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专栏】屈建修:观书有感组诗
【前言】中国的文字始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开始。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历经2000多年的沿袭和发展,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屈建修先生在学习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想法,这是《观书有感组诗》的创作缘由。
观书有感组诗
屈建修
自认为文字之妙当属汉字。甲金篆隶楷草行,其型在变、其意也在伸展,一路演变,日趋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由方块字产生了中国书法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中华文明的博大也在于此。今观“五期甲骨”及“钟鼎文”书“七绝”数首、“七律”一首以抒怀。
《题书七绝》
殷商五期韵不同,空灵紧束见刀功。
丽天妙境凡人醉,卜辞行云甲骨中。
《读甲骨文一期》
结体细粗气势开,雄健强劲利刀来。
临空峭峻无混处,大小平头甚妙哉。
【知识链接】第一时期为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代。现出土的龟片以武丁时为多。武丁时期是商朝后期的鼎盛时代,历史上称为“武丁中兴”,此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武丁盛世的卜辞大字居多,气势雄伟,挺削峻厉。竖写者居多,行长,布局开阔,易于辨认。这一时期刻辞的威严雄浑、粗犷狂奔,具有开创性,奠定了殷商甲骨文书法的基础。
《读甲骨二期》
工整温润数行间,静穆凝重上万年。
契刻风雅生古韵,运刀如笔妙毫端。
【知识链接】第二时期为祖庚到祖甲时代:此期的刻辞风格完全不同于第一期的威严、宏伟、雄肆,而是工整秀美,结构严谨,用刀规范,是甲骨文逐渐恪守法度的代表。行款齐整,有条不紊,书风柔弱丽质,优美精到,为甲骨文书法的守成时期。
《读甲骨三期》
多姿稚拙弱经风,潦草粗糙醉意中。
刻画细匀寻规律,留空散逸自康丁。
【知识链接】第三时期为廪辛至康丁时代:此期甲骨文书风大变,一反工整秀丽之风而趋于第一期的粗犷,又开创了欹侧、草率、急就的书风。体态天成,自然跌宕,脱却华饰,别具一格。开创了甲骨文草写之书风。
《读甲骨四期》
粗疏古拙已无尖,契刻方圆力道先。
生动自然真异趣,凌云气势越前篇。
【知识链接】第四时期为武乙至文丁时代:这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是甲骨文书法的全盛时期,它融合了前代诸家的风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字体上或大或小,大者一寸有余,小者如若蝇头。结构上有的严谨缜密,有的疏朗放逸,有的不拘成规,任意间架堆砌。风格或粗放,或娟秀,或劲峭,或纵逸,奇变多姿,耐人寻味。
《读甲骨五期》
起重收轻笔画粗,蝇头小楷似如初。
丰腴遒美含韵味,遵墨淋漓自为书。
【知识链接】第五时期为帝乙到帝辛时代:此时为甲骨文完全成熟并向金文过渡的时期。字形小而工细,一丝不苟,用笔细匀而富于力感。最成功之处是已经能刻出丰满圆润的笔画,一改过去甲骨文仅用方笔之局限,方圆兼施,为甲骨文向金文过渡作了用笔上的准备。结构上更趋严整,极讲究章法布局,法度森严,应规入矩。此期书风表明,甲骨文和后来的金文在用笔和造型上属同一系统,甲骨文是金文的造型基础,金文是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
《读甲骨竹书墨书》
墨书甲骨重与轻,圆润自然笔带风。
修卷学文生妙趣,后观盂鼎一脉承。
《读西周甲骨》
西周甲古自称奇,大度方正秀劲集。
诚信微观君辨识,芝麻虽小后人迷。
【知识链接】西周甲骨:西周甲骨在内容上与殷商甲骨并无二致,可是,周原甲骨却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它的刻字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在其中一片2.7平方厘米的甲骨上,竟然刻画了足足31个文字!这些细小的文字,很多甚至需要高倍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
《读早期青铜铭文题七绝二首》
稚形会意甚知难,玄鸟一鸣韵百篇。
商事语言粗细记,思想观念在其间。
主客融合绘图文,自如应裕意随心。
直观抽象无多宜,拓展空间叹古人。
【知识链接】早期青铜铭文:目前所见考古发掘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以殷代即商晚期为最早,此时期铭文字数一般只有几个字。这种商金文可谓"言短意深",反映了当时商人的家族形态、家族制度与宗教观念等重要问题。虽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但其中深刻之内涵仍有一些迄今未能知晓,今后仍当是金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读司母戊方鼎》
书写意趣立新风,圆熟郑重味不同。
腹壁铭文三个字,匠心独行性情中。
【知识链接】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读宰甫卣铭》
粗壮线条气势宏,精心浇铸卣铭中。
只因宰甫书情趣,千古始出得殊荣。
【知识链接】宰甫卣(yǒu,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铭,商后期金文,器高31.5厘米,口径1113厘米。
《读利簋铭》
肃穆端庄利簋铭,平和内敛屈直精。
后来大篆微观处,始见方知脉络通。
【知识链接】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利簋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读沈子也簋题七律一首》
康王大篆始惊天,秋晚春初四季观。
莫叹古人无是处,应知真意在其间。
空言对簋缘何故,欲辨寻章顺自然。
直曲欹正生妙趣,追源上溯醉千年。
【知识链接】沈子也簋(或言沈子它簋),属于西周早期的器物,仅存簋盖。内壁铸有铭文149字。据郭沫若先生考证,铭文主要内容为:也曰……朕胞考命乃驩,沈子作听于周公宗、陟二公。……沈子缅怀多公能福。乌乎,乃沈子弥克蔑,见厌于公。休沈子肇田……作兹簋,用载飨己公,用格多公。其剧爱乃沈子也唯福。……也用怀柔我多弟子,我孙克守型教,懿父乃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