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回渔沟
早春二月回渔沟
□朱金林
政府一声令下,百姓一呼百应。堂弟金平在电话里告诉我,二月初六,就有人行动了,要我在3月23日(农历二月十一)回淮,24号迁朱家几座坟。
我在3年前回渔沟,但想到马上又要回故乡,心情依然激动。淮安通高铁了,我决定从杭州坐高铁回淮安,真切体验一下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下午1时58分,高铁准时到达淮安东站。这是一座开张不久的新站,下车的旅客并不多,与繁忙的杭州东站相比,这里冷清多了,信步走到车站广场,与接我的堂弟汇合,赶紧请他给我拍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因为它是我首乘高铁回淮安的见证。开车来接我的还有渔沟老街坊费希,见到他格外亲切,去年5月18号在堂侄女的婚宴上见到他,时隔不足一年,再次相见。
堂弟在水渡口的新家我也是第一次进去坐坐看看。100多平米的港式住宅,令我耳目一新,从布局到装修都很不错,我只能用宽敞、明亮、舒适来形容这套房子。我对堂弟说:“这比住北京、上海强多了,你好好享受一下幸福生活吧!”堂弟听了,嘿嘿一笑,笑脸如早春二月盛开的桃花那样灿烂。
既然到了淮安,就得尝尝正宗的淮扬菜。晚上堂弟为我接风,并请来他的几位儿时好友来陪我。餐桌上有久违的软兜长鱼、平桥豆腐、洪泽小杂鱼等,兄弟、老街坊相聚,不用客套,大口朵颐吧。当然,再好吃,也得讲点斯文,注意点吃相,毕竟不是当年的饥荒年代了。
迁坟事比预想的顺利,一是天气助人,风和日丽,十分怡人;二是挖掘机施工,人力辅助,速度快;三是金平是此项要事的总指挥,由他组织现场安排,协调各方关系,一切井然有序。由于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办事三大要件,所以迁坟一事进展顺利,一个上午朱家故人的墓就迁移妥当。顺利办妥了一件大事,大家都很高兴,堂叔把午饭安排在渔沟小高酒楼里,那天朱家人围坐一桌,谈笑风生,十分开心。我坐在堂叔边上,问他是多大从镇江到渔沟的。他说:“13岁,来到渔沟上五年级,那时你还没上学,常带我到民便河边玩。”堂叔明年虚80了,这样算起来,他在渔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了60多年。他说很想在有生之年回镇江原丹徒县石桥头镇北埝吴村看看。我告诉他,要去尽快成行,堂弟金虎答应择日开车带他去老家看看。其实那个小村子已变成稻田,只留两间老房子,让熟悉这里的人有个念想,以慰乡愁。堂叔年龄大了,常拿着一张报纸坐在桌边看上半天,显得寂寞孤独。
按我的行程安排,趁这次回故乡的机会,到曾下放当知青的地方一一原渔沟公社彭堆大队11生产队看看。我们兄弟1969年从这里走向军营,已过去52年,只是在1976年春节前回过一次11队,看看那里的父老乡亲们。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45年过去,我由当时风华正茂的年轻军人已变成满头稀疏白发的老人。尽管早已听说当年的彭堆大队改成了什么村,当年的11队与父亲的老家那个村子一样都消失了,我还是想去亲眼看看这片土地,因为,我曾经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在这里有我的欢乐与忧愁,还有那些值得记住一辈子的勤劳、淳朴、善良的乡亲们。
午饭后,金虎开着轿车带我去彭堆。出渔沟南门,一条笔直的乡村水泥路展现在我的眼前,不用多想,这是政府惠民工程修建的村村通水泥路。因这条水泥路连个弯都没有,过去记忆中的路标不复存在,只凭感觉往前行驶4公里左右,不能再肓目开下去,停车问路。路东有一货棚,几位老人在那里打拍克。我礼貌地问他们这里是否是原彭堆大队,11队在哪里?他们热情地告诉,这里就是,不过彭堆大队和11队都没有了,他们用手指指西边那两栋房子说,那是原大队小学。我一听是小学,立马兴奋起来,因为,11队的地和小村庄就在小学西边一点。我们开车到小学门前停下,下车看看已经破烂不堪风雨飘摇的原彭堆大队小学。门口一副对联依然清晰可辩:坚持三个面向,培育四有新人。我想这口号应是“文革”后的。
向前走几步,眼前就是当年11队的农田,一大片麦苗,绿油油的,长势良好。小村庄果然荡然无存,只见远处有一排杨树,像战士,守护着这块土地。此时此刻,真切感到,改革开放40多年,城里人越来越多,农村人越来越少了,我眼前这片农田,几乎是一眼望不到边,只见田,不见房屋,更不见人。此时,耳边仿佛响起毛阿敏唱的那首《篱笆墙的影子》:“星星咋不像那颗星星,月亮也不像那个月亮,河也不是那条河,房也不是那座房……”一切都变得既熟悉又陌生了。
拍了几张照片,往回走吧。又回到刚才问路的地方,向他们打听一个同学,我告诉这位同学的名字,他们依然热情地说:“他在,有70多了,就住在南边那排房,要不要见见?”我想了想,50多年未见,见到也认不识了。他还住那么远,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们去找。我说不见了,谢谢他们的一片诚意。
返回渔沟,堂弟提议去看看老渔中,老渔中原址上,一栋大楼拔地而起,工地上传出隆隆的的机器轰鸣声,原来,渔中高中部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老校舍不见踪影。渔沟中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它是古镇渔沟的金色名片。渔中是我的母校,我衷心希望,母校再铸辉煌。
渔中高中部门牌“文昌路59号”
再回渔沟,看看老宅的房前屋后,大门上挂着把锁,透过缝隙,看到院内两棵桃树,桃花盛开,桃枝上长出嫩绿的叶片。在房后又见老邻居王教志。我此行目的他很清楚,热情握手,临别彼此祝福,挥手再见。接着去堂弟朱金山家看看,这也是第一次去他家里。他们夫妻二人,靠勤扒苦做,十分辛劳,终有回报,在圩河边盖起了大楼房,非常宽敞,这就是财产,也是鼓舞他们在小康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不停地夸奖他们,赞美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中国人民寻到了幸福梦,人民看到了新天地,这个新天地,更加宽广,更加美丽!
这时,正是夕阳下山之时,绚烂多姿的彩霞映红了半边天,整个渔沟古镇,沉浸在一片美丽的夕阳余辉中,古镇桃花,仰着娇态可掬的笑脸,迎着我这位远方的客人,不,是故乡人,迎风摇荡,婀娜妩媚。
作者简介:朱金林,江苏淮阴人,现年70岁,现居住在杭州。做过知青,是一名退伍军人,对部队生活情有独钟。喜欢写作,当兵期间就经常写作报道连里的先进事迹;现在经常写一些见闻,体会,感想等,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