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恺
马尼拉依山面海,风景旖旎,从飞机弦窗往下看,仿佛俯瞰印象派风格的热带雨林。至于海湾落日,就更是斑斓壮丽、得天独厚的世界奇观了。城市中心是黎萨尔公园。黎萨尔是著名的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领袖,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绝命之作《告别之歌》写于牢狱,诗成不久就被残酷杀害了。死时三十七岁,和他的诗以及诗篇完稿时的黎明一样年轻。《告别之歌》七十行,是一篇热爱生命、热爱祖国,诀别生命、诀别祖国的血泪文字。艺术珍惜并接纳血泪文字,《告别之歌》是菲律宾文学的光荣和骄傲,是国际文学选集不可或缺的珍贵篇什。再简洁的天空总归是天空,再精致的牢狱总归是牢狱:黎萨尔的囚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雕花小楼,可是那种压抑,那种局促,那种孤独,让人想到另一形态的奥斯维辛。驻足行刑处我听到灵魂的呐喊和响应呐喊的呐喊。如今,坐落于马尼拉市中心的黎萨尔公园是辐射向全国的一切公路的“零公里”所在——把黎萨尔和他的诗篇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起点,这对于文学乃至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精警独特的启示。在菲律宾大学参加菲律宾民族诗人弗朗西斯科诞生二百周年纪念会是一九八八年的四月九日。会上,一位木雕家走上讲台,双手举起自己的新作,那是一尊弗朗西斯科头像。他说,色彩黝黑是因为这块木头在森林中历经烈火。菲律宾的文学也像菲律宾的树木历经殖民地烈火但战胜了死亡。作为雕像而不刻眉目,并不是诗人没有留下形象,而是因为真正意义的诗超越具象跻身大美。他给作品刻了一副手柄,这样,艺术品就可以兼作武器保卫命运了。走下讲台,他恰好坐在我的旁边,我们便轻声攀谈起来。他说智慧往往贫困,他有一位同行为了糊口度日甚至沦为男妓。可是这位同行对待作品却像对待上帝:他宁可出卖肉体也不出卖艺术。木雕家在我的本子上写下:独立自由.黎萨尔。黑黑的皮肤,短短的头发,一身米黄色的布衣裤:生动质朴,好象热带丛林中的一棵树——不经过燃烧,怎么会对火焰拥有如此深切敏锐的感悟?作者简介
赵恺,祖籍山东,1938年出生于重庆,1955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后在苏北淮阴生活至今。创作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小说。曾多次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国际文学活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委,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一级作家,江苏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