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俊:《主体教育论》

王道俊:《主体教育论》

2010-01-29 09:08

  成果名称  主体教育论 
  成果类型  著作类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一、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一)篇章结构 
  《主体教育论》一书的主旨在于,寻求一种立足于时代特点和我国社会走向以有效地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教育学理论。该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哲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概念为自己的理论武器,从教育的领域来研究教育活动主体,研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的主体性,研究学生主体在其对象性的学习、认识与交往活动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主体间性。它从人的现实生活和我国社会的现实实践出发,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揭示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主体的学生的个性素质及其教育生成过程,阐明教育主体和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更新教育素质,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而和谐进步中的积极作用。为了实现此目的,本书围绕教育观念和教育思维方式、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教育研究方法四个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层面主要探讨了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儿童个体发展与教育、人的历史发展与教育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教育活动层面主要探讨了教育活动目的、教育活动过程、教育活动的评价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教育事业层次主要探讨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与相对教育独立性和超越性、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制度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教育管理体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教育研究方法层次,主要告诉人们主体教育论不仅有科学的方面,而且有人文的方面,不仅要有事实判断,而且要有价值判断,寻求教育规律、规范、艺术的统一,就要求对现实比较流行的实证研究方法作某些调整和补充。自此,《主体教育论》一书完成了对主体教育理论的系统构建。 
  (二)基本观点 
  1.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一般指有健全意识、能够能动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学生主体,则指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人,主要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个体。他们虽然处于发展之中,但与成人-样,是能够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主体。 
  2.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的根本特性。学生主体有多种特性,一般具有整体性、能动性、独特性、发展性等。主体性并不是主体各种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结晶,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教育主体,就必须了解它的根本特性。 
  3.教育的主体性既是教育的本质特性,又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保证。教育的主体性体现了教育的特殊功能与本质力量,是微观教育与宏观教育运行的核心与动力。学生的主体性需要靠教育实践来培育、弘扬、规范、定型,从而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但是,实际上又并非任何一种教育实践都能最佳地培育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具有主体意识的教育才富有这种功能。为了有效地培育与弘扬人的主体性,就应注重研究教育的主体性。教育的主体性包括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和教育管理的主体性两个方面。 
  4.主体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为了引导学生成长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目的除了对学生个性素质作出规定外还需要处理好社会依存与个人自主(社会实现与个人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现实自我与期望自我、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5.加强自我教育是提高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为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提高其主体性,不仅需要教育,而且需要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在社会或教育影响下学生主体以自我为对象,自觉地为改善自身的品德、才智、审美、体质而进行的活动。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一)主要创新 
  作为国内主体教育的开创性研究,本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首先,本研究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学生是教育主体"这一命题,这在改变了人们对学生地位认识的同时,也使教育学摆脱了长期"目中无人"的尴尬局面;其次,本研究首次提出和论证了"教育的主体性"这一命题,这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找到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给现实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再次,以主体教育理论作为改造教育理论的依据和基石,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体系的改造和构建起到了重要的突破意义;最后,本研究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对促进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化有重要启示。 
  (二)学术价值 
  主体性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形成了一系列新命题,丰富了教育理论,提升了教育学学科品味,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来说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其理论价值具体表现为: 
  1.教育视域中人的认识的转变。主体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的兴起,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人,特别是重新认识青少年儿童学生,真正认识到他们才是教育的主体、主人与重心。教育不应以知识、技术、工具器物为本,而应以人为本,真正尊重、关爱学生,启发、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茁壮成长。 
  2.人的教育认识的转变。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培养能动的社会主体,具有独立个性和主体性的现代人,必须根本改变传统受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能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最主要的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呵护和弘扬学生的能动性。于是我国一系列深刻变化开始发生了。 
  3.人与教育、社会三者关系认识的转变。传统教育以社会为本位,视政治、经济为社会根本;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与工具,它的作用指向人;至于人,虽然也讲人不是环境与教育的消极产物,他能改变客观世界,但具体论述,尤其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则总是坚持:社会决定教育,教育决定人,这似乎已成金科玉律。这种单向度的机械决定论,必然导致教育的附庸化、工具化、制度化、简单化与窄化,扭曲了教育的本真特点与整体功能,压抑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严重影响了教育的作用与质量,也必然使其造就的人工具化、奴化、物化,成为因循守旧、不思创新与变革的庸人。主体教育的理论的兴起,强调以人为本,弘扬人的能动性,使三者间的单向决定关系在认识和实际功能上逐步发生了变化。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论方面,主体教育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事实分析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在理论思辨与实验探索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主体教育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主体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对主体、主体性及主体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2、实验研究法。采用实验法来印证、提升主体教育理论,注重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是本研究的一大特色。3、历史研究法。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过跨时代、跨地域的教育问题和主张,主体教育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有分析地批判吸收,最终形成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理论。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主体教育论》一书出版之后,被国内很多大学图书馆收藏,一些大学把该书作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必读书籍。与此同时,主体教育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力,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就从政策层面上肯定了主体教育思想的价值和地位。 
  随着主体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主体教育开始向学校教育实践渗透,理论正逐步转化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或以主体性教育直接命名的教育实验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在中南地区(主要是湖北、湖南)进行的主体教育实验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当年一些有成效的整体改革实验学校,由于注入了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想,也很快在主体教育实验中取得成效,而最值得自豪的成效,是实验学校的教师和校长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教育价值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和对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体系的看法,一种新的学校理念正悄悄萌生。 
  成果社会反映 
  《主体教育论》一书是王道俊和郭文安两位先生多年来对主体教育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的结晶。主体教育理论是一种以解放儿童为旨归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教育学理论,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力,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就从政策层面上肯定了主体教育的价值和地位。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主体教育论》一书的相关研究成果自发表后,国内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等刊物还对部分成果进行了全文转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一文被《新华文摘》1989年第12期全文转载;《试论教育的主体性--兼谈教育、社会与人》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1年第3期全文转载;《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2年第11期全文转载;《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的几点认识》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6年第9期全文转载。《主体教育论》一书的研究成果被教育学界的学者广泛引用。据不完全统计,有些成果的引用率达上百次之多。 
  成果获奖情况 
  2008年获湖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