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诚:上甘岭一等功臣,深藏功名36载,立功喜报揭开他英雄身份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有这么一位英勇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他以一挺重机枪消灭400余敌人,还奇迹般击落敌机一架。战斗中,他的肠子都被炸出来,可是却没有丝毫退缩之心,为了击退冲上来的敌人,他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将肠子重新塞回肚子,然后继续与敌作战。
退伍后,整整36载,他没向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人透露过自己堪称传奇的战绩,也没向党和国家提出过任何要求,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要求。他脱下军装后,深藏功与名,默默无闻扎根于农村,像普通人一样辛勤劳作,为一日三餐而四处奔波着。
然而,就算是默默无闻,他为国为民之心却从来没有任何改变。见村民出行不方便,他不惜为儿子留下一笔“巨债”,举债修路;见村民生活困难,他就用24年的时间用养蚕的技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隐姓埋名36载,无人知晓他曾经的丰功伟绩,他也从未向任何人提过自己的荣耀。直至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在一系列巧合下被发现,他那堪称传奇的战绩才为天下所熟知,并获得了本来就属于他的身份和待遇,此时的他却已是年逾60。
他很普通,他只是抗美援朝中百万志愿军中的一位平凡的战士。但他却又不普通,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英勇杀敌,悍不畏死,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向世人诠释了中国军人敢于牺牲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军人的赫赫威名。
这位普通却又不普通的英雄战士,就是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蒋诚。
蒋诚
蒋诚,原名蒋启高,1928年12月出生在今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广福村一个贫穷家庭,一家父母、兄嫂、弟弟、侄子七口人全靠2亩土地赖以生存,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为缓解家中的生活压力,从懂事那刻起,蒋诚就同自己的父母一起下地辛勤劳作,用自己的汗水为家中赚得一份口粮。
但是,蒋诚的家毕竟只有2亩薄田,纵然蒋诚和他的父母很努力,很勤劳,终究也没能改变家中贫穷的局面,只能是暂时维持温饱,其他的什么也改变不了。所以懂事的蒋诚为此一直都在努力着,渴望着有一个能改变这个贫困家庭命运的机会。
很快,一个机会就来到了蒋诚的面前。
1949年12月,解放军来到了成都,并在炮火中解放了成都。也就是在这一年,21岁的蒋诚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因为他深信我党领导的解放军是能带领穷人走向富足生活的正义之师,所以为了改变自己的家庭,也为让更多跟他一样的家庭摆脱贫穷的命运,他毅然决定加入解放军,成为解放军第11军31师92团1营机炮连战士。
参加人民解放军后,他就改名为“蒋诚”,意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军队领导看望一等功臣蒋诚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次年1月,蒋诚所在11军31师划归即将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第12军,不久蒋诚升任机炮连副班长。3月21日,蒋诚随12军入朝参战。
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记载,1951年4月22日至1951年11月,蒋诚所在的第12军先后参与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等战役,大大小小经历了400余次战斗。
期间,蒋诚跟随第12军英勇奋战,是屡立战功。回忆起这段战斗经历时,蒋诚说:“不停打、打、打!要消灭所有敌人!”打、消灭敌人就是蒋诚关于这场战斗的全部回忆,可见当时战斗的残酷与激烈。
1952年6月,蒋诚因在战斗中表现优异,在战友张云的介绍下于朝鲜金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
历来我党对于入党的要求都是严格的,每位党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能入党的都是革命意志坚定,表现突出的好同志。
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有资格火线入党的,也就只有那些英勇奋战的志愿军战士。蒋诚从入朝参战到火线入党,只用了短短一年零三个月,可见他在朝鲜战争上的表现真的很优秀,是一位英勇的战士。
11月,蒋诚迎来了一生中最难以忘记和释怀的战役—上甘岭战役,也就是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残酷战役中,他荣立了一等功。
英勇的人民志愿军
1952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挽回在朝鲜战场上的劣势,实施“摊牌行动”计划,希望螚将志愿军从597.9、537.7高地赶出去,从而在战场上赢得一些主动权。
10月14日四时,美军调集300门火炮、27辆坦克和40架飞机,开始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高地发起进攻,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六发,轰炸很是猛烈。
