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丰碑 2024-06-20 09:57:27 2020年第7期,一版,总278期。 作者|沈克成 记得在十三年前,即2007年初,温州市曾经相当隆重举行过一次纪念梅老的大会——《梅冷生集》首发式。今天我特地拿出当时的录像看了看,好几位前辈都已作古。那次会在市图多功能厅举行,郑笑笑馆长主持,市文化局瞿纪凯局长出席并致辞。《温州文献丛书》主编胡珠生讲话,副主编陈增杰老师也发表了长篇讲话。今天陈老师在,当仁不让,会议主持肯定会请他作一个主题发言,我只是随便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有人说,温州的文化人“事必言籀,言必怀梅”,依我理解,如果分得更细一点,说得更确切一些,温州的教育界,籀公是偶像;温州的文史界,梅老是楷模;温州的书画界,方介堪是导师;温州的外语界,周任辛是标杆;还有,诗词界、戏剧界、音乐界等等,许多许多。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在他身后还被人怀念,是件不容易的事。许多人在世时显赫得很,但尸骨未寒,就被世人遗忘甚至抛弃了。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有人为梅老忿忿不平,认为梅老应该算是一位响当当的温州历史文化名人。陈德荣主政时,温州第一次评选出二十名“温州历史文化名人”,我全程参与评选。当时梅老在初选候选人之列,最终没有入选。我觉得这不奇怪,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那次评选的范围太广,跨度太大,早自东瓯国的驺摇,晚至现代的苏步青。再说,那种评选是以一个人的业绩为主轴的。梅老没有太多的著作问世,他只是默默地奉献,所以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我们今天怀念梅老,是因为梅老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梅老的魅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的业绩,如爱馆、爱书、爱乡,为温州图书馆事业,为温州文史工作作出重大贡献;二是他的人品和气节,那种文人的傲骨和正气,我最欣赏他这一点;还有,就是他提携后辈,注重传承。梅老大我四十六岁,是我同学的祖父,所以有缘认识了好长一段时日,了解他的身世,了解他的为人;但毕竟年龄相差悬殊,似乎没有亲聆过他的教诲,对他的学问,他的造诣,乃是后来才略有所知。尽管如此,由于我跟梅老的孙子和曾孙非常熟悉,感情也很深,因为他们的关系,我对梅老也是很有感情的,这让我深感三生有幸。今天在座的老老少少,年龄差异不小,社会身份也不同,这说明,温州还有一群有良知、有追求、有品位的文化人,在疫情肆虐的时刻,还愿意聚集在这儿,来缅怀我们的前辈。因为梅冷生先生永远活在我们温州文化人的心中,因为他在我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我们看一个社会是文明或愚昧,可以看她是否善待文化人。梅老生活的年代,经历了不少磨难,抗战、内战和“文革”,他都经历过了,而且都是刻骨铭心的。特别是“文革”时期,眼看着这么多“国宝”遭受摧残,对于一位爱书如命的老人来说,该有多大的刺激。这时候他已卧在病榻上了,仍受到“革命造反派”的批斗,真是死不瞑目。最后他在病榻上所吟成的《劲风楼酬唱集》,就是他悲愤情绪的宣泄。时间在流转,转眼间我已成了老得不能再老的老人了。回顾我这一生,虽然学历很低,没有读过大学,但非常荣幸的是:当年温州城内的许许多多文化老人,对我都非常好。他们愿意教我知识,更教我如何做人。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一位老师故世时,我都要写一篇纪念文章,这不仅是为了悼念我的老师,更是作为历史的见证留给后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跟你们年轻人说,我的老师,似乎没有一位是能够平平安安、安安稳稳生活着的。更可怕的是,老师的子孙们,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得到完整的教育,更无法继承父业,把道德文章发扬光大。文化的断层,这该是多么可悲的事啊!梅老对社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社会对他并不公平。他的两个儿子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影响到梅老的孙辈几乎都过得很是坎坷。例如梅家大房的三个孙子,老大“反右”前高中毕业,还可以考上大学,梅老却坚决不让他读文科,因为怕出事。后来靠自己的打拼,终于当上了一家国企的厂长、总工,却不幸因病早早离去。老二就没有老大幸运,跟我是中学同学,因为父亲在台湾的关系,没让读大学。老三更可怜,连高中也不让读。梅老的二儿子被错划成“右派”,全家的命运就更悲惨了。但愿我们的时代会一天一天变好,但愿我们当局能珍惜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前天温州市文史研究馆揭牌成立,我似乎听到哪位领导说了这么一句话: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既然是精英,就应该好好呵护呀,不能让他受伤害啊。