、真情四个方面解读,顺利实现了长文短教。把关键词的切入点换成了标题“社戏”二字,打乱以前从“景”到“事”到“人”再悟“情”的这个顺序,变成了从“事”到“人”再到“景”,最后悟“情”。

一件有波折的趣事,一群有情味的乡人,一幅有特色的美景,在各个环节中将学法和写法贯串进去。常银磊老师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积累更多的素材,真正实现文本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联通与融合。

看社戏是文章的中心事件,但社戏真的好看吗?常银磊老师通过启发诱导,学生很快从文章中找出了关键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于这个关键句,学生敏锐地感受到作者的喜爱、留恋之情。

在指导学生的朗读中,常银磊老师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词句的重音,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整堂课就是从这个关键句生发开来,由那夜看的几个角色的戏到为何不主动离开以及看戏前的期待和看戏后离开心情串联起课文的内容,在比较中来体验作者这都市人的乡愁。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常银磊老师以分析文章的“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为主线来展开。讲述了一切的人、景、事、情都由戏而起,戏不好看,但是“我”却感受到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豆不好吃,但是“偷豆”却“偷”出了淳朴、童趣、真诚和无私的友谊。

在评课过程中,大家觉得:常银磊老师讲的这节课,抓住文章叙事艺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叙事美的特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常老师准确把握教学动态,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有助于实现让学生了解风土人情的教学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