在猛烈的轰炸下,人民志愿军虽然有防空洞的庇护,可却也是饱受折磨,不少志愿军战士牙齿都被磕掉,甚至还有一个17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战后很多幸存的志愿军战士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都不约而同用地狱来形容此景,其恐怖由此可见。
此时,我人民志愿军负责抵挡“联合国军”疯狂进攻的,就是志愿军第15军45师。45师在半个月内击退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无数次进攻,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45师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有5600多位志愿军战士壮烈殉国,全师27个步兵连有16个被打光2次后重建。
为攻克597.9、537.7高地,美军可谓是下了血本,原本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范弗里特在实施“摊牌行动”计划时,打算仅用美国第7师和韩军第2师的2个营,以伤亡200人的代价完成这个任务,可是因为我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奋战,美军只能是不断增兵,见美军增兵,我军也增兵,就这样上甘岭战斗渐渐演变成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
此后,美军先后调集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烈进攻。
45师所部虽然誓死不退,顽强抵抗,无奈实力相差悬殊,抵挡半个多月后,上甘岭537.7高地陷入绝境,该高地4个连仅剩24人退守七号坑道,且连续11天断水断粮。
危急时刻,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再次增兵,阻止美军占领上甘岭。11月8日,蒋诚所在92团,驰援上甘岭,冲上了朝鲜战场最危险的战斗最前线。同时,军部还命令92团备战3天,3天后反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是在这场事关整个朝鲜战局走向的残酷战役中,英勇无畏的蒋诚立下了不世奇功。
战斗过程中,英勇的蒋诚操纵着一挺重机枪,完成了歼敌400余人,击毁敌重机枪一挺的战绩,更甚至他还用一挺机关枪击落了低空飞行耀武扬威的美敌机一架,及击伤美敌机一架,完成了机关枪打掉战机的这一战场上少见的壮举。
晚年蒋诚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他们防守的阵地遭到敌机轰炸时,他扛着一挺机关枪就跳进了一处深坑,“我站在坑底,把机枪架在坑上头,就开始打,也不管打不打得到。”“1架敌机要轰炸我们,它冲下来,我就打它的头;它飞过去,我就打它的尾巴”。
第1架敌机飞来时,蒋诚瞅准机会端着机关枪就快速打出来3个短点射,当即就把目中无人的敌机的驾驶舱盖打碎,敌机飞行员见状吓得连忙升高,加速逃离战场。
当第2架敌机飞来时,蒋诚又快速打了几个连射,由于当时我军根本没有制空权,且防空武器又少之又少,所以当时负责轰炸的美军飞行员经常是有恃无恐,耀武扬威地进行低空轰炸。
此时,第2架飞机就同往日一般,也是低空轰炸,俗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蒋诚打出的点射就给了这架飞机一个血的教训,子弹打中了飞机的发动机和油箱,被击中的敌机瞬间就冒起滚滚浓烟,坠毁在了附近的一个山沟里。
其余敌机见状,纷纷升起高度,急忙扔下仅剩的弹药,然后匆忙逃离战场。
这次战斗,蒋诚打出了约250发的机枪子弹,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
晚年蒋诚
在志愿军司令部给蒋诚的一等功受奖说明中,志司就写明了蒋诚在战场上的功绩: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于上甘岭战役中,配合反击坚守五三七点七高地战斗里,该同志发挥了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班里在严密敌炮封锁下,熟练地掌握了技术……击落敌机一架……以重机枪歼敌四百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有力地压制了敌火力点,封锁了敌运输道路……”。
战场上,勇猛的蒋诚是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同时蒋诚也身负重伤。“他原来说过,肚子被打穿,肠子流出来了,他就自己把肠子塞进肚子去,还要打!”蒋诚的妻子陈明秀这样说道。
蒋诚的右腹部,至今还有一道6厘米深凹进去的疤痕。我们无法想象,蒋诚在肠子都流出肚子的情况下,是以何等的意志将肠子塞回体内,又是以何等的坚毅,在受到这么严重伤害的情况下继续同敌人顽强抗争。这等意志力,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因蒋诚的存在,我军得以压制敌火力点,阻缓敌人的冲锋,从而大大减少了我军的伤亡,并减轻了我军的防守压力。正如战后志愿军司令部给蒋诚的立功奖状所说:“身负重伤,还不愿下火线,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务,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上甘岭战役中勇武的表现,卓越的战绩,让蒋诚是获得了一等功这一军人至高荣誉。
1953年12月,在朝鲜战争上表现很是优秀的蒋诚升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班长。1954年,蒋诚载誉归国。
随后,蒋诚随31师驻扎在浙江江山市。12月,蒋诚在营房建设中再次荣立三等功。“班长、党员蒋诚同志是上甘岭战役中的功臣,在这次营建任务中,保持和发扬了过去的荣誉,表现吃苦耐劳,肯钻研技术,对工作负责,真正起到了一个班长的作用。”这是组织给他三等功时的评价。
1955年2月10日,立下赫赫战功的蒋诚光荣退伍,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军营和战友。退伍时,蒋诚的行李中仅有1套便衣、1双鞋袜、1条毛巾、1块肥皂、16尺布票,及被他细心保护着那数枚军功章。