但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将来都能成为温州的精英。如果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过着祥和、太平的生活了。但愿如此。2020年5月15日 赞 (0) 相关推荐 文化互助抱团养老 让夕阳红起来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经成为一大课题.智然老师发现,老人养老普遍存在五大问题:无知感,不知道人生的方向了:无事感,找不到事干:无能感,感到活得没价值了:无聊感,心中没有志向:无奈 ... 侮辱知识分子为“臭老九”的由来。 改开初期,曾有为知识分子"正名"的说法,起因是,传言改开前一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被称为"臭老九"云云. 鄙人一直不解,因为在我的认知中,那个时期,一直听到 ... 晨雨声工作室||杨柳青青:写给《荒原问道》作者徐兆寿的一封信 2018年第102期||总第214期 写给<荒原问道>作者徐兆寿的一封信 杨柳青青 尊敬的徐老师: 您好! 我是2006届文学院毕业的学生,大学期间修过您的一些选修课,有关您的讲座报告 ... 缅怀李芳老师《师爱丰碑血染成》 本期作品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七卷 与时俱进新洞天 1 洛正超上第一个回廊台阶时忽然明白,自己上班下班之所以不走最近的楼梯直奔局长办公室,或直奔办公楼后院的车棚,是因为他的心里深层喜欢这回廊一波三折的感觉.尽管工作节奏快,时间紧,企业家接待室有一个文化建设 ... 3年前,这对夫妻用21亿票房为小片竖起一座丰碑,今拍了部更强的 影史上有很多凭借小成本斩获超高票房的例子,每次说起来都让人津津乐道. 比如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大白鲨>时,成本仅有700万美元,但狂揽4.7亿美金票房,还重创了美国沙滩旅游业. 比如 ... 井岗山啊!一座丰碑,一座历史的丰碑,一座继往开来的丰碑 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岗山 井岗山啊! 一座丰碑, 一座历史的丰碑, 记载着一段惊天动地的岁月, 记载着许多英雄"永垂不朽". 朱德军长率南昌起义部队与毛委员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岗山胜利 ... 亚坤夜读丨一座丰碑 一种传承(有声) 稿源:掌上长沙 2021-06-12 21:3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田汉是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是20世纪中国戏剧界和文化界的先驱者,田汉一生创作有话剧.歌剧.戏曲.电影剧 ... [端午特刊]吴灿明的诗《端午节,一座丰碑》 端午节,一座丰碑 据说,江是无底的 就有了三闾大夫投泊罗江的千古奇冤 他要逃到无底的江水里去 他要逃离令他痛心的国度 他要逃到<离骚>里去 他要逃离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楚城 他要把灵魂奉献给天 ... 胰岛素发现100周年 看糖尿病治疗的十座丰碑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今年是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胰岛素的发现为护理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过去的100年里,科学家们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的病理发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这也带来了患者护理方面 ... 图解大庆研究——世界糖尿病预防史上的一座丰碑 丨下篇 大庆研究仍在继续,留给我们的思考也远未结束-- 文丨玉酱 制图丨椰子匠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上期传送门:图解大庆研究--世界糖尿病预防史上的一座丰碑 丨上篇 专家简介 李光伟教授 李光伟,主任医师 ... 大家钱松嵒,画技进乎道,上世纪中国画史的一座丰碑 钱松喦(1899一1985),江苏宜兴人, 现代著名国画家,又名松岩.松喦,40年代曾用名喦庐主人,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江苏美协名誉主席. 先先年轻时,钻研石涛.石溪.唐寅.沈周 ... 对联文化的第一座丰碑——读施耐庵《水浒传》对联 [第十八届中国(济宁梁山)楹联论坛暨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之二] 对联文化的第一座丰碑--读施耐庵<水浒传>对联 天津大学/刘锋教授 引言 本届(十八届)楹联论坛的主旨是研讨楹联文化与 ... 人类基因组图谱发布20周年,基因组测序的17座丰碑|《自然》 如果说人类的基因组是书写生命的一本"天书",那么读出构成DNA的A.C.G.T的测序技术就是让我们能够读懂这本"天书"的工具.出现伊始,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生物医学 ...