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124: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道:指儒家之道,具体说就是篇末所提出的“六艺经传”之道; 2、受业:传授六艺经传之业;受:通“授”,传授; 3、解惑:解答六艺经传之疑难; 4、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fú)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zhǎng)无少(shào),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闻道:听到和得知道理,指懂得圣人之道; 2、师之:“师”作动词,向他学习或拜他为师; 3、师道:学习道理,“师”作动词; 4、夫庸知:还哪里计较;夫:发语词;庸:岂,何。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师道: 此为名词,指从师学道的传统; 2、圣人:指智力和道德高于一般人的人;出人:超出常人; 3、犹且:尚且,还; 4、下圣人:低于圣人; 5、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6、是故:因此,所以; 7、益:更加、越发。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惑矣:糊涂啊! 3、句读:即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时书无标点,儿童从师,首先是学会断句分逗; 4、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5、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习其句读”),而遗忘了大的(指“感之不解”)。

巫医乐(yuè)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巫医:巫是古时祈神召鬼的人,同时也能为人治病;古时巫、医不分; 2、乐师:以歌唱奏乐为职业的人,古为乐官; 3、百工:各种工匠; 4、不耻相师:是说巫、医、乐师、百工有专门技艺的人,师傅弟子世世传授,继承发展,所以他们不以向别人学习为耻。

士大夫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

1、士大夫:士与大夫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阶层,主要由知识分子构成,后泛指官僚或有名望的读书人;族:类; 2、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相若:差不多;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谀:谄媚。

呜呼!师道之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1、复:恢复; 2、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齿:等列。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tán)(cháng)师襄(xiāng)、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常师:专门跟一个人学习;无常师,随时随地不断地向人们学习; 2、郯子 :春秋时小国郯国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少昊氏“以鸟名官”的问题; 3、苌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至周,曾向他学问关于音乐的事; 4、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师,孔子曾跟他学琴; 5、老聃:即老子,孔子曾向他问礼; 6、“三人行”句:《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专攻:专长;攻:研究。

李氏子(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yí)之。

1、李蟠:唐德宗贞元19年进士; 2、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也称六经;经传是指经书的本文和后人所作的“传”。如《春秋》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等; 3、不拘于时:不为当时耻于从师的风习所束缚; 4、嘉:赞许; 5、贻:赠送。

《师说》全文:

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fú)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zhǎng)无少(shào),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yuè)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xiāng)、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言触处皆师,无论长幼贵贱,惟人自择。因借时人不肯从师,历引童子、巫医、孔子喻之。总是欲李氏子能自得师,不必谓公慨然以师道自任,而作此以倡后学也。

(0)

相关推荐

  • 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师说》4(完结篇)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 今日预习《马说》+《师说》

    马说 [题解] 本文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倡导古文运动,是 ...

  •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师说韩愈[唐代]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huò)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

  • 古文观止:《师说》韩愈

    韩愈 字退之(768年-824年),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 ...

  • 古文观止:韩愈《讳辩》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讳辩 唐代: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 ...

  • 《古文观止》经典语录:你需要了解背诵的那些千古名句(收藏)|古文观止|进学解|天人之际|韩愈|云无心...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是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书名"古文观止"意思是"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 ...

  • 古文观止142: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shì),为唐宰相,与褚(chǔ)遂(suì)良.韩瑗(yuàn)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 ...

  • 古文观止141:韩愈•祭鳄鱼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1.潮州刺史:韩愈于元和14年(819年)元月上<论佛骨表>谏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同年10月移韩 ...

  • 古文观止140:韩愈•祭十二郎文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的侄子,因其在族兄弟中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老成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大哥韩会无子,出继给韩会作子嗣.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 ...

  • 古文观止139: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zhé)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 ...

  • 古文观止138:韩愈•送石处士序

    石处士:石洪,字濬川,洛阳人,德高望重,颇具才略,曾为黄州录事参军,后归隐洛北十年之久.当乌氏以国之大事相邀,石洪便欣然出山就任其幕府参谋: 处(chǔ)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 ...

  • 古文观止137:韩愈•送杨少尹序

    杨少尹:即杨巨源,字景山,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