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五形八法拳·桩功训练

以武学打开世界

少林五形八法拳的桩功训练,在拳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拳谚中讲“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未习打、先站桩;入门先站三年桩;练拳不练功、交手下盘松;练拳又练功、根基如山重,等等说法。通过这些拳谚所讲,不难看出,修习拳术对桩功训练的重视程度。通过桩功的训练可以达到身法稳固,气息顺畅,功法扎实、灵便,劲力顺达;同时又能起到调整身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及防病健身的目的。少林五形八法拳的桩功训练包括两部分,一为技击桩、二是功法桩。下面就将两种桩法系统全面的介绍给大家。

一、技击桩

技击桩是少林五形八法拳中较为重要的实战功法练习通过技击桩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武术基本实战的身形、体势有效提高在静止状态下实战预备势的正确形态,体验与对手之间的心态、距离、劲力的松紧,攻与防之间瞬间的起动,以及手法、身法、眼法、步法等实战具体基础因素相机配合及整体性观念的适度与规范。同时技击桩的训练还可以有效培养拳臂腰背、肩胯、胸腹、下颏、膝腿、足趾等关节,肌肉部位的劲力感觉,促进功放战术动作的突发与配合。通过规范、自然、静止、沉稳、平衡对撑性的桩功练习,并在静止与左右互换间的相互链接所体验出的实际训练效果,不仅可以身体重心在动与静之间得到明显加强,避免在训练和实战过程中出现动作不稳或根基晃动的情况,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有可以有效强化神经控制敏感度提高本体呼吸潜能。因此传统武术的修习者十分重视桩功的训练,桩功的技术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意识和体能相匹配的功法训练过程,看似简单平常,但只要通过长期持久的功法训练才能深刻理解并体验期中的实际意义。因此技击桩一直为武术技击家所重视。

技击桩(开山势)

1、动作说明

两脚前后开立,中间距离约等于本人较长的三倍,左脚在前,脚尖略内扣约十度,右脚成横向脚位,两脚屈膝成四六步(身体重心分配右六左四);上体直立朝向左侧,下颏内收;两臂成前后分开状,左手成八字掌曲腕立于体前,掌指朝上高与眼平,掌心内含,掌腕自然屈立正对鼻端,右手轻握拳,置于右下颏下方(拳距下颏约半拳距离),拳心朝内,拳面朝上,肘端沉劲,靠近上体,使其拳、掌前后相对,双眼微视左掌指端。

2、桩位与互换

待左势技击桩的训练达到规定时间或相应程度时,即可进行进步或退步换位训练。在进步换势时,后脚向体前迈一大步,仍成“开山势”技击桩姿势;如做后退步训练时,前脚位应向体后退一步成技击桩姿势,同时在做进、退技击桩训练时,其手位、脚位应做同步调整,双目始终威视前方手位。在进行“定位转动”训练时,一般均已前脚掌为圆心,后脚位为半径,进行左、右方向的圆形移动定位训练,上体姿势保持不变。

3、技术与要点

【1】“开山势”基本站桩姿势要规范、准确,掌、拳均不可僵滞,前臂不可挺直,肘部略屈;两肘端均有屈沉之意。应做到头顶身正、收腹含胸、沉肩坠肘、立腰合胯、足膝稳实、舌顶上腭、口齿微合。

【2】全身保持适度放松的状态,左右姿势持续静止练功的时间个不应少于15分钟左右,根据自己的情况左右调整姿势换位。技击桩站位高度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可过低以适中为宜。

【3】室内外练功均可,最好选择环境舒适、安静、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自身情绪良好的状态下练功。技击桩训练时间的安排,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在上午的9:00—11:00;下午的15:00—17:00为宜。

【4】意念与呼吸

由于技击桩的训练特点,故呼吸方式选用“逆势呼吸法”为宜,即吸气时全身放松,气息柔顺,气由鼻腔缓缓吸入体内,降至“丹田”(即腹部正中,肚脐区域,此时相应收腹);待感觉吸满后,即做短时“闭息”(同时配合意守丹田),做到吸气时轻柔、缓慢、深长,不努不憋,全身不做移动,精神内敛,神情专注;闭气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十至三十秒之间,定要循序渐进。呼气时,气由鼻腔轻缓呼出,似“丹田之气”传向身体四肢,此时全身部位在内气的催动下似有一种膨胀的感觉,腹部也较充实,气血似有充实于全身及四稍;待气呼净后,即可缓慢吸气,意念也随之由四稍缓缓向“丹田”处内收,汇拢聚中;全身各部位此时逐渐有意识放松,并“意守丹田”,此功法在一呼一吸、一开一合、一松一紧之间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并要做到舒适自然。

4、功理功效

少林五形八法拳桩功训练中的技击桩,是属于拳法实战桩功练习。这种类似“实战预备式”的功法训练,通过一定步型、手型、身型、方法、眼法的专项训练,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中,在呼吸与意念的配合下,经过相应时段的练习及可是身体局部或全身聚集能量的程度逐渐加强,同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气感”,使人体的经络、血脉在“气场能量”的作用下逐步得到顺畅,有效促进“气督血驰”的能力,,增强全身及四肢关节末梢的神经、肌肉、皮肤的感知度、内应力和反应力,从而进一步调整人体高级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功能平衡,为机能健康,为拳法实战奠定扎实的基础。

技击桩在具体实战过程中可以变化为多种实战预备式和不同的战术攻防形式,因此具备实战多变的特点。在实战训练中,技击桩的形态构成有利于在安全状态下捕捉战机,“开山势”技击桩是以侧身站位对敌,这样有利于相对缩小本身的目标,在有效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战术意图。左掌的适度前伸,可以有效的防护对手来自上、中、下、左、右诸方向的进攻,可以迅速利用沉、托、分、闭诸法进行防护,在进行压挂、格架、截化、抓缠、拖带、干扰等有效技术防御的同时,突发右拳迎击或反击对手。武术家们常说:“前手为虚,后手为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互为。”又讲:“前手一动谓之变,后手一动谓之箭。”这些都说明了右拳从胸前的“适机突发”,在拳法实战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攻击效果。

因此,在实战技击桩功的训练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外静内动,气荡丹中,中正安舒,神形自整的练功原则,使其“桩宜撑、体宜松、气宜畅、神宜凝”,逐步达到“气固身自稳,神静体自安”的理想练功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