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泰山藏几子?答案都在这儿

大家去岱庙,很多人是奔着去看龟驮碑,也就省内最大、名气最大的宋“宣和碑”。龟驮碑的出现历史久远,因为龟体稳固,善于负重;又有龟喻长寿,寓意万古流芳,所以庙宇寺院常见龟驮碑。按照中国传说,龟与龙、凤、麟并称四灵,乌龟的瑞兽形象更进一步,深入人心。

什么时候开始驮碑的龟改叫赑屃了?

从元代开始,在民间流传“龙生九子”之说,而六子赑屃同乌龟一样,善于负重。作为龙子,容貌也有了龙的特征,在头部出现了角、须等。所以在元代以前的龟驮碑中,碑座的石龟都是龟的自然形态,而元代以后的很多龟驮碑,龟形逐渐向龙演化。在岱庙,元之前的宋宣和碑是自然的乌龟,而其他后来的一些碑则有些变成了赑屃。

图:宋朝“宣和碑”碑,碑高925厘米,宽210厘米,重达四万余斤

图:宋朝“宣和碑”碑,驮碑的是乌龟

关于龙生九子的说法,有人说九子代表子多,并非只有九个,又有人说九子包括麒麟、望天吼、饕餮、貔貅等,说法不一。

明朝李东阳的的“龙生九子”,分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眦(yázī)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老四蒲牢(pǔ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屃(fùxī)
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eǐ)

让我们看看在泰山藏着哪些龙子?

除老大囚牛、老二睚眦外,其他七子均能找到,并且还有一个无处安放的瑞兽。

老三“嘲风”:

龙和凤凰所生,嘲风向往远方,喜欢探险,所以常被人们用来装饰殿角,既为宫殿添加神秘感,又能起到驱邪避灾,岱庙天贶殿上有嘲风。

图:天贶殿上的嘲风已经蹲踞千年

图:天贶殿的嘲风只能远观,无法端看。

天贶殿的嘲风只能远观,无法端看。上图是其他建筑上的嘲风造型,应该大同小异。

老四“蒲牢”:

龙和蛤蟆所生,生平好音好吼,常常蹲坐在洪钟之上。

岱庙内有一钟,名为碧霞元君护世弘济钟,铭文讲述碧霞元君的来历、诵经功德、善恶果报等,中间有神咒四言117字。洪钟之上趴着蒲牢。

图:碧霞元君护世弘济钟原在岱顶,现在岱庙

图:碧霞元君护世弘济钟上的瑞兽蒲牢

图:碧霞元君护世弘济钟上的经文

老五“狻猊”:

龙和狮子所生,狻猊的外形像狮子,喜欢闻烟火味,在佛座和香炉上常见狻猊。

图:碧霞元君祠的香炉,此前进香未留意该香炉,从造型上看顶部应为狻猊

老六“赑屃”:

龙和乌龟生所生,也称霸下,形象乌龟,擅长负重而行。

图:岱庙赑屃,逐渐有了一些龙态

老七“狴犴”:

龙与老虎所生,喜欢仗义执言,能明辨是非,有威风凛凛之貌,门上多见虎头形的狴犴。

未敢断定岱庙正阳门上的动物是否是狴犴,关于正阳门,有如下内容:

“如今正阳门门洞宽4.03米,进深17.7米,高4.97米,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是皇城的一种标志,象征着帝王的尊严”。

内有辅首表述,因有“狴犴辅首衔环”一词,所以“妄断”狴犴和辅首为同物。

图:岱庙正阳门,中间大门,“上镶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此处辅首推测为狴犴

老八“负屃”:

龙和龙所生,外形最像龙,对文字题刻充满兴趣。六哥赑屃背驮碑走,老八负屃常缠伏在碑首之上,石碑两边的文龙形象就是负屃。

图:碧霞元君祠香炉后的石碑,碑首缠伏两条负屃

图:碧霞元君祠香炉后的石碑,碑首缠伏两条负屃

老九“螭吻”:

龙和鱼所生,螭吻吞食万物,古人常常把它雕刻在屋脊处,以吞灾消祸。螭吻多与嘲风同居殿顶,一上一下。螭吻在房檐最高处,而嘲风常在群兽之尾。

图:螭吻与嘲风一上一下,螭吻在房檐最高处,而嘲风常在群兽之尾

以上为泰山藏着的七个龙子,仍然还有很多谜团待解。比如岱庙天贶殿前的防火大缸,大缸上的动物是螭首吗?也有人说螭首龙之九子的一员。

总之龙生九子是水众说纷纭,而大缸上的散水螭首好像充耳不闻,只是默默守护着天贶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