回到家乡后,蒋诚从来不以功臣自居,深藏功与名,过着比普通人还普通的生活。蒋诚从来不跟任何人提起自己曾经那光荣岁月,连自己的亲人都未透露半句,
“我们只晓得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不晓得他立过那么厉害的战功!”蒋诚的侄子蒋仁先这样说道。对于伯伯蒋诚曾经的辉赫赫战功,他们是一无所知。
“爸爸的几个奖章我看过,但都是纪念章,没看到军功章。”蒋诚的儿子蒋明辉这样说道。为了不让家人知道他曾经的荣耀,蒋诚是将代表着自己赫赫战功的军功章秘密存放着,不让任何人知道。
蒋诚也没有向党和国家提出半点要求,原本以他的功绩,退伍后国家是一定会妥善安排的,会给他一个体面的工作,可为了不麻烦党和国家,蒋诚没有找过任何一个相关部门,就是默默无闻的在家务农,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养家致富。
1964年4月,蒋诚因精湛的蚕桑养殖技术,被临时调到隆兴乡从事蚕桑工作,这份临时性的工作,蒋诚一干就是24年的时间。几十年间,曾经的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就这样隐姓埋名,以最朴实的生活方式,归隐于乡野,辛勤劳作。
接受采访时,记者问蒋诚当年退伍后为什么没有找组织安排一个工作,“打了那么多仗,我那么多战友死了、残了,我还活着,就觉得已经非常幸福。”蒋诚这样说道。是的,在老一辈革命的眼里,他们参军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能让成千上万的穷人过上安定的生活。当国家走向安定,走向繁荣时,他们就果断脱下军装,深藏功与名,继续过着普通的生活。
然而,一旦党和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总会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站出来,尽自己所能为国排忧解难,蒋诚亦是如此。
1958年至1963年,蒋诚参加了湘渝铁路江津白沙珞璜段的建设,任中队长,并获西南铁路建设纪念章一枚。
2014年,蒋诚老家广福村计划发展油橄榄种植项目,已86岁的蒋诚听说这件事后,深信只要是组织号召的,就绝对没有错,所以在村民还在犹豫的时候,他第一个砍了自家已挂果柚子树,将土地交给组织。之后,蒋诚主动召集村民开动员大会,向村民详细解释组织的用意。就这样,仅3天时间,村民就同意在土地上种油橄榄。
假如没有1988年发生的那件偶然的事情,蒋诚也许就会默默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可是,似乎连上天都不愿看着蒋诚这位一等功臣默默走完这一生,蒋诚的光芒注定不会被掩盖,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世人知道了蒋诚的功臣身份。
1988年,原合川师范学校校长王爵英被县组织委派修撰《合川县志》。调阅资料时,王爵英意外发现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喜报中说道:“贵府蒋诚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恭贺蒋诚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一个县有立功喜报很正常,然而不正常的是这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备考”一栏,却被注明“由八区退回,查无此人”也就是说这份喜报并没有被送到功臣的家中,更没有被当地县组织所认可。
王爵英看后很是奇怪,当查看到这份喜报的投送地址时,发现写着的是“四川省合川县四区兴隆乡南亚村”,他就心生了一种奇妙的想法,想到会不会是地址写错。
为什么王爵英会这么认为呢?那是因为当时合川既有隆兴乡也有兴隆乡,同时蒋诚弟弟蒋启鹏曾是王爵英的学生,从蒋启鹏的口中,王爵英得知蒋诚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由此,王爵英就怀疑是不是立功喜报误将隆兴乡写成了兴隆乡,会不会立功的蒋诚就是蒋启鹏的哥哥蒋诚。
为了探得事件的真相,王爵英主动联系上了蒋启鹏,并与相关组织进行了核实。经多方查证和验证,最终深藏功与名30多年的蒋诚,他主动隐瞒了几十年的光辉战斗历程,被世人所熟知,以极其震撼的形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随着蒋诚一等功臣的身份曝光在世人的面前,蒋诚收到了一份由合川县人民政府在1988年9月23日签发《关于蒋诚同志收回县蚕桑站为工人享受全民职工待遇的通知》的通知,他得到功臣应有的待遇。
如今,蒋诚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搬进了县城居住,从而方便子女对他的照顾。
“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不给国家添麻烦”这是蒋诚坚持了一辈子的信念。他的功绩被世人所熟知,依旧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当子女以为自己的父亲会为他们,向国家要求将户口转成城市户口时,蒋诚却说国家还穷,我们不能给国家增负担,因此户口依旧是农村户口。
直至今日,已是93岁高龄的蒋诚,虽然已记不住包括儿子在内的所有亲人,可是每当电视里响起雄赳赳气昂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总会散发出一种不同往日的别样光彩。
深藏功名数十年,始终无怨无悔,英雄虽已经老去,但他的传奇却会永远被世人所铭记,直至永远。“英雄就是英雄,放在哪里都不褪色”英雄蒋诚的故事还会延续,延续,延续到未来。
谨以此文致敬战斗英雄蒋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因新中国有太多太多像老英雄蒋诚这样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才有我们今时今日幸福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