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验证故事序列(六)——超市的故事1| Thinker茶话
关于超市的交叉验证案例,笔者至少经历过5个典型案例,现把相关典型案例整理如下,这一篇是西部某家分行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回顾
A百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000万元,主营A县百货零售。营业面积1.4万平,其中自有营业面积1.1万平,租赁面积3000平,财报显示其收入为1.8亿元。经营模式主要为自营和联营,自营和联营的比例为8.5:1.5。申报授信时抵押物仅为自有营业面积的30%,评估价值为5306万元,申请授信3000万元。剩余70%已抵押同业,贷款品种为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贷款余额5500万元。
二、案例疑点
疑点一:公司报表显示其他应收款和应收账款占比较大。
按照常理看,百货公司的下游主要为终端用户,应收账款不会太多或者应收账款为零。申请人解释其他应收款为联营商户缴纳的保证金,申请人自营和联营的比例为8.5:1.5,因此联营商户的保证金占比不会太大。
疑点二:收入真实性存疑。
现场核实财务系统,财务系统显示其收入为1.1亿元(含税),而申请人提供的报表显示其销售收入为1.8亿元(不含税)。
疑点三:财务表现优于同类企业,且与商业氛围不符。
调查人员对比了同区域的两家同类型超市,申请人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同业。
但从调查现场来看,其商业氛围并不浓厚,申请人解释系因为工作时间,人流量较小。
疑点四:抵押物价值明显偏高。
抵押物为A百货经营场所的30%,而百货经营为整体经营,不易于分开处置。原整体购置价为6500万元,且购置期与评估期时间间隔期较短。因此,本次提供的抵押物价值评估值偏高(购置价30%折算不超过1950万元),且抵押物相对不好处置。
疑点五:贷款真实用途存疑。
申请人真实收入仅1.1亿元左右,已有存量授信5500万元,仍申请新增授信,其用途真实性不明,可能短借长用,存资金挪用风险。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交叉验证的使用。现场调查时,需多种方法核实企业的收入、关键财务科目、商业氛围、抵押物位置和价值等,通过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的勾稽来验证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
(二)需关注商业模式的应用。企业的定位决定了企业的上下游构成及结算模式,通过分析企业上下游的合理性也可侧面印证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