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面试即兴评述2018-2019年热点案例梳理 【试题+参考答案】
编导艺考面试即兴评述2018-2019年热点案例梳理
【试题+参考答案】
(一)1、欺凌同学,北京 5 名未成年人被判有期徒刑
【试题背景】
2017 年 11 月 2 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肖志勇: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 1 年,二、被告人赵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 11 个月……
事情发生在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内,今年 2 月 28 日下午 3 点到晚上 10 点之间,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期间五名女被告人还脱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殴打视频,事后还在自己的微信群内小范围进行了传播;其中一名被害人,当天先后被殴打了三次。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目前仍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2017 年 11 月 2 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评论参考示例】
校园欺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欺凌不同于青少年之间偶发的打架等冲突,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具有长期性、隐秘性、双方强弱关系不对等等主要特征。在欺凌的形式上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表现为语言、肢体等方式的攻击,间接欺凌是指排斥、孤立、散布谣言等。
正常的打架一般没有什么恶意,就是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发生了分歧,他们处理问题,处理分歧的能力比较差,就采取动胳膊动拳头的方式,打完之后,很可能他们很快又成为朋友。而欺凌不是一种普通的打架,他是恶性的,恶意的,出发点就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来欺压别人,来凌辱别人,从中得到一些快感。
在校园欺凌案中,欺凌者和被欺凌领者其实都是受害人。校园欺凌对被害人而言,身体受到了侵犯,心理也受到了伤害,是一个被害人;对被告人而言,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被判处了刑罚,失去的是自由,失去的是亲人和伙伴的陪伴,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这个事件里面没有赢家。
之所以会出现校园霸凌事件,一是因为学校教育中,在法制教育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法制教育未能深入开展,或者只是停留于表面。二是学校在处理以往类似的校园霸凌,往往只是简单的处分,缺乏后续的引导和法制关怀。三是部分家长对孩子缺乏关注,甚至在他们看来, 小孩子之间的这种行为,因为他们还小,是“不懂事”的行为。当然,未成年保护法似乎也给了校园霸凌事件某种“保护”,“要犯罪,请趁早”称呼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种调侃。
解决校园欺凌,学校和父母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针对校园欺凌,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让更多学生知道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而不只是简单地给一个处分了事。平日家长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被欺凌者,父母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妥善处理,进行疏导。对于校园凌霸的实施者,家长也不要粗暴不要责难孩子,更不要不管不问,甚至认为这是“有出息”的表现。要通过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危害性。
2、严惩电影票房作假,让竞争“真”起来
【试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电影票房从 2003 年的 10 亿元增长到 2016 年的 457 亿多元。然而,繁荣背后,各利益方为了给影片增加曝光率、排片量以拉升票房,幽灵场、偷票房、虚报票房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 3 月 1 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不仅在电影创作和保护、艺人行为规范等方面立了“规矩”,还加大了对票房的监管和处罚。(12 月 13 日,新华网)
【评论参考示例】
票房是一部电影好坏的“晴雨表”,一部电影票房高,说明观众对其较为认可,才愿意花钱到电影院去观看。而票房不高,虽然并不意味着质量不好,但至少说明不“叫座”。可以说, 很大程度上,票房是检验一部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尺。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票房也成为了某些电影制片方的谋利工具,通过“票房作假”来获取利益。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 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严惩“票房作假”成为了一种常态,让票房竞争“真”起来了。
对于制片方而言,票房作假好处多多。其一,可以制造话题增加曝光,影响舆论倾向,试想一下,如果一部电影上映,网络上充斥着“某某影片票房突破多少亿”的新闻,观众心里肯 定有去电影院的冲动;其二,很多制片方通过上映前三天的刷票房行为,提高影院上座率, 制造数据,让新闻有内容可写,甚至雇佣一些水军在各处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上发帖发软文,提高影响力,从而让后续排片率更高。其三,刷票房与电影背后的资本运作一脉相承, 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大都是千万级别、上亿级别的,背后都有资本注入,投资者为了获取回报,通过票房作假来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延长资本背后的利益链条。
实际上,“票房作假”对于投资者而言,好处多多。然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却容易因为票房作假而陷入消费陷阱,花钱去看了烂片的情况不胜枚举。同时,对于整个电影市场而言,也是不利的,如果投资方仅仅通过“票房作假”就可以获取利益,那就不会在制作过程 中投入过多精力,更不会把更多的钱用于前期拍摄、制作中,而是花在了后期炒作上,这样出来的电影质量可想而知。
严惩“票房作假”让竞争“真”起来。对于电影市场来讲,只有票房的“晴雨表”真正发挥 作用,让“票房作假”没有生存空间,从而让大家把票房竞争转化为影片质量竞争,才能够 让整个电影市场回归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